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械人:離資本很近,離大眾仍遠

2025年03月19日15:20:47 財經 5779
人形機械人:離資本很近,離大眾仍遠 - 天天要聞

圖源: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械人創新中心官方公眾號

量產元年,一切剛開始

撰文/ 黎炫岐

編輯/ 李覲麟

排版/ Annalee

近日,人形機械人頻頻出現在公眾視野。

三月初,優必選在極氪5G智慧工廠開展了全球首例多台、多場景、多任務的人形機械人協同實訓,在總裝車間、SPS儀錶區、質檢區及車門裝配區等多個複雜場景,實現協同分揀、協同搬運和精密裝配等多任務協同作業。

在此之前,在春節返工的第一天,10款各具特點的人形機械人亮相湖北,有的雙臂舉起10公斤重杠鈴,有的具備跑、跳、摔、滾等多種運動模式;不久後,許多網友在廣東深圳街頭偶遇「機械人警察」。

此外,國地共建具身智能機械人創新中心(下稱「國創中心」)於近日宣布,自主研發的「天工」人形機械人迎來升級,通過持續提升具身小腦能力,「天工」人形機械人實現了基於視覺的感知行走。

事實上,自2023年起,國內已經有十餘家企業推出了人形機械人產品,其中包括亮相春晚的宇樹科技,也不乏知名科技公司,如小米、小鵬與科大訊飛等。

然而,真正讓萬千普通人更關心的是,人形機械人與我們日常生活的距離還有多遠?

此前,春晚同款、宇樹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機械人在京東線上首發開售——這似乎是一個信號。然而,上線後不久,該產品就從京東下架,客服稱不再面向個人進行銷售。

行業發展到哪一步了?

如果要回溯人形機械人的開端,得把時間撥回2013年。早在當時,於1992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立的波士頓動力,推出了液壓驅動Atlas人形機械人,這曾被認為是業界天花板。

但要論人形機械人創業潮興起的源頭,繞不開另一個人: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早在2022年,在特斯拉人工智能日2.0上,馬斯克攜人形機械人原型「擎天柱」(Optimus)登場,彼時該款機械人已能夠獨立行走和搬運物品。而據馬斯克介紹,擎天柱從初代平台研發,到最新版本亮相僅用時6個月。

到了2023年年底,第二代Optimus正式亮相,重量減輕10千克、行走速度提高30%,並擁有更靈巧的手和自由度更高的脖子。

再一年後,根據2024年11月發佈的消息,新一代Optimus的手部擁有雙倍的自由度,手上有22個自由度,手腕、前臂上有3個自由度——人類的手通常被認為具有27個自由度。

就在Optimus迭代的這兩年間,這條賽道上也湧現出了不少國內廠商。

事實上,與Optimus首次亮相同年,雷軍就在年度演講中發佈了全尺寸人形機械人CyberOne。

而優必選、追覓科技、傅利葉智能、智元機械人、宇樹科技、達閥機械人、開普勒、樂聚機械人等8家主要的整機廠商都相繼推出了人形機械人Demo機,且發佈時間集中在2023年。

2023年11月,由優必選、小米機械人、京城機電、亦庄機械人等人形機械人行業領軍企事業單位聯合組建的北京人形機械人創新中心在北京亦庄成立。去年8月,這裡更名為「北京具身智能機械人創新中心」。短短兩個月後,又升級為 「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械人創新中心」。

人形機械人:離資本很近,離大眾仍遠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械人創新中心官方公眾號

據北京日報,在這裡,工作人員將通過多樣化場景搭建和多本體遙操作對人形機械人進行訓練,讓人形機械人變得「更聰明」,也「更能幹」。

那麼,國內的人形機械人走到哪一步了?除了在春晚上大展舞技,它們還能做些什麼?

2025年初,宇樹科技推出了通用人形機械人G1的首個應用方案——Unitree G1-Comp,號稱「為賽事打造足球巨星」。根據宇樹官方數據顯示,G1-Comp身高130cm,體重35kg,配備25-45個關節電機,可在足球場上完成奔跑、轉身、轉圈等動作,最高速度達2米/秒。其腿部設計支持單腿6自由度,結合120N·m的膝關節最大扭矩,賦予機械人快速衝刺和急停的能力。

消息一出,許多網友調侃稱「國足有救了」。而在今年北京兩會期間,北京政府工作報告就曾明確指出,北京市將舉辦世界人形機械人「一會一賽」。這意味着,人形機械人蔘賽將不止於一句玩笑。

事實上,日前在長安汽車重慶AI馬拉松比賽,就有12個宇樹機械人G1、4個夸父機械人4代、24隻宇樹Go2機器狗參與跟跑和表演。

人形機械人:離資本很近,離大眾仍遠 - 天天要聞

另一邊,優必選自主研發的工業人形機械人Walker S系列早已在東風柳汽、吉利汽車、奧迪一汽、比亞迪等多家企業的生產車間里完成單機自主智能實訓。其中,優必選的「Walker」機械人已在蔚來汽車工廠進行實習,參與了車輛門鎖、安全帶、前燈罩的質量檢查,以及貼合車輛標誌等工作;春節前,魔法原子機械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五台人形機械人magicbot就已經走向各自「崗位」,穩定有序地做着產品檢測、物料搬運零件取放、掃碼入庫等工作。

當然,知名科技企業也不甘示弱。2024年11月6日,小鵬發佈自主研發的AI人形機械人Iron,小鵬方面稱其有62個全身主動自由度和15個手部可動自由度,其採用自研圖靈AI芯片,算力3000T,融合智能駕駛領域技術,結合端到端大模型和強化學習算法,並已在廣州工廠參與汽車生產流程。

2025才進入量產元年

儘管消息不斷,但大眾或許更關注的是,這些人形機械人,何時才能走進百姓千萬家?

日前,宇樹科技的unitree h1和g1人形機械人在京東線上首發開售——這似乎是一個信號。然而,上線後不久,該產品就從京東下架,客服稱不再面向個人進行銷售。

事實上,人形機械人或許在2025年才正式進入量產元年。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居高不下的成本。

據澎湃新聞,一個人形機械人目前平均單價近50萬元,其中關節、電機、減速機和整個結構件等硬件成本比例大概70%。

而特斯拉、智元機械人等公司此前均表示,人形機械人成本要控制在20萬元人民幣以下才能大規模生產。但是目前,特斯拉的擎天柱僅材料費用就需要4萬美元(約合29萬元人民幣);國內的人形機械人成本更高,比如小米鐵大(Cyber One),每台成本達六七十萬元。按小米董事長雷軍的說法,這一價格包括機械人製造所需的所有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費用,以及軟件、硬件、算法的開發工作,目前人形機械人尚無法實現量產。

人形機械人:離資本很近,離大眾仍遠 - 天天要聞

特斯拉人形機械人擎天柱Optimus的材料清單

圖片來源:經濟觀察報

即便被譽為「人形機械人第一股」的優必選,它的人形機械人Walker系列的商業化效果也並不理想。據公開數據,優必選的人形機械人最早在2018年亮相,第二代產品曾在2019年春晚上表演。優必選迅速推進研發和銷售,2021年推出了新款Walker X,並在2022年開始銷售,但過去兩年只賣出了10台,每台平均售價為598.8萬元。

此外,2024年,優必選發佈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財報,2023年的總收入為10.56億元,同比增長4.7%;但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擴大至12.34億元。自2020年以來,優必選累計凈虧損38.36億元,毛利率也從44.7%下滑到31.5%。

而2024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優必選上半年營收4.87億元,同比增長86.6%,仍未扭虧,期內虧損5.4億元,虧損數額同比小幅收窄。整體毛利率38%,同比有所增長。收入增長的同時,上半年優必選的整體營業成本也同比增加49.4%至3.02億元。

人形機械人:離資本很近,離大眾仍遠 - 天天要聞

優必選財報

不過,變化似乎正在發生。

以特斯拉為例,根據特斯拉的量產計劃,2025年將生產1萬台Optimus機械人,產能擴展至每月1000台;2026年每月產能將達到1萬台,2027年進一步提升至每月10萬台。值得一提的是,具體而言,Optimus的量產計劃將分為多個階段。2025年生產的機械人將首先用於特斯拉內部工廠的測試和應用驗證,2026年下半年開始對外銷售。馬斯克預測,當年產量達到100萬台時,Optimus的單價有望降至2萬美元,這將進一步推動其商業化應用。

更重要的是,資本給了這些企業更多信心

近日,人形機械人企業上海傅利葉智能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金額近8億元,國鑫投資、浦東創投、張江科投等機構共同參與。另據《證券時報》不完全統計,2024年1月至10月,中國人形機械人產業共發生融資事件56起,金額超50億元。

更不用提率先登陸港交所的優必選,早已在融資期間累計獲得57億元資金,成為中國人形機械人領域融資額最高的公司之一。

不僅是整機廠商,人形機械人的產業鏈相關企業也迎來了資本的青睞。

近日,坤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坤維科技)宣布已完成B輪融資,參與投資的機構包括小米產投、舜宇產業基金、深創投、高瓴創投等,同時其註冊資本由約405萬元人民幣增至約431萬元人民幣。

據悉,本輪融資後,在現有六維力傳感器1.5萬台/年標定能力的基礎上,坤維科技將繼續新建3萬台/年的標定能力。

在國內,也已有多家人形機械人企業陸續官宣了各自的量產消息。

2025年1月17日,樂聚(深圳)機械人技術有限公司在北汽越野車公司舉行了樂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機械人交付儀式。該公司表示,樂聚人形機械人已邁入批量交付新階段;2025年1月6日,智元機械人量產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機械人正式下線,其中,雙足人形機械人累計產量達到731台……

雖然百台、千台級別的量產仍屬於小批量生產,但這至少是一個新的開始。

回想1968年,世界上第一隻機器狗誕生。它身形巨大,有時需要人工進入機器內部操作。當時,沒有人認為它能走進家庭。然而如今,機器狗已不是一個令人陌生的東西,人們看過機器狗在泰山當搬運工,也有人將機器狗遛上街。

或許,在不遠的將來,人形機械人也將邁出量產的一大步,真正走近你我。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市中區以賽為媒,奮力書寫產才融合新答卷 - 天天要聞

市中區以賽為媒,奮力書寫產才融合新答卷

智聚市中,賽創未來。6月29日,第七屆「創業齊魯·共贏未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粵港澳大灣區賽區暨第八屆中國(濟南)新動能創新創業大賽深圳賽區路演在深圳成功舉辦,來自海內外的100餘個人才項目同台競技,紛紛秀出「高精尖」「新創意」「金點子」,
魯花集團更名,註冊資本翻倍 - 天天要聞

魯花集團更名,註冊資本翻倍

企查查顯示,6月30日,中國食用油龍頭企業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魯花集團」)完成股改,公司名稱變更為山東魯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從約10.91億元增至20億元。本次變動還涉及人事調整,魯花集團3位監事辛旭峰、宮立明、宮兆海退出,
數說「新」變化|完成投資近900億元 前5月新疆重大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 天天要聞

數說「新」變化|完成投資近900億元 前5月新疆重大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

2025年,新疆通過強化用地、用林、環評等要素保障,優化審批流程,力促各項目實現實質性開工,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前5月,新疆重點項目投資情況如何?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情況怎樣?近期,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發佈相關數據。今天的《數說「新」變化》一起來看看。 監製:丁濤 統籌:王磊 策劃:紀洲 編輯:王東升 製圖...
MHMarkets邁匯:金銀鉑牛市前景明朗 - 天天要聞

MHMarkets邁匯:金銀鉑牛市前景明朗

MHMarkets邁匯觀察到,全球貴金屬市場正步入一輪結構性上行周期。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佈的報告,在地緣風險升溫、貨幣政策模糊及避險需求增強的背景下,黃金、白銀與鉑金在2025至2026年料將持續強勢,貴金屬資產正重新成為機構與個人投資者配
美財長喊話中方:快將稀土出口量恢復到3個月前 - 天天要聞

美財長喊話中方:快將稀土出口量恢復到3個月前

美財長提了一個不情之請,想在稀土領域跟中方儘快翻篇,特朗普訪華前,美方想從中方這裡先拿到一份「見面禮」? 美國總統特朗普 進入7月後,美國又開始向中方喊話,希望加快稀土出口。根據....
上半年股債匯均跑贏美元資產!歐洲時刻正在來臨? - 天天要聞

上半年股債匯均跑贏美元資產!歐洲時刻正在來臨?

上半年,歐洲Stoxx Europe 600指數上漲7%,同期標普500指數漲幅為5%,意味着歐洲股市經歷了十多年低迷後正在復蘇,以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美元計價)跑贏了美股。歐元對美元上半年上漲13%,在剛剛結束的6月錄得過去八年來最長的月度
賦能創業基地激活創新動能 南京市創業園區政策推介會成功舉辦 - 天天要聞

賦能創業基地激活創新動能 南京市創業園區政策推介會成功舉辦

【來源: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_新聞動態】為深入宣傳推介南京市創業扶持政策,落實江蘇省創業基地積分制管理要求,近日,由市人社局主辦的南京市創業園區政策推介會在金魚嘴基金大廈成功舉辦。創業園區作為培育創新企業、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載體,在發
剛上任不到3個月,羅馬仕法定代表人變更,此前緊急召回超49萬颱風險充電寶 - 天天要聞

剛上任不到3個月,羅馬仕法定代表人變更,此前緊急召回超49萬颱風險充電寶

紅星資本局7月2日消息,近日,羅馬仕關聯公司深圳羅馬仕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雷社杏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等,由雷杏容接任。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值得注意的是,雷社杏於今年4月新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距此次變更不足三個月。圖據天眼查6月14日,羅馬仕就「多所高校禁用羅馬仕充電寶」事件公開發佈聲明稱,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