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全球股市上演「黑色星期一」,大幅下跌;部分美國民眾近期開始囤貨,搶購產自中國的電子產品等;全球1000多個城市的民眾舉行「放手!」抗議活動,要求保護社會安全網和經濟穩定……自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稱將對180餘個國家和地區加征對等關稅以來,各種連鎖反應在全球蔓延。
4月7日,特朗普又威脅稱,如果中國在2025年4月8日之前不撤回加稅措施,美國將從4月9日起對中國加征50%額外關稅,與中國的談判也將全面終止。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豪賭」,普通人的生活將受到哪些影響?關於這一問題,業內專家對南都記者表示,關稅對於普通百姓生活成本影響低。「關稅戰」從長期來看,也將倒逼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普通人可通過理性消費、提升技能、分散投資等方式,降低自身風險,為國家經濟轉型提供支持。

4月7日,行人經過日本東京的一處電子股指顯示屏。因投資者擔憂美國「對等關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日本東京股市7日全線下跌。 新華社/法新
蘋果手機會漲價嗎?
加征關稅後,物價無疑是普通社會公眾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而對於蘋果「粉絲」來講,iphone是否會漲價的話題受到熱議。
以256gb的iphone16pro為例,官方售價是1100美元,根據美媒計算的數據,蘋果公司製作一部手機所有硬件成本加總約549.73美元,這其中有來自中國等多個國家的零部件,如果再加上組裝和測試,一部這樣的手機成本約為580美元,目前在美國銷售的iphone基本都是中國組裝生產。
在美國宣稱對中國加征34%的對等關稅之後,加上此前已加征的20%的關稅,美國對中國徵收的關稅稅率將達到54%。上述手機零部件出口到美國而增加的稅額將達到296.86美元;使一部手機的成本上升到876.79美元,漲幅超過50%。
隨着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征50%關稅,關稅將漲至 104%,一部出口到美國的iphone成本將大幅上升。
南都記者關注到,就目前iphone的製造來講,多種零部件均來自中國。對此,經濟學人智庫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對於iphone等製造業產成品而言,由於供應鏈基本實現了本土化,漲價幅度預計有限。從更長的時間維度看,由於高額關稅抑制需求,全球性產能過剩的壓力會增加,屆時降價壓力甚至可能高於提價壓力。
農產品價格、股市、黃金會怎樣變化
自1996年以來,考慮到糧食安全等綜合性因素,我國大豆進口量急劇上升,其中,我國的大豆進口主要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三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4月8日表示,美東時間4月7日,美方威脅進一步對華加征50%關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如果美方升級關稅措施落地,中方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
隨着「關稅戰」的進一步升級,對於中國人餐桌上離不開的大豆,是否也面臨漲價風險?對此,大豆行業的企業對媒體表示,短期內,豆粕原料價格可能上漲,帶動飼料價格上調,但整體影響有限且可控。整體影響不大,企業會通過原料替代、優化原料配方等舉措應對。
此外,有專家表示,中國對美國依賴進口度不高,對於進口較多的農產品,可以通過巴西等國替代。在特朗普1.0時代,中國同樣對美國加征關稅且一度停止大豆等農產品進口,但並未持續推升國內通脹。相反,2018年中國向美國農產品加征關稅,2018年美國向中國出口大豆規模較上年銳減82.6%,美國大豆總出口量較上年減少40%。
除了備受關注的電子產品和農產品,股市、黃金等資產的變化也關係著普通人的錢袋子。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特朗普向全球揮舞「關稅大棒」的同時,全球股市4月7日遭遇大跌。《華爾街日報》稱,在特朗普宣布新關稅後的短短几天內,美國經濟前景從穩健增長轉為衰退風險,美股蒸發超過6萬億美元。
但4月7日,中央匯金公司宣布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為市場注入信心。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公開談到,短期情緒導致的價格下跌有望在「國家隊」入市以及政策推動下回升。4月8日市場早盤展開反彈,創業指領漲。
對於黃金,其價格波動會受到國際局勢的影響。「黃金仍是值得信賴的避險資產。」徐天辰說。
中國總會扮演「穩定器」的作用
在徐天辰看來,關稅戰從長期來看,將倒逼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普通人通過理性消費、提升技能、分散投資等方式,不僅可以降低自身風險,還能為國家經濟轉型提供支持。保持信心與靈活性,是應對這場博弈的最佳策略。
還應當認識到,由於已經經歷過2018—2019年的「貿易戰1.0」,中國已經有充分的經驗來應對特朗普的激進政策,中國經濟的韌性也強於以往。更需要強調的是,每當全球政治經濟出現動蕩時,中國總會扮演「穩定器」的作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20年疫情和全球供應鏈中斷,無不如此。也正因此,經濟學人智庫經過評估之後,選擇不下調中國gdp增速預測。即使中國經濟不是表現最好的,它也不會是表現最差的。
相比而言,美國經濟及民眾可能面臨不同樣的風險。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撰文分析道,美國供應鏈和出口等將受到衝擊,拖累美國經濟增長。一方面,加征關稅導致美國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受到干擾。原材料進口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企業被迫啟動大規模裁員。另一方面,其他經濟體對美國的反制措施也將衝擊美國出口和相關產業。另外,加征關稅將增加美國居民生活成本,引發美國再通脹風險。
「長期需關注『美國霸權』『美國例外論』是否會失信於世界。」徐天辰對南都記者說,誠然,美國經濟發達、消費市場龐大、軍事力量雄厚,其短期強權地位不易撼動。但如果特朗普政策動搖美國經濟和金融基本面,那麼其霸權以及以美國主導的世界格局均可能加速瓦解。近期特朗普關稅巨震下,投資者並未大量買入美元作為避險貨幣,已經反映出這種信心開始動搖。
采寫:南都記者楊文君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