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號成品的價格即將再次調整,普遍預測將再度上調。許多人對於為何油價始終無法下調感到困惑。無論國際油價漲跌如何,我們的油價似乎都不降低。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不要着急,繼續往下聽。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進口的油價格普遍較高,除了我們之前確定的基準價外,近四個月來,中東地區,特別是沙特和阿美公司不斷上調了出口至亞洲的原油價格。阿曼或迪拜每桶的報價比去年12月的最高價漲了3.6美元,這個價格其實並不低,再加上運費等因素,成本更高。由於當前原油價格已經達到91美元左右,再加上3.6美元,就接近95美元,再加上運費,每桶油接近100美元。有人說,我們可以從北方的鄰國購買大豆油,有些國家我們之前簽訂了長期合同,價格大約是100美元一桶,也不便宜。
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的匯率。從8月份開始,我們的匯率普遍貶值。從最初的7元左右貶值到7.36,大約貶值了四個點。當你的貨幣貶值時,進口的花費自然會增加,因為貨幣不值錢,購買美元時需要支付更多。
第三個問題是我們的油價不僅僅與油有關。還有一項是稅收問題,因為我們油價中有47%是稅收,包括稅收調整和環保調整等。因此,我們看到的成品價格不僅僅是期貨價格,還有其他費用的累加。再加上將原油加工成成品油、運輸到終端市場的成本,整個過程中油價會增加很多倍。因為每個環節都要有利潤,舉個例子,出廠價是1萬元,批發價可能是2萬元,然後零售商可能要3萬元,每個階段各佔1/3。這是無法避免的。
最後一個原因是我們的貨幣問題。大家可以看到,八月份我們的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了10.7%。貨幣繼續發行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儘管CPI並不高,但是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我們日常需求品的價格幾乎都在上漲,只是某些地方在降價,這會減緩CPI的整體上漲速度。好了,就聊這麼多,朋友們記得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