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Z
前言
最近,全球經濟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國際局勢複雜多變。
以往推動世界融合的全球化進程,現在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阻礙,進展特別緩慢。
不過就在這讓人揪心的時候,蒙古傳來一個好消息,給咱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中美關稅戰
特朗普上台之後,那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旗就舉得高高的。他覺得美國在國際貿易里吃了虧,特別是跟咱中國的貿易,一直心心念念要「讓美國再次偉大」,覺得加征關稅就能把製造業拉回美國,還能減少貿易逆差。
2025年4月2日,美國宣布對所有貿易夥伴加征10%基準關稅,還把中國商品的稅率提到了34%,像電動汽車、半導體、新能源這些戰略領域,更是重點「照顧」。
這一招可太狠了,直接衝擊咱們對美國的出口。2025年一季度中國對美出口增速,從2024年12月的7%「唰」地一下就降到了2.9%。
跨境電商也慘,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稅政策取消,成本蹭蹭往上漲,每件包裹關稅增加30%或者25美元,希音、特木這些企業,都得調整供應鏈布局。
咱們中國也不是吃素的,4月10日,馬上啟動對等反制。
對美國全部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還實施稀土出口管制,把釤、釓、鋱等7類中重稀土都管起來了,這一下就戳中了美國國防工業和半導體產業鏈的要害。
美國F - 35戰機,成本因為稀土短缺飆升18%,半導體企業台積電、英特爾也面臨生產延遲的問題。
中國還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和烏克蘭簽農產品協議,跟俄羅斯在能源和農業貿易上越走越近。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雙方算是正式「過招」,關稅戰全面打響。
務實的選擇
就在中美關稅戰打得火熱的時候,蒙古那邊傳來一個好消息,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2025年4月8日,蒙古議會正式批准中蒙跨境鐵路建設項目,這個項目從2008年就開始談了,中間經過六十多輪磋商,前前後後拖了十六年,現在終於有了實質性進展,這可太不容易了!
蒙古這個國家,地理位置特殊,是個內陸國,被中國和俄羅斯夾在中間。
它國內資源可不少,像塔旺陶勒蓋煤礦,那是全球最大的焦煤礦之一,煤炭儲量多得驚人。
因為沒有完善的運輸通道,這些資源運不出去,只能「窩」在那兒,空有寶山卻沒法好好利用,經濟發展也一直受限制。
以前蒙古想着「第三鄰國」戰略,想拉美國、日本這些國家來開發礦產,平衡中俄的影響。想法是好的,可現實卻給了它狠狠一擊。
煤炭運輸主要靠公路,成本是鐵路的3倍,而且一到冬天,暴雪天氣多,口岸經常癱瘓,每年8300萬噸對華煤炭出口裡,超過70%因為運力問題,不得不降價出售,損失慘重。
後來中美關稅戰升級,澳大利亞煤炭對華出口驟降。
蒙古總理奧雲額爾登,這位哈佛畢業的少壯派政客,一個月內兩次跑到北京,帶着精心準備的「三位一體」方案,就是跨境鐵路、煤炭長協、礦山擴產,主動向中國示好。
談判的時候,蒙古還罕見讓步,放棄用了百年的俄式寬軌,接受中國標準軌距,這可是下了很大決心的。
這條跨境鐵路,雖然總長才19.5公里,連接蒙古嘎舒蘇海圖和中國甘其毛都口岸,但作用可是非常大。
建成之後,能打通塔旺陶勒蓋煤礦到中國甘其毛都口岸的「最後一公里」,設計年運輸能力達到1.2億噸。
以後蒙古煤炭出口更方便,成本也能降下來,對中國來說,也多了一個穩定的煤炭供應渠道,在能源安全上多了一份保障。
一條鐵路,給中國吃下「定心丸」
在中美關稅戰的大背景下,這條中蒙跨境鐵路的意義就更不一般了,實實在在幫中國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中國是能源消耗大國,對煤炭的需求量一直很大,以前澳大利亞是咱們重要的煤炭進口來源國,可中美關稅戰一打,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受影響,就得趕緊找新的供應渠道。
蒙古這時候站出來,就像一場及時雨。等鐵路建成,每年能穩定供應3000萬噸焦煤,就能補上澳大利亞煤炭缺口的三分之一,這對保障中國能源穩定供應太關鍵了,給能源安全上了一把「保險鎖」。
蒙古能靠出口煤炭增加收入,帶動經濟發展。蒙古經濟發展部規劃文件里說,這條鐵路能讓蒙古GDP增速提高1.8個百分點。
對中國來說,穩定的煤炭供應能保證相關產業穩定運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而且鐵路建設過程中,中國企業也能參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像鋼鐵、工程機械這些行業,都能從中受益。
這條鐵路加深了中蒙之間的合作和信任。以前蒙古推行「第三鄰國」戰略,跟中國關係有點微妙,現在主動和中國合作建鐵路,認識到和中國合作的重要性。
這不僅有利於中蒙關係發展,還能增強中國在東北亞地區的影響力,讓中國在國際地緣政治博弈里多一張「好牌」。
這條鐵路還是泛亞鐵路網的重要拼圖,它往北能連接中俄天然氣管道,往南直通渤海灣港口,以後能形成貫通東北亞的能源走廊,對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繫,作用巨大。
中蒙之間的跨境鐵路,它不是單獨存在的,而中國在亞洲積極發展互聯互通的一部分。
從連通泰國的高鐵,到對接越南的鐵路,再到貫穿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的鐵路,中國正構建起一張宏偉的亞洲鐵路網。
這對周邊國家來說是發展機會,也表現了中國在地緣政治複雜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合作共贏,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決心。
從2023年2月開始,中國的跨境鐵路項目進展順利,這不是巧合,是中國長期努力的結果。
結語
中美關稅戰還在繼續,國際經濟形勢依舊複雜,但中蒙跨境鐵路項目的推進,就像一道光,給我們帶來希望。
它讓我們看到,在全球化時代,合作永遠比對抗更有力量。
不管國際風雲怎麼變幻,只要各國秉持互利共贏的理念,就能找到合作機會,實現共同發展。
參考信源
觀察者網,2025-04-08,蒙古國議會批准中蒙跨境鐵路建設協定,蒙古國學者:邁向經濟穩定的一步
新京報,2025-04-01,王毅談中美貿易戰:若美繼續搞各種訛詐 中方必將堅決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