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美國產的iphone手機售價將達到3500美元——券商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在周二的一份報告中作出如此預測。
當地時間4月9日,美國針對不同貿易夥伴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式生效。
「對華關稅將為美國消費者帶來五級颶風的價格風暴。」艾夫斯形容稱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及製造業迴流的構想,於「任何對全球供應鏈以及美國科技公司運營方式和美國消費者日常生活方式有基本了解的人來說都是如此荒謬、可怕和充滿不確定性」。
3500美元的美國產iphone?
4月8日,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表示,特朗普相信美國有能力自己生產iphone。「(特朗普)認為我們有勞動力、有資源來做這件事。」
萊維特並舉例稱,蘋果承諾在美投資5000億美元的計劃。「如果蘋果公司認為美國做不到,他們就不會投入如此巨額的資金。」
艾夫斯反駁認為,這種說法極大地低估了亞洲供應鏈的複雜性以及過去30年來為美國提供電子產品、芯片、半導體工廠、硬件和智能手機等的方式。「這是美國科技世界建立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公司承諾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並非全部用於製造業。實際上,這些資金包括在德克薩斯州建設一個生產ai調優服務器的製造工廠。此外,蘋果還計劃將其「美國高級製造基金」增加一倍,至100億美元,在密歇根州創建一個專註於下一代製造技術的學院,並提升其硅片工程和產量。
據蘋果公司的新聞聲明,剩餘部分資金將用於在美國直接創造就業機會、持續投入建設自有數據中心和其他ai基礎設施,以及在美國20個州用於apple tv+製作的支出。
艾夫斯表示,在美國建設一座工廠需要4到5年,美國的勞動力和成本結構與現代供應鏈的整體理念相悖,供應鏈所依賴的許多知識產權和技術都根植於亞洲。特朗普所謂的「短期陣痛」邏輯,現實上可能需要十年才能看到細微的改變。
由此,分析師預計,在美國製造的iphone將會賣到3500美元。
第一財經記者查詢蘋果官網顯示,目前iphone pro 16在美國的起售價為999美元。事實上,自2017年iphone x以999美元的價格問世以來,蘋果一直致力於保持其旗艦機型在美國市場的起售價穩定。
更為嚴峻的是,「ai革命的進程將因為這些讓人摸不着頭腦的關稅而嚴重減速,」艾夫斯補充道,「如果美國科技公司面臨這一現實,將會對科技領域產生幾十年的負面影響。」
無德有偶,尼德漢姆的分析師勞拉·馬丁(laura martin)也認為,在美國生產iphone「根本不可能」。她預計,關稅將導致蘋果成本增加50%,而關稅導致的成本增加將被轉嫁至美國消費者,並最終推高通脹。
「分析師在不停地修改預測數字,因為信息實在變化太快。」她補充道。
為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可能導致的物價上漲,一些美國消費者開始大舉囤貨。據彭博second measure數據,上月電子消費品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銷售額增長了約8%,創下2021年以來的最佳月度表現。
idc高級研究分析師瑞安·里斯(ryan reith)表示,蘋果的新款iphone預計將於今年9月上市,但該公司的庫存不足以維持到9月。基於不同產品和上市時間安排,蘋果和其他硬件公司通常會維持4到8周的庫存。
蘋果跌掉了一個特斯拉
蘋果在過去四個交易日累計暴跌23%,全球市值最高企業的頭銜再次讓位於微軟。同期,標普500指數累計跌幅12%。
截至當地時間周二收盤,微軟市值為2.64萬億美元,蘋果市值2.59萬億美元。
馬丁預計,特朗普關稅政策將導致此前對蘋果2025財年預期每股收益(eps)的7.32美元,削減至少2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eps2美元的預測削減僅基於特朗普發起的關稅政策直接影響,尚未考慮各國採取的反制措施及其後續影響。
「更重要的是,關稅將如何影響蘋果的利潤和自由現金流,」馬丁建議投資者在考慮逢低買入時先維持觀望,「最壞的情況可能尚未來到。」
據央視新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4月9日發佈了《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就中方對中美經貿關係的立場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美方有關做法違背基本經濟規律和市場原則,違反世貿組織規則,衝擊多邊貿易體制,罔顧多邊貿易談判達成的利益平衡結果,無視美國長期從國際貿易中大量獲利的事實。美方將關稅作為實施極限施壓、謀取私利的武器,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行徑。
美方打着所謂的「對等」「公平」的旗號搞零和博弈,本質上是追求「美國第一」「美國特殊」,是以關稅手段顛覆現有國際經貿秩序,以美國利益凌駕於國際社會公利,以犧牲全世界各國的正當利益為代價,服務於美國霸權利益,人為切斷原有成熟的全球供應鏈產業鏈,打破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貿易規則,嚴重干擾各國經濟發展,影響世界經濟長期穩定增長,遭到國際社會普遍反對,美國內也有很大反對聲音。
歷史和事實證明,美方提高關稅解決不了自身問題,反而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推高美國通脹壓力,削弱美國產業基礎,加大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自特朗普宣布加征關稅以來,蘋果市值蒸發近7750億美元,超越特斯拉市值(當前市值約7136億美元)。
鑒於其廣泛的全球供應鏈及其對亞太製造的依賴程度,蘋果股價在上周成為「七巨頭」中表現最差的股票,狂瀉近23%,特斯拉緊隨其後跌約21.5%。亞馬遜、英偉達和meta platforms的股價同期跌幅在12%~13%,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跌幅在8%以內。
艾夫斯擔憂,關稅帶來的經濟陣痛難以言表。如果無法通過談判將關稅拉回到現實水平,「美國科技界將步入暗夜,美國消費者將為此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