說到廢品回收價格的走勢,讓人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呈現價格集休滑坡式走低,包括廢泡沫板,廢塑料,廢紙板,廢金屬等等價格的下跌。讓人感覺廢品似乎又進入到歷史的輪迴之中?以廢鐵為例,經歷了兩年以來的持續性下跌,所有的品種價都在下調。這也預示着回收市場的不景氣,大量的廢鐵貨源不再受到市場的歡迎,市場整體在迷茫與徘徊中步入下行趨勢。以廢鋁為例來說明,廢鋁過年受市場各種因素作用下價格上漲,每噸漲16500元以上,如今每噸下跌15500-15600元的價位。
從廢品市場整體的走勢來看,上漲的機會少下跌的時候多,每噸上漲幾十元讓人驚喜,每噸下跌百元以上市場反應冷淡。以廢塑料為例,去年每噸下調百元是常見的現象,反彈的機會只佔少數。個別品種(礦泉水瓶料)過去每噸價格4千到5千,如今已降至2000元到2500元,其它雜料價更低,每噸在1000元以上。再以稀有金屬鋰為例,幾年前受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發展的影響,其價格大漲至每噸幾十萬元,如今價格跌幅為20%左右。尤其是廢紙板的價格,經歷過去幾年價格的高位運行,現已跌至每噸1200元左右,跌幅超40%左右。
從以上的市場現狀來看,市場價格下跌成為主流,廢舊金屬持續性價格變化正在影響回收者的信心。其實質是市場暗藏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一方面是過去積累的投機情緒在左右其中,以低價回收來炒高價從中獲利等現象時在發生。例如,回收過程發現稀有金屬混入廢鐵中回收,將不鏽鋼混入廢鋁中回收,原因是普通人不能準確識別各類金屬的緣故。另一方面因素是市場需求不振,市場存在着各種信息交流錯位的影響,各類成品銷售情況不佳等綜合作用下跌入到下行的區間。
通過上面對市場現狀的了解,我們從中可以看清市場不過是在需求低迷,漲價無望的一種表現。市場不再像過去一樣需求旺盛,有貨不愁賣的景象,而是在產能過剩的夾縫中求生存。因而造成了人們對市場前景普遍悲觀情緒下發生的這一幕,這就是其市場真實的表現,供大於求其價格就會走低,供不應求時就要上漲。
正是基於這種市場的判斷,讓大家明白了其背後隱藏的玄機為:市場需求關係變化,資源供給量多少,市場銷售是否火熱等多種因素促成的,不是單純依靠某一種原因而形成的結果。市場受到的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如今市場價格下跌的趨勢,有時市場上的一些意外事件也可能在左右其價格的漲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