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廖紫雯
近期,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溜溜果園)遞表港交所。報告期內,溜溜果園核心品類梅干零食貢獻超六成營收,但其毛利率卻出現持續下滑態勢;與此同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走低,2024年現金分紅高達1.2億。此外,銷售及經銷開支三年高達9億,遠超同期研發支出,引發市場關注。
早在2019年6月28日,溜溜果園就遞表創業板,其後未果。時隔6年後,公司選擇了赴港再次衝刺。
1
梅干零食單一品類貢獻超六成營收
天眼查顯示,溜溜果園成立於1999年,專註於果類零食研發、生產和銷售,其核心產品包括梅干零食、西梅食品和梅凍等。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24年,公司在中國果類零食行業的零售額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4.9%;2024年,公司在中國天然果凍行業(按零售額計)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45.7%。
同時,2024年,公司在中國梅產品行業(按零售額計)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7.0%。根據同一資料來源,於2021年至2024年,按零售額計,公司在青梅果類零食行業及西梅果類零食行業連續四年排名第一。
2022年-2024年(下稱:報告期內),溜溜果園實現營收分別為11.74億、13.22億、16.16億;實現年內利潤分別為0.68億、0.99億、1.48億。公司收入主要來自銷售梅干零食、西梅產品及梅凍。報告期各期,梅干零食實現營收8.08億、8.38億、9.74億,佔總營收的68.9%、63.4%、60.3%;單一品類貢獻大多營收。
各期,西梅產品實現營收1.22億、1.56億、2.24億,佔總營收的10.4%;11.8%;13.8%;梅凍實現營收2.30億、3.11億、4.10億,佔總營收的19.6%;23.5%;25.4%。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港灣商業觀察》指出,溜溜梅是非常傳統的、休閑的老企業,但公司一直做不大、做不強、做不精、做不透的原因在於,青梅的品類是小眾細分品類,應用場景並不是非常廣泛;從整個大健康的角度來說,消費者剛需度不高,也是造成無法做大做強的核心原因之一。
「現在所有的企業都在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提升抗風險能力、建立護城河,讓它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以西梅角度來說,公司整個上游的供應鏈不穩定、不可控,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它是單一品類、單一產品、單一模式。」
朱丹蓬認為,目前,連二十個億的坎都沒過的話,資本市場對溜溜梅的整個考量會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品牌效應、規模效應,再去談資本市場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整體而言,溜溜梅的抗風險能力較弱,而且最近這幾年增量,也是基於零食量販,那零食量販對公司掌控性會進一步的加大。但是整體的利潤也會逐步的下滑,這是必然的。
2
核心品類毛利率出現下滑態勢
報告期各期,公司梅干零食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39.4元、38.7元、35.2元;梅凍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27.2元、25.8元、18.6元;西梅產品每千克平均售價分別為38.1元、38.1元、39.6元。
單價走低的同時,幾大產品的毛利率整體也有所下滑。
各期,梅干零食實現毛利率為39.6%、37.7%、32.1%;西梅產品實現毛利率為36.7%、35.1%、32.4%;梅凍實現毛利率為36.2%、49.2%、47.8%。整體毛利率為38.6%、40.1%、36.0%,出現一定下滑態勢。
溜溜果園表示,毛利率由2023年的40.1%下降至2024年的36.0%,主要由於(1)主要原材料市場價格波動影響原材料成本增加,及(2)公司主動提供更優惠的價格以提高其在廣泛零食行業的市場滲透率,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
公司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梅子、西梅、新鮮水果及蒟蒻等。公司的生產亦使用調味料及其他輔料,如鹽及糖。報告期各期,原材料成本分別達到4.89億、5.76億、7.71億,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41.7%、43.5%及47.7%。
3
ipo前分紅過億,現金流持續走低
截至2025年4月,楊帆、李慧敏夫婦合計控制公司87.77%的股權,是公司的控股股東。值得關注的是,2024年,溜溜果園進行了大額現金分紅,分紅金額達1.2億。
報告期各期,公司資產負債比率分別為134.9%、67.9%、52.0%;流動比率分別為55.4倍、74.0倍、89.2倍;速動比率分別為23.6倍、27.6倍、39.3倍。
各期,流動負債分別為11.38億、9.18億、10.49億;流動資產分別為6.31億、6.79億、9.36億。
報告期各期,公司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02億、1.27億、0.84億;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7445.1萬、6739.2萬、7804.7萬。
溜溜果園解釋,於2024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為0.84億,主要反映經非現金及其他項目調整後的除稅前利潤1.80億,從而得出營運資金變動前的經營利潤2.53億。營運資金變動主要反映(1)存貨增加0.98億,(2)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增加0.84億,及(3)預付款項、其他應收款項及其他資產增加0.46億,惟部分被貿易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增加1.07億所抵銷。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7月,北京紅杉以1.35億元投資溜溜果園a輪融資,獲得15%的股權;2024年6月,北京紅杉與溜溜果園簽訂股份回購協議,以減資方式回購其全部股份,回購總對價約2.61億元,包括本金1.35億元和利息近1.26億元;2025年1月,減資登記完成,北京紅杉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從形式上,這個融資行為更偏向於明股實債,所以本質上並不會對其造成太多的影響。雖然減資,如果上市成功會募集新的資金,所以不會造成壓力,但不成功的話,壓力就會很顯著。
2025年2月,溜溜果園完成d輪投資,共籌得資金7500萬,其中華安基金出資4000萬、興農基金出資3500萬。
4
銷售費用三年9億,曾出現抽查不合格
作為c端商品,廣告營銷所產生的銷售費用也體現在溜溜果園身上。
報告期各期,公司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為2.83億、3.09億、3.1億,分別占當期總收入的24.1%、23.4%及19.2%。
2024年,銷售及經銷開支增長主要歸因於(1)運輸開支增加,與公司的銷售增長一致,(2)增加名人代言的廣告開支以擴大公司的消費者基礎,及(3)擴大銷售團隊以支持業務擴張導致僱員薪酬開支增加。由於公司擴大了與零售商客戶的銷售,而彼等需要較少的營銷活動,因此營銷開支減少,部分抵銷了上述影響。
各期,廣告開支分別為6666.4萬、7421.5萬、7902.2萬,占銷售開支比例分別為23.6%、24.0%、25.5%;營銷開支分別為6965.2萬、7709.7萬、6074.7萬,佔比分別為24.6%、24.9%、19.6%。
僱員薪酬開支分別為6885.9萬、7531.6萬、8034.6萬,佔比分別為24.4%、24.3%、25.9%;運輸開支分別為4757.6萬、5374.4萬、6460.7萬,佔比分別為16.8%、17.4%、20.8%。

另一方面,報告期各期,公司研發開支分別為2367.7萬、3361.2萬、1894.8萬,三年累計7623.7萬。
2024年研發開支同比下滑43.8%,主要由於於過往期間啟動的若干研發項目結束,導致推出新產品,如皇梅及具有新口味的梅凍產品。
在消費者投訴方面,截至2025年5月6日,溜溜梅於黑貓投訴平台共計擁有281條投訴,其中已完成120條。消費者投訴問題涉及「吃出異物、溜溜梅發霉、食品變質、客服拖延」等方面。
抽查方面,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佈2024年上海市水果製品商品包裝物減量(過度包裝)監督抽查結果顯示,近期,該局對上海市水果製品進行了商品包裝監督抽查。本次抽查了30批次產品,經檢驗,6批次不合格。
監督抽查依據gb23350-2021《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食品和化妝品》等標準要求,對下列項目進行了檢驗:包裝空隙率、包裝層數、包裝成本。
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標稱安徽燕之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精選泰國清邁桂圓乾(538g,2024-08-18)、精選阿克蘇小棗(648g,2024-09-04),標稱溜溜果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日式梅餅[522克(日式梅餅(日式原味)90克、日式梅餅(青梅原味)108克×2、日式梅餅(清新檸檬味)108克×2),2024-01-25],標稱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好想你」鎖鮮去核棗(去核紅棗)[520克(26袋),2024-09-12],標稱常州市旺迪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臻選桂圓(桂圓)[800g(200克×4瓶),2023-12-15]、阿旺雙寶(桂圓,健康棗)[600克(桂圓300克、健康棗300克),2024-08-15],均被檢出包裝空隙率不合格。
2021年9月,山西省市場監管局抽查發現,溜溜果園生產的尼嗒芒果(果脯類)中的黴菌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2017年,溜溜果園就曾因生產經營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被繁昌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罰款1.5萬元,沒收違法所得333.6元及非法財物。(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