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2日)早盤主要股指全線上漲,上證指數再創本輪反彈新高。滬指漲0.37%,深成指漲1.06%,創業板指漲1.72%,北證50指數漲2.27%。
全市場半日成交額8638億元,較上日放量575億元。全市場超3400隻個股上漲。板塊題材上,軍工、中船系、商業航天、機械人、固態電池、消費電子板塊漲幅居前;貴金屬、種業、創新葯、電力板塊跌幅居前。
國防軍工全面爆發
據Wind,5月12日,國防軍工再爆發,盤中持續走高,場內熱門國防軍工ETF(512810)漲幅迅速擴大,直逼6%,場內最高價觸及1.283元,創近2個月新高,實時成交額快速突破1億元。80隻成份股漲幅中位數超44%,中航成飛再度衝擊20CM漲停,宏達電子、中無人機漲超14%,七一二、國睿科技雙雙漲停封板,千億市值權重股中航沈飛、中國船舶、中國重工漲超9%。
資金面上,截至發稿,國防軍工行業主力凈流入額超118億元,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中高居斷層第一。個股方面,中航成飛、中國船舶、中航沈飛等主力凈流入居前。
亞太多國股匯齊漲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觀察,過去一周,亞太區股市和匯市均呈現上揚態勢。
股市方面,包括泰國、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日韓等股市均是連續四周上漲。
周一(5月12日),截至11:30,亞太主要股指集體上漲,日經225指數漲0.04%報37519.8點,成分股多數上漲,其中60隻個股漲幅超1%,41隻個股跌幅超1%。韓國綜合指數漲0.46%報2589.04點,成分股多數上漲,其中316隻個股漲幅超1%,113隻個股跌幅超1%。
對於亞太股市的強勢上漲,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首先是因為亞太的地緣優勢較為明顯;其次,亞太各國政府也在採用更加積極的政策刺激市場;第三,全球資金的流向也對亞太股市產生影響。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亞太地區相對穩定的經濟增長和較低的估值吸引了全球資金的流入,增加了股市的資金供給,推動股價上升。
另外,在匯市方面,亞太區貨幣匯率也從4月中下旬開始提升,但上漲幅度自上周美聯儲議息會議後有所收窄。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從5月1日至9日,亞洲貨幣兌美元都錄得不同程度的漲幅,泰銖兌美元漲1.8%,林吉特兌美元漲0.23%,新加坡元兌美元漲1.5%,韓元兌美元2.8%。
5月12日,截至11:55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上漲超150個基點
雖然目前亞洲貨幣仍保持強勢,但不少分析認為這樣的表現或不會持續很久。
「美聯儲如期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並暗示短期內不太可能降息。考慮到美債收益率維持高位,美元仍具有利差優勢,吸引避險和套利資金迴流。」江瀚表示,除了美聯儲議息會議,市場情緒和經濟數據也會對亞洲貨幣匯率產生影響。如果市場對亞洲地區經濟增長的預期下降,也會導致投資者對亞洲貨幣的信心下降,使貨幣匯率回落。
中國銀行研究院主管王有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周亞太股市普遍向好受幾方面因素影響:
- 首先從全球流動性和跨境資本流動情況看,美聯儲在5月議息會議上維持觀望態度,釋放在適當時降息的信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全球流動性緊張壓力;
- 其次,近期亞太主要經濟體股市和匯率持續走強,跨境資本逐漸增配亞太股市。
王有鑫進一步表示,從全球貿易局勢和談判進展看,美國與英國達成一項新的貿易協議,全球貿易緊張狀態有所緩和,歐美股市反彈,全球風險偏好回升;此外,部分亞太國家為刺激國內經濟增長潛力,推出了一系列積極的財政、產業和貨幣調控政策,外溢效應增強,提振了區域市場。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