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關稅威脅中國,特朗普把貿易政策變成瘋人院廣播

2025年04月08日01:50:17 財經 9532

北京時間4月7日深夜11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上演「關稅訛詐」戲碼,揚言將於本周三起對中國商品額外加征高達50%的關稅,並中止與中方的所有會談。就在全球市場因其前期徵稅政策持續崩跌之際,這一新威脅無異於往火山口又扔下一枚炸彈。

荒誕的是,這場早已演變為全球市場浩劫的貿易衝突,其導火索並非經濟規律,而是特朗普一意孤行的「美國優先」政治狂想。他將貿易談判淪為赤裸裸的敲詐工具,將全球市場綁上華盛頓的選票戰車,妄圖通過加稅勒索各國低頭,獨享全球紅利。

中國當然不是被嚇大的。面對特朗普突然宣布的34%「對等關稅」,中國僅用了48小時,就果斷出台同等比例的反制措施,以行動表明:貿易戰不是中國希望的,但也絕不是中國會懼怕的。

「若中國不撤銷其報復性關稅,美國將於周三追加50%懲罰性稅率!」——這是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的「封口令」,也是對全球自由貿易規則的又一次撕裂。

他不僅喊停了所有中美對話,還企圖以此作為威脅籌碼,脅迫中國屈服。這不是談判,這是典型的經濟訛詐。

50%關稅威脅中國,特朗普把貿易政策變成瘋人院廣播 - 天天要聞

金融市場全面崩盤,美式「藥引」正在毒死全球經濟

特朗普聲稱「關稅是良藥」,可以治美國經濟的「慢性病」,但現實卻告訴我們,他給全球經濟下的,是一劑毒性猛烈的「化骨水」。

上周六,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全面啟動10%的普遍性關稅,而本周三開始的50%高壓稅則針對中國商品「精準打擊」。結果是,華爾街股市連續下挫,標普500指數已瀕臨從2月高點下跌20%的技術性熊市。

高盛在一份最新報告中直言不諱: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概率已升至45%。這場由白宮挑起的關稅海嘯,正將全球經濟拖入寒冬。

面對如此殘局,白宮的第一反應卻是指責媒體「假新聞」,否認所謂「90天暫停加稅」的傳聞。特朗普政府非但不踩剎車,反而繼續加速向懸崖狂奔。

中方沉穩應對,歐美表面示弱實則深憂

相比特朗普的咆哮,中國展現出的是大國的戰略定力與制度韌性。當市場波動加劇時,中國主權基金迅速入場托底,釋放出堅定信號:穩定壓倒一切,恐慌是對手想要的,不是中國該有的。

而那些昔日跟隨美國亦步亦趨的盟友們,如今也顯得動搖不安。歐盟方面,一邊高喊「願意談判」,一邊卻不得不準備下周開始對美商品徵收報復性關稅。歐盟貿易委員塞夫科維奇話說得直白:

「我們終將坐到談判桌前,但這不是屈服,而是尋找公平。」

可特朗普顯然並不想談公平,他想要的是服從。他以關稅為刀,將法國干邑、意大利紅酒、德國汽車悉數列入威脅清單。大眾汽車的奧迪品牌甚至不得不滯留在港口,不敢上岸,而一些美國本土的航空配件製造商也被迫停工觀望。

華爾街警告響起,連盟友也看不下去了

50%關稅威脅中國,特朗普把貿易政策變成瘋人院廣播 - 天天要聞

特朗普的「關稅暴政」不僅激怒了貿易夥伴,也讓美國企業界炸了鍋。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公開表示,此類政策將對美國經濟造成「深遠而負面的影響」。對沖基金大佬比爾·阿克曼更是直言:如果繼續推進,將引爆「經濟核冬天」。

更有意思的是,特斯拉ceo馬斯克近日也不再沉默,他呼籲美國與歐洲之間徹底取消關稅,構建零壁壘市場。而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卻冷嘲熱諷地回應稱:「他不過是個拼裝汽車的。」

這一諷刺回應暴露出特朗普政府根本無意聆聽不同聲音。他們已經將反對意見視為背叛,哪怕來自美國最成功的企業家。

究竟是手段,還是冷戰思維的回潮?

特朗普的做法,是談判手段還是新冷戰模式的鋪墊?這是全球投資人與政治家的最大疑問。

日本首相石破茂已經致電特朗普,表示願赴華盛頓達成妥協。印度則明言不打算報復。

但在歐洲內部,焦慮在蔓延。他們知道,一旦妥協,就意味着在華盛頓的規則下「自我閹割」。法國人不會願意看着干邑被徵收重稅,德國人也不會眼睜睜看着汽車堆在美國港口發霉。

美國別妄想靠撒潑耍賴獨吞全球紅利。

特朗普政府沉迷於「關稅恐嚇」的把戲,一邊透支全球市場的信任,一邊用關稅大棒敲詐談判籌碼,像極了一個不安的賭徒,在牌局上不斷加註,企圖用虛張聲勢掩蓋手裡的爛牌。但越是高聲喊話,越顯心虛;越是故作強硬,越見底氣不足。

他取消與中國的會談不是出於戰略,而是因為無計可施。他聲稱「中國必須撤回關稅」,不是強勢要求,而是懦夫式的囈語。在全球金融市場集體下挫、盟友接連動搖的當口,特朗普竟然指望靠一紙社交媒體威脅解決問題,這不是談判,是在精神上自我安慰。

真正讓人警惕的,是他那種將國家政策當作競選舞台、將全球經濟當作個人賭注的危險心態。他的嘴,已經不是政策工具,而成了風險本身。今天要加稅,明天否認暫停,後天喊話降息,每句話都像失控列車上的剎車聲,不僅無效,還極度刺耳。

如果特朗普繼續以這種「口無遮攔、心中無數」的方式玩火,終究燒的不是中國,而是他自己點燃的美元信譽、美股泡沫和美式話語權。歷史終將寫下這樣一筆:當一位總統開始將貿易戰當作囈語的延伸,他就已經徹底迷失在權力的幻覺里,連帶把世界經濟也拉入夢魘之中。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為萊索托發展光伏產業提供重要支持 - 天天要聞

為萊索托發展光伏產業提供重要支持

本報記者 戴楷然馬費騰光伏電站項目一期工程。本報記者 戴楷然攝地勢起伏不平的丘陵間,整齊排列的光伏面板在綠色草甸上鋪展開去。晴朗天空下,深藍色的光伏面板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在萊索托首都馬塞盧西南部,中國企業承建的馬費騰光伏電站項目一期工程,為萊索托民眾提供更穩定的電力供應,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
理論周刊·「新經濟」系列觀察|夜間經濟:南北差異下的再透視 - 天天要聞

理論周刊·「新經濟」系列觀察|夜間經濟:南北差異下的再透視

編者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促進消費是擴內需的重要支點。推動消費擴容升級,離不開多元化的消費場景。近年來,我國新興經濟形態層出不窮,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給群眾生活帶來新選擇。大眾日報理論版自推出「新經濟」系列觀察,敬請期待。南北差異下夜間經濟透視□...
理論周刊·高質量發展看消費|如何破解消費「三無」問題 - 天天要聞

理論周刊·高質量發展看消費|如何破解消費「三無」問題

「無力消費、無意消費、無法消費」——努力破解消費「三無」問題□ 劉學良消費,一頭連着宏觀經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抓手;一頭連着千家萬戶,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實現方式,是順民心、從民欲的人本思想的重要體現。促進消費一直是我國眾多經濟政策中的重要安排,隨着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發展動...
理論周刊·高質量發展看消費|統籌把握提振消費的關鍵之舉 - 天天要聞

理論周刊·高質量發展看消費|統籌把握提振消費的關鍵之舉

從周期性現象演化為系統性挑戰,如何更好地釋放消費潛力統籌把握提振消費的關鍵之舉□ 胡曉鵬當前,我國消費面臨三大挑戰:收入增長預期弱和財富效應低壓制消費意願,供給側中高品質商品服務供給不足,流通鏈條中城鄉消費設施存在代際差距。這些系統性問題導致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所下降,影響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實踐...
大道看盤|市場恐慌殺跌,主力暗中買入 - 天天要聞

大道看盤|市場恐慌殺跌,主力暗中買入

先說說量價形態。受利空影響,今日流通市值指數早盤大幅低開後快速下探,探底成功後出現小幅反彈,之後持續震蕩盤整,午後指數再度轉入下行,尾盤略有回升,最終巨幅收跌8.37%。全天換手率1.97%,較昨日急劇放大,鎖定因子快速下行2.312,收於
WEI指數回落至4%以下——每周經濟觀察第14期 - 天天要聞

WEI指數回落至4%以下——每周經濟觀察第14期

文:華創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首席宏觀分析師 張瑜(執業證號:S0360518090001)聯繫人:陸銀波(15210860866) 報告摘要景氣向上1、假期出行數據平穩。據交通運輸部數據,假期首日(4 月4 日),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同比增
「是時候入場了」?高盛風險主管轉為看多風險資產 - 天天要聞

「是時候入場了」?高盛風險主管轉為看多風險資產

自上周「解放日」以來,全球股市出現恐慌式拋售,市值蒸發數萬億美元。市場在過去的5天里渴望從白宮獲取指引,但白宮方面除了闢謠「關稅暫停90天」的假新聞外,尚未提供其他明確線索。在市場迷茫之際,美東時間周一,高盛首席策略官兼金融風險主管Josh Schiffrin挺身而出,他在一封發給公司交易客戶的郵件中表示,儘管他此...
上海銀行網點黃金交易火熱 小克重金條供不應求 - 天天要聞

上海銀行網點黃金交易火熱 小克重金條供不應求

三月下旬至今,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始終處於每盎司3000美元的高位,帶動金價站上每克700元的歷史高位。在上海,記者走訪銀行後發現,黃金產品買賣呈現出兩旺的態勢,甚至出現了小克重金條暫時缺貨的情況。金價高企,足金首飾已達900多元一克,相比之下,銀行渠道銷售的金條才700多元一克,吸引了不少市民購買。中國工商銀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