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系ai生成)
1月21日,漢嘉設計(300746.sz)交出易主後的首份成績單,預計2024年錄得虧損,並不太好看。但穿透業績,導致公司虧損的因素主要包括行業影響、員工安置、商譽計提等。
換個角度看,全行業承壓下,轉型陣痛不可避免,甩掉商譽「包袱」、減員增效方能輕裝上陣。疊加新收購的控股子公司蘇州市伏泰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伏泰科技」)業績走勢向好,在其作為第二增長曲線的加持下,2025年或才是市場檢驗漢嘉設計轉型升級成效的新起點。
轉型陣痛後更好輕裝上陣
漢嘉設計自1993年成立以來,一直專註於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市政設計、裝飾景觀設計、epc工程總承包等業務,於2018年上市。
但近幾年來,受宏觀經濟發展放緩、國家產業調整、房地產投資下降等影響,行業內卷加劇,工程勘察設計整體承壓,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漢嘉設計也未能倖免。
業績預告顯示,漢嘉設計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0450萬元-43500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28350萬元-40500萬元。
此番業績預虧主因之一,即是行業因素。公司稱,受行業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公司業務量大幅下降,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0.6億元,同比減少約53.3%,導致公司全年毛利潤下降約1.2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面對行業調整,漢嘉設計主動優化整合業務。比如,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實施減員增效等管理措施,對盈利能力弱的建築設計業務板塊進行人員優化,涉及員工安置費用約0.8億元,相應人力成本費用大幅增加。
同時,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設股份」)受行業環境、市場競爭等因素影響,經營業績下滑,存在減值跡象,公司對該資產組進行了初步減值測試,擬對商譽計提減值準備,預計對公司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影響為1.8億元-2.4億元。
另外,非經常性損益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影響金額預計為0.2億元-0.4億元,主要為分、子公司員工離職補償費用、對子公司杭設股份少數股東的承諾價值變動調整。
分析人士指出,商譽減值和安置費計提於轉型中的企業而言,實際是好事一件。減員增效、甩掉商譽「包袱」,企業才能輕裝上陣。
第二增長曲線蓄勢待發
實際上,隨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環保」等概念的興起,在當前智能技術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漢嘉設計緊跟時代步伐,早早開始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在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市政公用事業等領域的應用。尤其是新控股股東泰聯智信入主並將伏泰科技裝入上市公司,進一步堅定了漢嘉設計向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戰略布局。
2024年9月,公司發佈公告稱,擬籌劃購買資產及控制權變更。漢嘉設計原控股股東城建集團將所持公司6772.1萬股股份轉讓給泰聯智信,占公司總股本的29.99%,公司控股股東由此變更為泰聯智信,實控人也變更為泰聯智信的普通合伙人(gp)沈剛、程倬。同時,漢嘉設計支付5.81億元現金收購伏泰科技51%股權,11月29日即完成過戶登記,後者成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伏泰科技成立於2007年12月,曾掛牌新三板,是一家聚焦於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智慧化和城市治理數字化領域的it服務商,業務涉及市容環境、市政公用、城市運營、城市數據服務等領域,提供從諮詢、規劃、建設到運營全流程一體化的管理和服務,是一家綜合性軟件、硬件及技術服務提供商。
從業務層面來看,本次資產收購完成後,雙方將在技術、業務、市場等多個領域產生協同效應,伏泰科技能為上市公司在市政公用事業板塊帶來潛在的且更為廣闊的客戶資源、運營服務經驗以及技術支持,也將為上市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領域,增強在城市運行領域的綜合服務能力和競爭力提供助力。
更為直觀的是,伏泰科技將進一步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2024年1-7月、2024年1-10月,伏泰科技實現營收9.22億元、4.83億元、6.77億元,凈利潤9894.07萬元、4378.10萬元和6266.52萬元,業績增長趨勢比較明顯。
(伏泰科技業績情況,來源:漢嘉設計公告)
且收購時交易對方給出了業績承諾,2024年度和2025年度,伏泰科技實現的凈利潤累計不低於2.16億元。若不足,交易對方將進行補償。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對方之一的范延軍還與漢嘉設計簽署了《股份質押協議》,范延軍將其持有的伏泰科技剩餘94.57萬股股份質押給公司,為業績承諾方履行業績補償責任提供擔保。
可以預見,在伏泰科技比較良性增長的加持下,輕裝上陣的漢嘉設計有望在2025年迎來業績拐點。(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