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7日 10:32,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hci)下跌13.95%。成分股方面,葯明生物(02269)領跌21.21%,葯明合聯(02268)下跌20.53%,方舟健客(06086)下跌19.30%,百濟神州(06160)下跌18.48%,醫脈通(02192)下跌17.82%。恒生醫療etf(513060)下跌10.08%,最新報價0.44元,盤中成交額已達4.58億元,換手率3.92%。
消息面上, 3月31日,國家葯監局綜合司就《關於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為完善審評審批機制,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全力支持高端醫療器械重大創新,促進更多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方法應用於醫療健康領域,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國家葯監局提出十項支持舉措。
國元證券指出,《關於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徵求意見稿)》從全生命周期對高端醫療器械行業進行政策支持和監管,覆蓋審評審批優化、標準體系建設、上市後監管強化等全鏈條。對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高端醫療器械實施「創新特別審查」程序,並明確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前沿技術的註冊指導政策。在審批流程優化方面,政策提出將審評重心前移至研發階段,探索「附條件批准」機制,並簡化核心算法優化的人工智能產品變更註冊要求。
醫用機械人、高端醫學影像設備、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等是塑造醫療器械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領域,也是我國醫療器械行業前期實力較為薄弱的領域,雖然近幾年取得了較為快速的進展,但是相較於國際巨頭企業,技術實力仍有一定的差距。整體來看,《關於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徵求意見稿)》有望加速國產高端醫療器械的創新和商業化落地,目前大部分高端醫療器械仍然以進口產品為主,進口取代空間較大,預計未來有望持續加速,建議關注相關受益企業。
恒生醫療etf緊密跟蹤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提供一項市場參考指標,反映在香港上市、主要經營醫療保健業務證券的整體表現。
規模方面,恒生醫療etf最新規模達129.80億元,位居可比基金1/3。
數據顯示,槓桿資金持續布局中。恒生醫療etf前一交易日融資凈買額達669.72萬元,最新融資餘額達5.28億元。
絕對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4月3日,恒生醫療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為28.34%,最長連漲月數為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為38.75%,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為7.01%。
超額收益方面,截至2025年4月3日,恒生醫療etf近1年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為2.27%。
截至2025年4月3日,恒生醫療etf近1年夏普比率為1.56。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4月3日,恒生醫療etf今年以來最大回撤6.06%,相對基準回撤0.45%,在可比基金中回撤最小。
費率方面,恒生醫療etf管理費率為0.50%,託管費率為0.15%。
跟蹤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4月3日,恒生醫療etf近3月跟蹤誤差為0.033%,在可比基金中跟蹤精度最高。
從估值層面來看,恒生醫療etf跟蹤的恒生醫療保健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25.27倍,處於近1年3.61%的分位,即估值低於近1年96.39%以上的時間,處於歷史低位。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3日,恒生醫療保健指數(hshci)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百濟神州(06160)、葯明生物(02269)、信達生物(01801)、康方生物(09926)、石葯集團(01093)、中國生物製藥(01177)、京東健康(06618)、巨子生物(02367)、阿里健康(00241)、再鼎醫藥(09688),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56.18%。
恒生醫療etf(513060),場外聯接(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a:014424;博時恒生醫療保健etf發起式聯接(qdii)c:01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