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交易驅動轉向漲價預期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偏強運行

2025年02月13日19:33:25 財經 1171

航運評論

HangYunPingLun

近期,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強勢歸來,一度從低點1163點反彈至1940點,不到一個月時間區間累計最大漲幅超66%。

業內人士表示,近期,部分主流船公司宣布上調3月現貨運價,且巴以停火協議進展曲折,紅海復航預期削弱,帶動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大幅拉漲。目前,市場的交易邏輯較前期已出現切換,但經過連續大漲後,基差修復驅動已基本耗盡,後續則是對於年後首輪運價上漲成色兌現的考驗,短期期價或面臨一定的調整,但中長期仍存震蕩走強的動力。

累漲超66%

1月中旬以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整體表現強勢。文華財經數據顯示,2月12日盤中,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價格最高至1940點,創下2024年12月4日以來新高,較1月16日盤中低點1163點累計上漲66.81%。

「本輪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強勢反彈,本質上是市場預期修正與產業基本面博弈共同驅動的結果。」國投期貨航運研究員李海群說道。

以春節長假為分界線,李海群將近期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的表現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即1月中旬至春節前的行情反轉階段,由於現貨市場運價持續下行,疊加加沙停火協議達成,紅海復航預期升溫,導致近遠月合約價格同步承壓。隨着市場逐漸消化復航預期,空頭資金獲利離場,推動盤面出現階段性修復。第二階段為春節後加速上漲階段,市場的交易核心轉向預期差反轉。一方面,現貨市場即期報價擊穿長協價格,基差不斷擴大,市場做空空間被壓縮;另一方面,船公司宣布上調3月運價,釋放「托底」信號,逆轉了市場對節後運價大跌的擔憂,加之地緣局勢風險再升溫,緩解了遠月合約價格面臨的復航定價壓力。

方正中期期貨高級海運和宏觀分析師陳臻表示,此前赫伯羅特達飛輪船先後宣布,將3月運價提漲至4100美元/FEU(長度為40英尺集裝箱國際計量單位)和4200美元/FEU,中遠海運也將3月線上報價提漲至4135美元/FEU。在此背景下,市場人士認為,其他班輪公司也有可能利用春節後復工的契機跟漲挺價。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自2024年11月5日創下階段新高2096.6點之後,便呈現逐漸下跌走勢,直至2025年1月中旬觸及階段低點。對此,李海群表示,此輪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下跌行情的本質是現貨漲價預期落空與地緣博弈降溫共同施壓的結果。

一德期貨高級航運分析師車美超表示:「當前市場的交易邏輯出現切換,市場交易驅動轉向市場對接下來海運需求逐步恢復和其他船公司運價的跟漲預期上。」

與現貨運價表現分化

儘管近期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整體表現強勢,但現貨即期市場運價卻保持低迷態勢。

上海航運交易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月7日,上海集裝箱出口運價指數(SCFI)歐洲航線報2147點,較春節前最後一次數據累計下跌近16%。此外,多個航司也將2月運費報價調低至2500美元/FEU下方。

對此,李海群表示:「春節前,由於市場貨量不及預期,船公司面臨攬貨壓力,所以年初以來現貨價格持續走弱。而且,由於春節期間船公司停航規模顯著不及往年,因此儘管船公司採用提前超接策略儲備『甩櫃』,將超售部分貨量放在春節期間的航次,保證船舶裝載率水平,但由於停航規模不足,節前『甩櫃』的貨物在春節當周已被快速消耗,節後市場沒有節前超售的貨物來支撐裝載率,導致現貨價格運行中樞延續下行趨勢。」

不過,在現貨市場價格持續下行的同時,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在節後第二個交易日(2月6日)便出現強勢上行。對於期現貨價格的分化表現,李海群表示,本質是市場定價邏輯從交易現實轉向博弈預期的結果,節前期貨價格連續下行,並深度貼水現貨,已是對於節後運價下行預期的提前演繹,因此節後在「成本支撐+挺價信號+地緣僵局」三重因素推動下,期價逆勢上行。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多家班輪公司提漲3月運價。赫伯羅特宣稱從3月1日起將遠東-北歐運價上調至2500美元/TEU(以長度為20英尺的集裝箱為國際計量單位)和4100美元/FEU,較2月即期報價上漲約37%。達飛輪船也將3月運價由目前的1680美元/TEU和2935美元/FEU,上調至2330美元/TEU和4235美元/FEU,小櫃和大櫃報價分別上漲38.6%和45%。

短期或面臨調整

展望後市,李海群表示,短期來看,集運指數(歐線)期貨2504合約價格經過連續上漲後,本輪上行的基差修復驅動已基本耗盡,後續則是對於年後首輪運價上漲成色的考驗。由於3月仍處於貨量淡季,因此最終兌現的成色更多依賴供應端的收縮。短期內,期貨盤面對於運價上調兌現的演繹可能較為有限,或會面臨一定的調整。

陳臻認為,雖然近期多家船公司宣布上調3月運價,但實際落地情況仍以供需情況決定,預計今年3-6月即期市場或難現去年同期牛市行情。從需求端來看,今年夏季沒有歐洲杯和奧運會等大型體育賽事,歐洲進口商無需提前進貨。從供給端來看,3月艙位配置量周度均值達到27.73萬TEU,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9%。由於2月中旬無法證偽運價上漲能否成行,因此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短期仍存震蕩偏強動力。

李海群表示,中長期來看,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合約定價將圍繞「旺季高點+地緣溢價」展開,需求端面臨歐洲經濟弱復蘇與季節性博弈,而供應端的運力擴張則可能會壓制價格彈性。此外,紅海局勢將持續影響航運公司繞行溢價情況,可關注需求的邊際變化信號。

車美超表示,考慮到船公司龍頭表態基於安全因素顧慮將繼續繞航的態度,預計運價底部支撐的交易邏輯將延續。此外,據調研了解,今年長約的簽訂數量可能不及往年,表明將有部分貨物重回即期市場,且已有貨主表示將運輸計劃分散至全年,因此傳統航運市場季節性走勢將繼續弱化。隨着下游陸續復工復產,預計需求端將逐步改善,船商漲價落地的概率較大,且對比去年盤面估值來看,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價格中短期或維持震蕩偏強走勢,風險點主要在於實際運價上漲幅度不及預期,需密切關注基差收斂情況。

本文采自 中國證券報

本文頭圖來源:航運評論「航運光影攝影大賽」,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凡本平台註明「本文采自:XXX」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站只為更廣泛的傳遞航運市場相關信息,並不構成任何導向及應用建議。本平台是一個提供航運諮詢、市場報告、免費論壇講座和深度好文分析等的非盈利平台,平台上部分文章為轉載,但絕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平台聯繫的,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本文頭圖來源:航運評論「航運光影攝影大賽」,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評論】交易驅動轉向漲價預期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偏強運行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納指結束六連漲,美股科技七巨頭整體「熄火」!黃金大反彈,鮑威爾發聲:未來通脹可能更加波動...... - 天天要聞

納指結束六連漲,美股科技七巨頭整體「熄火」!黃金大反彈,鮑威爾發聲:未來通脹可能更加波動......

每經編輯:杜宇當地時間5月15日,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漲0.65%,標普500指數漲0.41%,納指跌0.18%。其中標普連漲第四天,納指則結束了六連漲。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亞馬遜、Meta跌超2%,特斯拉跌超1%,蘋果、英偉達、谷歌小幅下跌;奈飛漲超2%,微軟、英特爾小幅上漲。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關稅影響仍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當地時間5月15日,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表示,隨着關稅影響持續衝擊全球經濟,經濟衰退仍有可能出現。戴蒙當日接受採訪時稱,希望能夠避免這種情況,但目前他不會排除這種可能性。如果真的出現經濟衰退,不知道它會有多嚴重,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讓市場震蕩了一個多月。戴蒙表示...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銀行板塊在近期的快速上漲,甚至連行業內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後的原因。但這就是事實,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銀行紛紛創下A股上市以來最高點。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最新復權價格超過7.2元,妥妥的超過了當年上證指數6000點時的高峰股價(下圖)。這還只是近...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 天天要聞

獨家!建信理財原總裁回歸總行,還有一名副總裁也將變動

作 者丨楊希編 輯丨周炎炎5月15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建信理財原黨委副書記、執行董事、總裁馬勇已回歸建行總行,出任審計部資深經理。近期,建信理財管理層密集變動。據記者了解,或與建信理財近兩年在銀行理財行業表現平平有關。本次建信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 天天要聞

從茶飲到潮玩 消費企業逐鹿港股

多次衝擊資本市場未果的綠茶,終於要圓夢港交所了。截至目前,綠茶集團已經停止認購,IPO融資認購倍數達到282.11倍,融資認購金額為341.51億港元。綠茶集團此次全球發行約1.7億股,招股價為7.19港元/股,預計凈集資額最高約12.1億
美債「灰犀牛」狂奔 - 天天要聞

美債「灰犀牛」狂奔

「政府不是問題的答案;政府正是問題所在。」1981年1月20日,美國第40任總統羅納德·里根在就職演說中發出靈魂拷問,最終在美國一語成讖。1985年,美國從凈債權國變為債務國,結束了自1914年以來作為凈債權國長達70年的歷史。短短四十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