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主席吳清履新滿百日:「火山口」的激情,A股上漲10.26%

2024年05月16日11:01:19 財經 1297

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界面新聞編輯 | 曾令俊

5月16日,證監會主席吳清上任滿100天。

2月7日,吳清正式接棒易會滿,成為第十任證監會主席。彼時的a股跌至「冰點」時刻,市場信心不足。這個位置一直被外界稱之為「火山口」,想要做好並不容易,可想而知吳清上任伊始面臨的壓力。

臨危受命,必然要有所變化。履新後,吳清向外界展示了他的速度與激情,密集展開調研工作,甚至還與個人投資者面談,期間出台了多份強監管文件鐵腕治市,新「國九條」的發佈更是為資本市場開啟了新一輪改革。

數據不會說謊。吳清履新百日來,a股市場明顯回暖,在其履新後的8個交易日連續飄紅,並在2月23日重回3000點上方,滬指收復2024年全部跌幅。截至5月15日收盤,上證指數報收3119.90點,較吳清履新當日的2829.70點上漲10.26%。

有接近監管機構人士對界面新聞評價,「吳清在證監系統方面有着深厚的背景,對券商、基金等機構的監管有着豐富的經驗。他的政府工作經驗可能使他擁有更加多元化和全面的全局視野。」

金融監管,久久為功,100天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市場期待吳清的專業精神和在救市、穩定市場方面的策略,能領導開創中國資本市場的全新局面。」上述接近監管的人士說。

密集展開調研,廣開言路

吳清在一線監管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因其解決難題的勇氣和魄力,被認為是當前重振資本市場信心的不二人選。

2024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大幅調整,滬指一度跌破2800點、2700點關口,市場關於系統性風險的擔憂升溫。如何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處置,警惕市場的大漲大跌,保護投資者權益,成為吳清上任後的重要課題。

履新後的一個月內,吳清密集展開調研系列工作,同時還向各界廣納建議,證監會工作呈現出新風向。

2月18日,新春上班伊始,證監會就陸續召開十餘場系列座談會,專家學者、中小投資者、上市公司、擬上市企業、證券基金經營機構、會計師律師事務所、私募機構、外資機構等方面代表參與座談。

「吳清主席做了開場白。大家共同的感覺是他態度誠懇,沒有官腔官架,說話直爽,思路清晰,容易溝通,對中央在這個關鍵時候決定的證監會換帥充滿了期待。」知名經濟學家華生公開發文回應了自己參加證監會專家座談會的感受。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對界面新聞表示,「我們觀察到了一個積極的信號:新任證監會主席正在向市場尋求建議、向公眾尋求建議,以開放務實的態度,規劃資本市場的未來。這種基於科學的決策和追求真實務實的工作方式,無疑為資本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2月19日下午,吳清還帶隊前往券商營業部,與十多位個人投資者代表座談交流。據了解,吳清此次座談對象均是營業部客戶。

座談會上,與會代表聚焦當前市場關切的熱點問題以及制約資本市場長遠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問題深入研討,包括建議嚴把ipo准入關,加強上市公司全過程監管,堅決出清不合格上市公司,從根本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增加投資回報。

「吳清的反應讓人感到欣慰。他認真傾聽、詳細記錄、積極回應,都展現出問計於市場、問計於民的開放姿態和務實作風。」有與會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界面新聞從監管人士處獲悉,證監會正評估總結近年來發行監管工作實踐,更加聚焦嚴把ipo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等方面,研究完善相關政策機制。

「資本市場涉及方方面面,越是在形勢複雜嚴峻的時候,越要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凝聚共識。」證監會負責同志表示。

嚴監管,打出多套政策「組合拳」

在吳清接任證監會主席之初,有券業人士向界面新聞直言,「金融監管無縫隙」時代或將到來。吳清的職業生涯與資本市場淵源頗深,既見證了資本市場發展,也參與過許多對資本市場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

2009年3月,吳清開始擔任基金部主任,上任不久即嚴打「老鼠倉」。從2009年6月融通基金「張野案」到「劉海案」、「塗強案」,多位基金人士因「老鼠倉」被查。

這樣的工作風格也延續到了現今。3月6日下午,吳清亮相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這是他履新以來首次公開亮相記者會,回應市場關切的問題。

吳清坦言,自己到崗還沒有滿月,還是菜鳥級,目前主要是邊學邊干,以學為主。海量的信息他正在梳理,還在學的過程當中。

不過,關於下一步工作,吳清已有清晰的脈絡。他說,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從監管方面來說,最重要的是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強,一個是嚴。強,要強本強基。嚴,要嚴監嚴管。

吳清上任以來,監管推出了多套有針對性的政策,被市場稱為「三把火」。

第一把「火」燒向融券業務。吳清上任之初,由於融資業務、股票質押業務擔保或質押物市值下行給業務開展和穩健運行帶來較大壓力,證監會隨之出台規範應對強制平倉風險,引導券商等機構增加平倉線彈性,降低強平風險,疏解壓力。

有券商從業人士向界面新聞評述,「融券業務監管再出『組合拳』,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並首次提出了嚴禁融券變相t+0。融券變相t+0行為利用了借入證券可以當天賣出的特點,通過與買入行為結合,通過高拋低吸,獲得股價日內波動的收益。目前對該行為的限制,有助於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公平交易權利。」

此舉迅速產生效果,平復市場波動。自宣布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來,轉融券存量在快速下降。截至2月21日,a股融券餘額為439.36億元,創2020年7月以來新低。截至5月10日,兩市融券餘額391.10億元,融資客交易活躍度下降。

第二把「火」燒向量化。2月20日,滬深交易所對寧波靈均實施暫停交易措施並啟動公開譴責。靈均投資是中國量化交易巨頭,成立於2014年,外部客戶資產管理規模超600億元人民幣,與九坤、幻方、明汯並稱為量化圈「新四大天王」。

對於量化交易,吳清表示,要基於我們的國情世情,突出公平性,建立健全監管制度,趨利避害,規範發展。

「這個監管措施算是給股民帶來了一個非常接地氣的驚喜」,一位資深券業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國內對於t+0還是t+1,已經爭論了很久。最早我們也是t+0,只不過缺少相應的監管工具,導致機構可以利用信息差,隨便玩弄散戶。此舉預示着我們目前的政策要優先保護投資者。」

第三把「火」燒向上市公司。3月15日,證監會發佈《關於嚴把發行上市准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試行)》,着眼於從源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提出了八項政策措施。

吳清表示,大股東、實控人和高管層必須要有這樣的意識——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是姓「公」的,所以必須要有這樣姓「公」的意識和責任,要對公眾持續創造價值。

「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首例監管對未上市的企業作出處罰,同時也是對欺詐行為的一次明確表態。」上述券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評價。

上述券業人士表示,「新官上任後監管的火苗火燒向擬ipo企業,具有開創性的意義和強烈警示作用。本次行政處罰具有重大意義,展示了監管機構堅決的立場和執行力。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歡慶的消息,表明市場監管將更加嚴密,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數量超百張,券商排隊領罰單

在全面註冊制下,券商作為專業核查驗證的首道防線,承擔的「看門人」職責愈發重要。吳清被業界稱為「券商屠夫」,對券商的正本清源既是其本職工作,也是其老本行。

2005年,吳清出任中國證監會證券公司風險處置辦公室主任,專事問題券商的風險處置。任職期間,他處置了包括南方證券、閩發證券、「德隆系」券商在內的31家違規證券公司,有效化解了當時迫在眉睫的證券市場危機。

自吳清上任以來,監管對機構各類業務重拳出擊,罰單覆蓋領域從過去的經紀、投行業務為主,延伸至自營、信用、衍生品、海外等諸多業務,並且不乏一案多罰的現象,追責、倒查的現象也有所增多,顯示出更全面、更廣泛的態勢。

一券商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表示,「當前,監管機構已經明確了『兩強兩嚴』的工作重點,要求券商將功能性放在首位。預計在未來,消除監管盲點、糾正行業機構的定位、突顯行業機構的功能性將成為監管部門的階段性工作重點。」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梳理,各類監管機構已對30餘家券商開出超100張罰單,券商罰單數量和處罰力度相較以往呈增長、趨嚴的態勢。目前,已有近半上市券商收到罰單,且包括「三中一華」在內的多家頭部券商悉數在列。

證監會主席吳清履新滿百日:「火山口」的激情,A股上漲10.26% - 天天要聞

在處罰力度方面,最嚴重的處罰措施當屬立案調查。數據顯示,2023年針對券商的處罰中,並沒有採取立案調查措施的記錄。但2024年開年至今,已經有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和東吳證券三家券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未來,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業務可能會被歸類為『高風險』,保薦機構需要對企業的合規運作和信息真實性進行『背書』。這可能會導致相關業務的准入門檻顯著提高。」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界面新聞表示。

一位資深投行從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企業首次公開募股後的持續監督、定向增發項目和可轉換債券項目等都具有資本運作的連續性,並且彼此之間相互關聯。監管機構強調要落實中介機構的全鏈條責任,警告投行不僅要在首次公開募股項目中嚴格遵守規則,還要在其他業務中保持高度的警惕和謹慎。」

從2829.70點到3119.90點,a股上漲10.26%

從2829.70點到3119.90點,吳清上任後的首個百日,滬指上漲了10.26%,創業板上漲了7.73%。a股強勁表現的背後,與這位新主席的監管方式和邏輯不無關係。

王驥躍表示,「吳清上任以來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抓市場的主要矛盾很精準,同時市場反響也不錯,已經漲到3100了。」

在帶動市場上漲方面,王驥躍分析稱,「主要來自於大力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和各種亂象、支持優質公司、鼓勵分紅等方面,所以漲的總體是行業龍頭,跌的是st。推出國九條,升格為國務院級別的政策,整體思路是先解決存量市場的問題,形成好的市場生態,再解決增量市場問題,所以新股和再融資影響較大。」

4月12日,新「國九條」發佈,開啟了資本市場新一輪深化改革。在一個多月時間裏,證監會以及證券交易所就發行監管、上市公司監管、退市監管、證券公司監管、交易監管等多方面配套規則進行修訂,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加速落地。

「在新『國九條』的政策環境下,st公司面臨直接退市的風險。特別是對於『借殼上市』的行為將進行嚴格監管,對於利用『殼資源』進行惡意炒作、操縱市場的行為將進行精確打擊。這將大大減少企圖通過借殼上市進行惡意炒作的投機行為,維護投資者基本權益。」田軒分析道。

開弓沒有回頭箭,變革的步伐不會停止。上任100天對於吳清而言或許只是開始。當下,資本市場依然面臨一些結構性的難題,比如上市公司質量參差不齊、造假行為屢禁不止、監管如何更加有效等等。

有監管人士告訴界面新聞,「基於他過去在證監系統積累的豐富經驗,特別是在處理券商風險和打擊非法交易行為方面的成就,預期他將強化對市場的規範管理,提升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利益。市場各方也希望他能推動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提高我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的影響力。」

這一系列目標如何達成,市場將拭目以待。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