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貿易形勢,第134屆廣交會的組展布局進行了優化,第一期展覽中,家電、電子消費品、機械設備、新能源等機電產品展區規模進一步擴大,增加了約3000個展位,增幅超18%,其中新能源展區的規模增幅達172%,為更多高技術、高附加值企業提供了參展機會。而圍繞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各自的創新產品及解決方案,都再次讓現場觀眾眼前一亮。
新產品新技術
為海外客群深度定製
南都·灣財社記者留意到,上一屆廣交會增設的「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展區,本屆升級為「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以下簡稱新能源展區),並成為第一期的一大亮點。
從新能源代步車、轎車、公交車、商用車,到充電樁、儲能系統、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散熱器等零部件,新能源車全產業鏈的產品競相展示,首次設立的品牌展位也為更多「新三樣」企業提供商機,吸引了眾多參展觀眾前來體驗和洽談。
在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可以看到G200P插電混動輕卡、G050純電動廂式運輸車等車型。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公司目前在新能源商用車細分市場中市場佔有率居第2位,銷售網絡已覆蓋全國。「我們想通過G050純電動廂式運輸車逐步開拓美國、日本、歐洲等國際市場,製造出符合歐盟法規要求的左舵輕型貨車產品。」
一名外商跳上一台大型電動卡車,轉了幾下方向盤,難掩興奮之情:「我們就是來找新能源卡車的,希望能建立長期的商業合作。」另一位東南亞採購商則是拖着行李箱,直接來到展台談訂單的。「我們以前就建立過合作,這次來展館看到新車型,就直接溝通需求了。」
在中通客車的展位,參展商將一輛黃色純電動公交車直接開到現場,也吸引了不少目光。據悉,這款車型有35座和45座等不同等級,擁有373.4kWh的電池,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加裝車道偏離、碰撞預警、駕駛員行車分析、360安全環視等主動安全性配置。
工作人員透露,「這輛展車是為埃及地區改裝設計的,為適應當地炎熱的天氣,專門加大了車載空調的功率,針對沙漠地區的環境,在防塵防沙工藝上也進行了一些升級化的處理。」
據悉,該車型目前在國內的保有量已經突破萬台,展位第一天就接待了很多境外採購商的諮詢,包括來自印尼、埃及、哈薩克斯坦、越南、法國等國的客商。「我們今年汽車的出口量也很喜人,前三季度的數據就已超過去年全年,其中新能源佔比在今年預計將達到20%左右,而且海外市場空間巨大,仍有很大挖掘潛力。」
上下游齊登場
「新三樣」花式破圈
除了整車產品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相關廠商也競相「花式搶單」。在電子電氣產品展區,雙羊集團的員工為觀眾介紹着此次的主推產品——充電槍。「只需要一頭連接充電樁、一頭連接汽車就可以充電了,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喜好,我們開發了許多顏色和材質,比如馬卡龍色、磨砂或噴漆材質等。」
據悉,這款充電槍是該公司今年開年時決定開發的,隨後研發團隊快速響應,目前生產車間里的設備已全部備齊,還拿到了被歐洲廣泛認可的德國技術監督協會(TüV)頒發的零部件安全認證標誌。
深圳市華思旭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帶來了可「1小時充滿」的雙向逆變儲能電源,並首次在廣交會推出家庭儲能系統,以滿足歐美外商的產品需求。廣州銳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是自主研發的分體式超充液冷樁,能夠兼容480千瓦-1.2兆瓦的輸出功率,滿足市面上不同功率需求的電動汽車充電需求。據工作人與介紹,該公司目前在美國、墨西哥等國家建設有1兆瓦以上的大型充電站,未來將繼續往歐洲、東南亞、中亞等地區擴張。
剛剛通過第二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複審的廣東法拉達汽車散熱器有限公司,為此次展會帶來了液冷電池熱管理系統,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加強研發的同時,也加強與廣東龍頭車企的配套,「希望可以和上下游企業一同提升廣東汽車產業鏈的整合度。」
既有從未缺席的「老廣交」
也有初登舞台的新面孔
無論是新能源車展區還是汽配展區內,都有不少「老廣交」。專註於汽車深度養護、汽車美容將近20年的廣東好順歐迪斯科技,自從2011年亮相廣交會以來,一直沒有缺席過。
面對新能源車發展趨勢,該公司董事總經理曲維好指出,現在很多中高端新能源車的內飾更高級、亮麗,對車漆、玻璃的清潔、護理要求會更高。因此,他們的「強項」同樣有用武之地。「比亞迪高端品牌仰望U8、阿維塔等品牌及車型的護理品都是由我們提供。」曲維好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去年他們出口總金額達到了3.1億元,今年1-9月也達到了2億元。
「這次廣交會汽車類展區比上半年規劃更合理,外商也明顯增多了。」他表示,除了常規養護產品外,他們這次還增加了TPU汽車車衣,由於這種全新產品可以更長久地保護車漆,並帶有自修復塗層,簡單的小劃痕,溫度稍高時就可自動修復。因此,在展台諮詢的客戶特別多。
參展30多屆的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如今正往新能源方向轉型,因此這次也入駐了新能源展區,帶來了充電樁、智能家居及便攜儲能系統等產品,希望在歐洲、北美、東南亞等地區找到更多商業布局的機會。
萬力輪胎也算廣州本土老牌企業了,該公司的產品已遠銷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本屆廣交會,該公司迎來了巴西、墨西哥和美國等國的採購商詢商。展位門庭若市的場景,讓該公司劉經理非常欣慰:「我們這次帶來的輪胎不僅質量好、品種全、價格優,而且大部分都有綠色等級認證,契合當前綠色發展的趨勢。」他表示,希望能藉助廣交會進一步開拓海外新興市場,讓更多客戶享受到中國物美價優的產品。

相比之下,本屆廣交會也不乏一些新面孔。
南京恆天領銳汽車有限公司就迎來了廣交會首秀。他們重點展示企業自主研發的新能源車核心零部件電機、電控等產品和技術。「我們的產品主要出口美國、韓國、日本以及歐洲等市場,深受當地消費者歡迎,今年銷售額預計將達10億元,是去年的四五倍。」在南京恆天領銳營銷中心總監張帆看來,廣交會是外貿企業聯通世界的橋樑,「我們將利用好廣交會向世界展示『南京智造』,與行業分享創新成果與經驗,將產品推向全球。」
首次參展的廠商,還有汽配企業棠聯科技。「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廣交會,展示的是多款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品。」工作人員一邊演示一邊介紹,「這款裝載語音控制技術的充電樁,可以根據語音指令實現立即充電、預約充電、充電設置、開啟氛圍燈等功能。」據悉,這款產品已經進入了歐美市場,並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如今可以識別中英文,後續開發還能識別全球20多門語言。
記者觀察
「出海」加速,新能源展區火爆
為什麼廣交會的新能源展區一屆比一屆火爆?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基於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出海」迅猛增長的大背景而設的。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1-9月,我國汽車出口338.8萬輛,同比增長60%,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2.5萬輛,同比增長1.1倍。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最近介紹,當前,全球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我國打造綠色低碳新增長點的成效凸顯。近兩個月,我國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太陽能電池,也就是大家俗稱的「新三樣」產品出口值連續14個季度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7989.9億元,同比增長41.7%,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個百分點,達到4.5%。
在新能源汽車加速海外布局的背景下,汽車充電、儲能等設施迎來市場紅利。中金公司預計,2027年海外新能源車充電設備增量空間有望達到759億元,其中,美國和歐洲市場空間分別有望達到284億、335億元。
同時,全球貿易壁壘日漸加大,汽車市場日益內卷。激烈的競爭正在倒逼中國新能源汽車智造水平的提升,並且激發了企業主動性的創新思維。按照以往的市場邏輯,通常是先有需求再有供給。如今,中國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則是兩條路並行,一方面滿足供給,另一方面也大膽探索,為客戶創建需求。從本次廣交會的熱烈反饋便可看出,這種超前意識正受到國際市場的認可,未來將繼續推動我國產業的不斷升級迭代。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胡雯雯 梁羅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