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科技界最大的「幻想預言」元宇宙席捲全球,從概念落地到走向現實,沒人再懷疑它只是人類世界偏執的黃粱一夢。
技術的奔跑,讓我們加速駛向一個可預見的世界。
遙遠的未來,似乎只是一牆之隔。
但科技的瘋狂在於它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你不自知時就已身處其中。
想像一下,當你遨遊在虛擬世界中,其他玩家強制對你實施了性侵,該怎麼辦?
大聲呼喊,聲音越大它越興奮……
繩之以法,驚覺好像只是一場遊戲……
這件看似荒唐又極具「未來感」的事情,真切發生在世界各地。
但長久以來,關於「虛擬性侵」的話題往往只是網絡時代的笑談,因為踩中的這一條紅線包含虛擬世界的特性,法律層面的界定非常模糊,判罰往往不了了之。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被侵犯者雖沒有受到身體上的傷害,但心理創傷像一個夢魘長久揮之不去。
究竟該如何界定,這是新技術時代我們面臨的最棘手的一個考題,但恐怕只是若干難題的開始!
對於「虛實共振」數字分身,不同的用戶有不一樣的期盼。
打造一個與現實一模一樣的自己,或是重新設定角色,釋放心中埋藏的惡魔,其中的善惡是非恐怕每個人心中早有了答案。
2024開年,英國警方立案一起特殊案件:一則發生在虛擬現實中的「元宇宙性侵案」。
據《每日郵報》報道,由於案件涉及到一名16歲女孩,具體細節仍處於保密階段,大致案件是這位少女在體驗仿真VR遊戲的過程中,遭到了多名陌生玩家的對其所屬角色的「輪姦」侵犯。
警方認定該少女並未發生身體上的傷害,但受到了「與現實世界中性侵受害者同等的心理和情感創傷,而這種創傷會比任何身體傷害都更加長久」,並將其形容為一場忘不掉的「超現實噩夢」。
這是英國警方立案的首例虛擬性犯罪案」,也是虛擬性侵這一行為世界範圍內的首次清晰立案。
圍繞該案的討論聲中,不少網友表示還是無法理解,認為只是簡單的遊戲行為。還有人調侃道:應該建立一所虛擬監獄,在虛擬世界對案件進行判罰。
歸根結底,遊戲咱們都玩過,但深度虛擬體驗卻並沒太多相關經驗。
放眼全世界,類似的「虛擬性侵」爭議並不少。
22年3月,日本網友「秋空」發帖稱,在一款虛擬現實遊戲《VRChat》中戴着VR頭顯睡覺時,遭到「VR性侵」。「雖然並未造成肉體上的傷害,但心理上仍然很難受。」

圖源:網絡
該案件引發世界範圍內熱議,越來越多的VR性騷擾案開始被集中討論。
幾乎所有的經歷者都認為過線的冒犯行為會引發心理不適,並且一定程度上伴隨着肢體刺激反應。
今年發佈的蘋果頭顯,有身邊朋友體驗後分享:比此前市面上的VR設備沉浸感很都要出色,這種半虛半實的有些飄飄然,並且認為頭顯只是去往虛擬世界的一小步,還存在着大有可為的操作空間。
我曾在展會上體驗過一些虛擬設備,的確有掌控雷達的感覺,很輕易忘卻現實周圍的一切。
但虛擬世界帶來的無限自由,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在邊界里找到舒適,忽視限制和規則帶來的自有,往往伴隨着野性的覺醒。
技術手段的進步帶來的性騷擾問題一直在變化,例如電話短訊騷擾、網絡信息騷擾等等。
但「元宇宙性侵案」之所以難界定,在於它對現實與虛擬界限的模糊問題。
科技是發展的利器,也可能成為風險的源頭。
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科技創新對於人類生活乃至自然生態的改變是具有兩面性的,發展和威脅自古以來就是一對孿生兄弟。
此前爆火的ChatGPT、以及今年入場的Sora,都讓人們開始對於人工智能有了新的恐懼感。
因此,「虛擬性侵」立案,我認為這是向未來開出的關鍵一槍。
有人說:游戲裏的事情,有必要牽連到現實嗎?
有,很有,非常有。
我們為什麼對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存在着恐懼心理?
因為人們對它一無所知,它釋放出的每一個先行信號都顛覆着我們對傳統世界的認知。
現在看來,虛擬現實技術造成最廣泛的問題有:用戶依賴成癮、社交能力下降、虛擬與現實邊界模糊、道德衝突等問題。
某種程度上,「元宇宙被性侵者」是虛擬現實技術的第一批突出受害者。
但這也僅僅只是虛擬技術試探現實的第一步,絕不是最後一步。
如果不做出制止,任由其發展,那麼潘多拉魔盒只會無限開啟。
畢竟虛擬現實技術帶來的高度仿真感,讓容易模糊了現實和虛擬的距離,到那時,技術從上手到演變為對人的重塑,人們面臨著被技術控制喪失自由的風險。
劇集《西部世界》中,導演構建了一個高科技成人主題樂園,擬真人機械人可供遊客隨意宣洩暴力和性慾的滿足,最終機械人出現自我覺醒,人類和機械人開始爭奪控制權。

圖源:劇集《西部世界》
虛擬與現實的邊界,貌似不再是人和機械人的邊界。
即便沒有機械人,進入虛擬世界的人們,是否會蛻變成「賽博人類」,完成與罪惡的連接?
只怕到時候,親手將人類送上大結局的不再是整天提心弔膽的人工智能。
而是人類本身。
之所以圍繞「虛擬性侵」存在着諸多爭議,還是因為法律層面的界定遲遲沒有明確原則。
上述英國小女孩虛擬犯罪事件能夠得到立案,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未成年人身份標籤。
而虛實結合過程中所遇到的難題不止於此,此前一起「AI陪伴」軟件侵害人格權同樣也是虛擬現實技術帶來的法律風險。
因此,如何界定虛擬空間是否存在侵權,成了最大問題。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虛擬現實技術要想健康發展,需要先從個體的邊界開始,建立在對個體自治和身體完整性的尊重之上。
而最終發展帶來的問題,只能等待發展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