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 | 工信部:國家高新區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2023年12月13日19:41:05 財經 1680
新型工業化 | 工信部:國家高新區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 天天要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提出「要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把建設製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面對新時代、新使命、新定位,行業如何把握髮展大勢、推進技術創新、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作為通信領域的權威媒體,通信世界全媒體特推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系列報道,通過匯聚ICT和工業領域的專家、學者聲音,深入探討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模式,推動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進而賦能中國式現代化征程。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發揮國家高新區作用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聞發佈會,介紹今年以來國家高新區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有關情況。

新型工業化 | 工信部:國家高新區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 天天要聞

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司副司長吳家喜介紹,建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推進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截至2023年11月,國家高新區總數達178家,依託66家國家高新區建設了23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下簡稱「自創區」)。國家高新區設立35年來,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做好「高」和「新」兩篇文章,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道路,成為我國重要創新策源地、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高成長企業和高端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為我國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根據《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部署要求,科技部指導國家高新區和自創區等科技園區建設的職能已劃轉至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對更好發揮高新區等各類園區的重要載體和引擎作用提出了明確要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做好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近年來,國家高新區不斷深化改革探索,促進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對接,綜合實力快速提升,為新時期高水平推進新型工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是發揮高質量發展先行示範作用,成為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2022年,國家高新區生產總值達到17.3萬億元,創造了全國14.3%的GDP,貢獻了全國13.6%的稅收。2023年1—9月,園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2.33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7.11%。二是培育壯大高科技產業集群,成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基石。中關村新一代信息技術、武漢東湖光電子、張江集成電路產業的規模分別佔到了全國的17%、50%和35%。支撐建設了38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集聚了1/3的高新技術企業、2/3的科創板上市企業。三是強化創新策源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成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力支撐。從基地平台看,國家高新區聚集了近80%的全國重點實驗室、70%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78%的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從研發投入看,國家高新區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超萬億元,佔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近一半。從成果產出看,國家高新區企業擁有發明專利佔全國接近一半;智能機械人、衛星導航等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在高新區加速產業化,第一枚人工智能芯片、第一個量子通信衛星等均誕生在高新區。四是增強輻射帶動作用,成為落實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主要陣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集聚了全國1/4的國家高新區。東部地區地級市國家高新區覆蓋率已達71%,中部地區地級市覆蓋率已達59%。

下一步,將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堅持繼承鞏固、創新發展,始終秉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進一步聚焦國家戰略需求,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新技術培育新產業、引領產業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多「高新」力量。

延伸閱讀:

習近平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召開會議 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精神

25家企業熱議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 | 中國信通院金鍵: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

新型工業化 | 中國信通院李潔:算力助推新型工業化發展

新型工業化 | 寶武鋼鐵、唐山海泰「上榜」5G工廠優秀案例

新型工業化 | 中天互聯:工業互聯網平台規模賦能「密碼」何在?

新型工業化 | 工信部:推動工業互聯網平台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新型工業化 | 蔡崇信人工智能將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型生產力

新型工業化 |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啟動,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新型工業化 | 李培根院士:數字孿生將定義下一代智能製造

新型工業化 | 5G商用四年結碩果,乘新型工業化東風再啟新程

新型工業化 |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5G工廠的「智」變力量

新型工業化 | 5G商用四年結碩果,乘新型工業化東風再啟新程

新型工業化 | 李培根院士:數字孿生將定義下一代智能製造

新型工業化 | 論RedCap的得與失

新型工業化 | 張峰:工業互聯網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基礎設施

新型工業化 | 工業互聯網平台或構建城市間溝通的數字橋樑

新型工業化 | 推動人形機械人產業發展,打造製造業典型場景

新型工業化 | 中國聯通范濟安:打造中國特色工業互聯網,賦能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 | 發展新型工業化,運營商身兼「幾」職?

新型工業化 | 打卡進博會:數實融合的新型工業范兒

新型工業化 | 工聯院魯春叢:製造業數字化轉型需分業、分級、頂格推進

新型工業化 | 中國信通院金鍵: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是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基礎設施

新型工業化 | 300個項目入選《2023年5G工廠名錄》

新型工業化|中天互聯:無數據不轉型,釋放數據潛力是新型工業化首要基礎

新型工業化 | 金壯龍:5G+工業互聯網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堅強支撐

新型工業化|鄔賀銓:要重視工業互聯網的軟件生態

新型工業化|魯春叢:工業互聯網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驅動力量

新型工業化 | 推進新型工業化,五家基礎電信企業「秀肌肉」

新型工業化 | 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數智協同」

新型工業化 | 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 工信部發文開展試點

新型工業化 | 「5G+工業互聯網」歷史性突破:覆蓋工業全部41個大類

新型工業化 | 以工業互聯網為支撐 推動數字技術賦能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 | 信通院湯立波:以融合應用先導區建設,促「5G+工業互聯網」規模化發展

新型工業化 | 「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需向「錢」看

新型工業化 | 標識一體化:工業互聯網園區建設的新方向

新型工業化 |新型工業化的「花」開遍荊楚大地

新型工業化 |看數字化之「筆」如何擎畫「彩雲之南」新貌

新型工業化 | 2023年5G工廠出爐:能否成為新型工業化下的「斯巴達」

新型工業化 | 如何突破建材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轉折點」?

新型工業化 | 工業互聯網助力新型工業化勇毅前行

新型工業化 | 「一包瓜子」的新型工業化故事

新型工業化 | 搶抓新工業革命機遇,以數實深度融合為主線全力推進

END

責編/版式:劉艷玲

審核:郄勇志

監製:劉啟誠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3600億巨頭再敲鐘,要保「王冠」 - 天天要聞

3600億巨頭再敲鐘,要保「王冠」

更多葯企加入戰局,恆瑞要去證明自己還是最耀眼的那一個。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譚麗平編輯|張昊頭圖來源|視覺中國就在A股「藥王」恆瑞醫藥(以下簡稱「恆瑞」)確定港股發行價之後,「貴不貴」成了創新葯板塊投資者最核心的議題。這甚至被認為是之後一段時間的「風向標」,隨着創新葯市場有回暖跡象,啟動港股IPO重新...
黔東南保險行業協會開展2025年度車險理賠服務質量現場測評 - 天天要聞

黔東南保險行業協會開展2025年度車險理賠服務質量現場測評

進一步推動黔東南州財險公司改善車險理賠服務質量,提升保險消費者滿意度,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黔東南監管分局的指導下,根據《車險理賠服務現場測評工作指引》的要求,5月23日,黔東南州保險行業協會於2025年5月23日對黔東南州15家財險公司開展了車險理賠服務現場測評活動。本次測評以報案環節、調度環節、現場查勘環節...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向縱深推進 - 天天要聞

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加快向縱深推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是市場。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勢,必須充分利用和發揮這個優勢。要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今年以來,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向縱深推進。
全球頂尖投資機構集體發聲! - 天天要聞

全球頂尖投資機構集體發聲!

【導讀】全球頂尖資產管理機構共話「全球資產配置與中國機遇」中國基金報記者 曹雯璟 吳娟娟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變革、地緣政治複雜多變。在此背景下,如何進行有效的資產配置,如何把握中國市場的獨特機遇,成為當前投資界最為關注的焦點。5月20日,由中國基金報主辦的首屆全球資產管理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圓桌討論環節聚焦...
深圳證監局:個別私募向外部出借股票,相關人員涉非法經營被偵辦 - 天天要聞

深圳證監局:個別私募向外部出借股票,相關人員涉非法經營被偵辦

來源:深圳證監局近年來,深圳證監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轄區部分私募機構從事讓渡產品投資管理職責的「通道」業務,將投資管理職責委託他人行使,未獨立行使投資決策權,未恪盡職守, 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違反《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私募條例》)以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私募管...
公募改革「觸及靈魂」,中國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難題 - 天天要聞

公募改革「觸及靈魂」,中國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難題

中國公募基金行業長期存在「規模至上」的發展偏差,固定管理費模式導致基金公司過度追求規模擴張,卻忽視基民投資回報,導致「基金賺錢、基民不賺」的行業痛點。證監會出台《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是中國資本市場治理模式的突破性探索,打破傳統固定費率框架,通過利益綁定機制倒逼行業回歸 「代客理財」 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