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終身總裁」到被「逼宮」:雙星名人總裁汪海的家族與企業治理困境 | 大魚財經

2025年05月06日15:50:25 財經 6994

青島雙星名人集團總裁汪海一封公開信,將其與子、媳、孫之間的控制權紛爭推至公眾視野。信中「逼宮」、搶奪公章、強行搬遷、剝奪管理權等激烈指控,揭示了家族內部的尖銳矛盾,也引發了外界對公司控制權歸屬、行為合法性以及家族企業治理模式的探討。圍繞這些焦點問題,新黃河記者採訪了長期關注公司股權問題的廣東兆睿佳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江多。

「奪權」行為法律效力幾何?

從「終身總裁」到被「逼宮」:雙星名人總裁汪海的家族與企業治理困境 | 大魚財經 - 天天要聞

汪海公開信描述的「限制人身自由」「衝擊辦公室」「搶奪公章文件」等行為,在法律層面如何界定?張江多分析稱,這些行為的性質認定需結合具體情節。例如,「限制人身自由」是否構成非法拘禁罪,需看是否超過24小時;「衝擊辦公室」「搶奪公章」是股東控制權爭奪中的常見手段,本身雖不直接構成犯罪,但若伴隨暴力或破壞行為,可能觸及「故意毀壞財物罪」或「尋釁滋事罪」,若有非該公司人員參與且情節嚴重,可能構成擾亂經營秩序罪。

值得注意的是,汪海在公開信中提到,4月11日下午,汪海前往集團四樓辦公室發現,三十年前馬來西亞客人送給他的貴重禮品象牙擺件被偷走。「信中提及的『象牙擺件』丟失,若查證屬實且價值達到立案標準,則可能構成盜竊罪。」張江多說。

從「終身總裁」到被「逼宮」:雙星名人總裁汪海的家族與企業治理困境 | 大魚財經 - 天天要聞

4月17日,雙星名人品牌運作發佈了一條《雙星名人集團圓滿喬遷慰問宴》的視頻,視頻中,能夠看到新任總經理汪子棟站在舞台上,但沒有汪海的身影。對此,汪海在公開信中稱,「4月12日,他們進行了搬家,這是背着我去年就在黃島裝修好的辦公樓。大部分員工誤以為搬家是集團的決定。」

更核心的問題在於,汪海信中提到的對方未經其同意進行的搬遷、任命新總經理汪子棟、調整管理機構等行為,其法律效力如何?張江多明確表示,根據公司法,聘任或解聘公司經理、決定內部管理機構設置屬於董事會的職權範圍。若這些行為未經合法的董事會決議,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頭銜重要還是股權重要?

這場紛爭的核心,暴露了雙星名人集團內部治理結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職位頭銜與實際股權控制力的分離。汪海雖是雙星品牌締造者,擁有法定代表人、董事長,以及自稱的「終身總裁」等身份,但在2022年股權變更後,其已失去第一大股東地位。由其兒媳徐英和兒子汪軍通過青島星邁達工貿有限公司持有集團多數股權,成為了法律意義上的實際控制方。

天眼查顯示,青島雙星名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汪海,職務是董事長兼總經理,持股比例21.9%。但該公司的受益所有人和實際控制人均為徐英,徐英持股45.56%,青島雙星名人集團的控股股東為青島星邁達工貿有限公司。

張江多表示,對公司的控制權最終取決於股東持有的股權所對應的表決權,而非職務本身。「終身總裁」並非公司法明確規定的職務,其具體權責需要寫入公司章程才能產生法律效力。

如果公司章程沒有對創始人的表決權或職位權限做出特殊保護性規定,如類似阿里巴巴京東的同股不同權或特殊管理條款,那麼持有超過50%表決權的股東,完全可以通過召開合法的股東會、重組董事會、選舉新董事長、任命新經理等法定程序,來「推翻」創始人的管理權。

家族企業傳承中的「權責錯位」困境

張江多認為,雙星名人的此次「宮斗」並非孤例,而是反映了中國家族企業發展過程中常見的矛盾。這背後往往是老一輩創始人習慣的「家長式」管理模式、將企業視為「私產」以及不願放權的傳統觀念,與二代、三代接班人所接受的現代資本運作理念、企業管理知識以及基於股權要求實際控制權的訴求之間的衝突。

據張江多觀察,從噹噹網創始人夫婦的公章之爭,到一些傳統企業二代接班引發的動蕩,都折射出相似的問題。

在此次事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疑問在於,導致汪軍、徐英方獲得控股權的2022年增資程序是否合法有效?在張江多看來,如果該增資行為經過了當時合規的股東會表決同意,那麼創始人當前的被動局面,或許確有「作繭自縛」的成分。

面對當前的局面,除了報警處理可能涉及的刑事問題外,汪海作為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在公司法層面仍有救濟途徑。張江多分析,汪海可以依據公司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針對其認為不合法的董事會決議或未經決議的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撤銷相關決議或確認決議不成立,以阻止對方的行為,嘗試恢復其合法職權和公司正常秩序。

截至目前,被指控的汪軍、徐英、汪子棟一方尚未就此事公開回應。據紅星資本局報道,雙星名人一知情人士稱「我們現在也在追溯這封信到底是來源於哪裡,也在核實是不是汪海董事長發出的,集團高層、董事們都在研究這個事情。」這場圍繞百年老牌企業的控制權之爭,考驗着汪氏家族內部的智慧與博弈,也為眾多面臨代際傳承和治理結構調整的家族企業,提供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警示案例。

從「終身總裁」到被「逼宮」:雙星名人總裁汪海的家族與企業治理困境 | 大魚財經 - 天天要聞

記者:杜林 編輯:孫菲菲 校對:楊荷放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83萬人次!增長60%!白雲太火了 - 天天要聞

83萬人次!增長60%!白雲太火了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你是從「人人人人你人人人」里擠出來的嗎?今年「五一」假期白雲區主要景區旅遊成績單亮眼主要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近8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60%景區多形式活動賦能客流增長白雲山風景名勝區以多元主題活動引流,開展「魔童哪吒歡樂嘉年華」市集活動、春日「chill會」生活節、「燃燒我的卡路里」健康...
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大漲點評 - 天天要聞

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大漲點評

每經編輯:肖芮冬5月6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1.13%,深成指漲1.84%,創業板指漲1.97%。全市場成交額1.36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1714億元。創業板人工智能ETF國泰(159388)收漲4.41%。
年內銀行遭罰5.75億元!中小銀行罰單佔比過半 - 天天要聞

年內銀行遭罰5.75億元!中小銀行罰單佔比過半

4月份,銀行業延續嚴監管態勢,超過100家銀行遭監管處罰。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據金融監管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及國家外匯管理局等監管部門官網梳理,今年4月各部門對全國121家銀行及分支機構、有關責任人開出381張罰單,合計罰沒金額約7776萬
光伏寒冬下的ST沐邦:營收暴跌83%,虧損超11億 - 天天要聞

光伏寒冬下的ST沐邦:營收暴跌83%,虧損超11億

2025年5月6日,ST沐邦發佈了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營業總收入僅為2.77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3.24%。歸屬凈利潤更是虧損11.62億元,同比下滑4208.14%。扣非凈利潤更是達到驚人的-14.07億元,同比下降13266.94%。這一系列數據表明,ST沐邦在光伏行業寒冬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光伏業務:產能過剩與價格戰的雙重打擊2...
永安葯業實控人、董事長陳勇被實施留置:鮮少公開亮相  近10年未出席公司年度業績說明會 - 天天要聞

永安葯業實控人、董事長陳勇被實施留置:鮮少公開亮相 近10年未出席公司年度業績說明會

每經記者:王琳 每經編輯:董興生5月5日晚間,永安葯業(002365.SZ,股價11.62元,市值34.24億元)公告披露,公司收到公司實控人、董事長陳勇家屬的通知,其於近日收到由鶴峰縣監察委員會簽發的關於陳勇的《立案通知書》和《留置通知書》,陳勇被立案調查並實施留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出生於1959年的陳勇頗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