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11日消息(記者 馮方)5月7日,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圍繞基金管理費、基金公司績效考核與投資者利益的綁定,《方案》對行業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建立與基金業績表現掛鈎的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方案》要求,對新設立的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大力推行基於業績比較基準的浮動管理費收取模式。
目前,我國主動權益類基金主要採用固定費率模式,按基金資產凈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費。近年來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愈發凸顯,部分產品在大幅虧損或跑輸業績比較基準時仍能收取高額管理費,導致投資者產生巨大心理落差。在《方案》中,證監會明確指出,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暴露出經營理念有偏差、功能發揮不充分、發展結構不均衡、投資者獲得感不強等問題。
根據wind數據,央廣財經記者以2024年為例,梳理出管理費用在億元級別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的業績表現。梳理結果顯示,2024年管理費超過1億元的公募基金共有36隻,從基金凈值增長率來看,此類基金2024年業績為負的約有三成;而從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對比來看,跑輸的佔比超過八成,其中不乏跑輸幅度在10個百分點以上的產品,個別產品跑輸幅度甚至超過20個百分點。
2024年管理費億元級別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表現。數據來源:wind
景順長城鼎益混合跑輸基準最多 超22個百分點
根據梳理結果,在30多隻2024年管理費用超過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中,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幅度最大,a/c份額均跑輸超過22個百分點。2024年,該基金a/c份額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0.21%、-10.74%。同期,該基金管理費用約為1.33億元。
資料顯示,該基金成立於2005年3月16日,於2023年6月14日增設c類份額。近幾年,該基金凈值自高位下跌。2024年年度報告顯示,過去三年,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a凈值增長率為-37.60%,跑輸業績比較基準21.81個百分點;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c自成立至2024年末凈值增長率為-19.60%,跑輸業績比較基準21.61個百分點。而在大幅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的2022年-2024年,該基金累計管理費用超過6億元。
管理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的劉彥春為公募老將,也是景順長城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基金年報顯示,劉彥春已有21年證券、基金行業從業經驗,加入景順長城基金超過10年,現任公司公司副總經理、股票投資部基金經理。
wind數據顯示,劉彥春在管基金(合併份額)共6隻,在管基金規模超過400億元,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規模位居第二,其代表作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規模超過200億元。
央廣財經記者注意到,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近年業績表現同樣不佳。該基金a/c份額凈值2024年均下跌約10%,跑輸業績比較基準約14個百分點,同期管理費用將近3億元。2022年-2024年,該基金a份額凈值下跌37.90%,跑輸比較基準5.53個百分點;c份額自成立至2024年末凈值下跌21.75%,跑輸比較基準8.14個百分點。而2022年-2024年,該基金管理費將近14億元。
劉彥春擅長在消費行業布局,在2017年至2020年消費股牛市中表現突出。而2021年隨着消費板塊回調,劉彥春也開始遭遇業績「滑鐵盧」,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等規模較大基金因調倉困難凈值持續承壓。與此同時,仍堅持消費股的劉彥春也被市場質疑「守舊」,引發基民對其「收費與業績不匹配」的批評。
從持倉來看,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2024年末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台、五糧液、邁瑞醫療、山西汾酒、海大集團、古井貢酒、美的集團、瀘州老窖、海康威視、中國中免。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2024年末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台、五糧液、邁瑞醫療、海大集團、美的集團、山西汾酒、古井貢酒、瀘州老窖、中國中免、晨光股份。兩隻基金均長期聚焦於消費行業,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近三年前十大重倉個股基本沒有調整,僅位次略有變化,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則有約半數重倉股與劉彥春成名時期相同。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2024年凈值跌超16% 管理費超4億元
在上述30多隻基金中,除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20個百分點的,也不乏跑輸10個百分點以上的產品,例如中歐醫療健康混合,該基金2024年a/c份額凈值均下跌超過16%,在上述基金中跌幅最大。
中歐醫療健康混合是中歐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葛蘭的代表作,規模超過300億元。葛蘭於2014年10月加入中歐基金,此前歷任國金證券研究所研究員、民生加銀基金研究員,因深耕醫藥賽道和鮮明的成長股投資風格而聞名。
葛蘭長期專註於醫藥行業,重倉創新葯、醫療器械及消費醫療領域,目前在管基金(合併份額)3隻,在管規模超過400億元。在2019年-2020年醫藥行業牛市中,葛蘭旗下產品實現業績爆發,而2021年後醫藥板塊受政策調整及估值回調影響,葛蘭管理的產品因高倉位、高集中度策略回撤明顯,基金業績大幅下滑。
2024年,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c份額凈值均跌超16%、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10個百分點,而同期管理費高達4.27億元,在上述30多隻基金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張坤代表作易方達藍籌精選的4.74億元。從近三年業績來看,2022年-2024年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c份額凈值均大幅下跌50%左右,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超過25個百分點。而2022年-2024年,該基金管理費用合計約21.70億元。
近年來,葛蘭管理的基金逐步擴展至科技領域,試圖突破單一醫藥標籤。2018年7月,葛蘭從周晶手中接回了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目前主要聚焦科技成長板塊。一季報顯示,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立訊精密、兆易創新、寧德時代、中芯國際、北方華創、賽力斯、陽光電源、比亞迪、芯原股份、韋爾股份。相較於2024年四季度,中芯國際、比亞迪、芯原股份、韋爾股份新進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行列,長電科技、新易盛、中際旭創、寒武紀退出。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央廣財經記者指出,現有模式中「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這一現象的不合理性源自利益錯配、短期考核機制和投資者信任不足三方面:管理費與規模而非業績掛鈎,導致基金管理人缺乏動力提升長期回報,反而可能通過短期規模擴張獲取收入,損害投資者利益。同時,傳統考核機制側重短期規模排名,促使基金經理追求短期業績波動,而非長期價值創造,加劇市場投機性。另外,基民對於公募基金業績持續性存疑,屢屢發生反向贖回等問題,削弱基金作為長期理財工具的吸引力。
田利輝認為,浮動管理費機制通過將管理費率與業績表現掛鈎,直接約束基金管理人行為,強化「同甘共苦」的利益綁定。對投資者而言,可以降低風險偏好、增強收益可預期性和追蹤持有優質產品。浮動費率模式下,投資者無需擔憂「劣質基金高價收費」,可更理性選擇長期業績穩定的基金產品。基金經理因管理費與業績掛鈎,將更注重長期回報,減少「追漲殺跌」行為,降低投資者持有成本。市場將形成「優勝劣汰」機制,優質基金因高回報吸引更多資金,劣質基金因低費率或退出市場,優化產品結構。
在5月7日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此次公募基金改革的一大重點是改革基金運營模式,督促行業回歸「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本源。優化主動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業績差的必須少收管理費,通過浮動管理費收取機制,扭轉基金公司「旱澇保收」的現象。同時,把業績是否跑贏基準、投資者盈虧情況等直接關乎投資者切身利益的指標,納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考核體系,督促基金公司從「重規模」向「重回報」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