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就在今年5月,美債逼近32萬億美元之際,美國國會再次通過議案提高美國債務上限。
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畢竟明眼人都知道,美國國會再怎麼內鬥,也不可能放任自家債務暴雷的。每次提高債務上限的時候,雖然不乏有人抱有幻想,但終歸會以失望收場。
久而久之,人們就開始對這種事麻木了,以至於有人認為美國美元霸權加身,再怎麼借債消費都不會翻船。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非也!若美國真的可以肆意妄為地借債,他拿錢砸都可以砸死中國,又怎麼會像今天那樣手忙腳亂呢?
美債無限量的虛假光環下,一定有什麼東西在制約他。
美元潮汐與美債
想必大家都知道,美債之所以這麼豪橫,這跟美國手上擁有美元霸權脫不開干係。
可美元霸權是怎麼來的呢?
事實上,在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世界上根本就沒美元霸權這個東西。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前,美國雖然已經稱霸全球26年之久,但他的貨幣真談不上什麼霸權貨幣,此前由日不落帝國發行的英鎊同樣如此。
為什麼呢?
因為不能收割世界財富的貨幣,它就不能叫霸權貨幣。
以前各國實行的是金本位制度,有多少黃金髮多少幣。
貨幣不能超發,不能超發就不能形成美元潮汐這種東西,沒有美元潮汐就收割不了全世界。
不能收割世界還債,那你發行債務的時候就得悠着點,可不能像今天這樣,想借多少就借多少。
而美國的所謂債務上限,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那時候人家可是認真的,不是今天這種裝模作樣的走過場。
可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後,貨幣發行與黃金脫鉤,至於發行多少全憑良心。
很快美聯儲主席沃爾克,就發現了一條賺錢的捷徑。
沃爾克
他發現只要美聯儲通過調節貨幣利息漲跌,先把錢借給那些需要美元的國家,等他們把錢拿去投資各種優質資產之後,再出其不意宣布加息,讓美元迴流。
到時候那些投資者手上缺乏美元,只能用白菜價把自己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優質資產,賣給美國。
在這種金融魔術的加持下,全球都是美國的養豬場,根本不需要擔心還不上錢的問題。
債權方前腳從美國這裡拿回本息,後腳人家就可以通過金融魔術,讓你把吃進去的吐出來。
這就相當於美國用合理合規的手段,白嫖了全世界,還讓你心甘情願無話可說的那種。
在這種逆天操作之下,別說32萬億美元,就算320萬億人家也能借的起。
可這種操作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所在國的金融體系必須自由流通。
其實誰都知道美國這套把戲,可為什麼無人能防呢?
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誰敢這麼干就是抗拒收割,跟美國作對。想想薩達姆和卡扎菲的下場吧,死的好慘吶!
所以美國的金融魔術並不高明,索羅斯那些金融大鱷,也沒有傳說中那麼神通廣大。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規則都是人家制定的,人家怎麼打都能贏。
過去美國之所以能玩得這麼豪橫,主要還是因為當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沒有獨立主權。
而我國也一直都在韜光養晦,等到世界財富日漸往我國集中的時候,美國再揮動鐮刀前來收割,卻突然發現割不動了!
這也是為什麼自2016年,中美金融戰失敗之後,美國國內問題頻出的原因。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美國政府搶不到錢了,過去被繁華掩蓋的各種矛盾開始暴露而已。
從這個時候開始 ,美國的債務就不可能像過去那樣毫無風險了。
自2016年之後,每增發一塊錢美元債務的背後,都暗藏着一絲亡國的風險呀!
2016年特朗普接班的時候,美國債務規模是19.98萬億美元,可是等他卸任的時候,美債竟然飆升到了27.8萬億美元,相當於在原先的規模上增加了39%。
在無法收割中國的情況下,這已經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了。
拜登上台後非但沒有遏制住這種趨勢,反而把美債推高到了32萬億美元的世界紀錄。
這意味着美債違約的風險指數,現在是越來越高了。
所以,美國那些高官大員如耶倫、戴琦之流,這幾年才哭着喊着要到中國來化緣。
說到這裡,有些朋友可能會犯嘀咕。
他們或許會認為 ,美國的債務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只是特朗普跟拜登驕奢淫逸的結果。
說不定換個節儉的總統上來,問題就會有好轉呢!
事實上根本不可能,美國的債務是由包括軍工、醫療、教育、金融在內的各個利益集團導致的。
過去三十年美國打倒蘇聯,自認為天下已定,於是就放任利益集團瘋狂滋長。
他們就像一個個毒瘤一樣,吸附在美國的身體上,不停地吸納着軀體的營養。
利益集團在這過程中只會越長越大,所需的營養只會越來越多,如果減少營養供應,那就意味着有一大批利益集團會死掉。
人家肯定不會束手待斃,他們一定會通過各種機制,讓你這具軀體死去活來。
美國人哪受得了這份痛楚,只好通過美債這份止痛藥來緩解痛苦。
結果必然會導致葯不能停,且藥量越來越大。
比如說克林頓時期,美債規模僅僅1.4萬億,畢竟那時候蘇聯才剛剛倒台不久,美國勤儉克制的慣性猶在。
可到了敗家子小布殊離任的時候,這個數字飆到了6.1萬億,其中大部分都被他投餵給了軍工複合體。
小布殊
奧巴馬上任時,適逢08年金融危機。
為了挽救大而不能倒的金融集團,奧巴馬任內是不斷印錢發債推高股市,美股史詩級泡沫自此開始。
到了他離任的時候,光是增幅就超過了前兩任的總和,利益集團的危害由此可見一斑呀!
隨着債務越龐大,那相應的美國的收割能力也必須越強大。
可問題是,世界上「韭菜們」的成長速度跟得上嗎?
且不說跟不跟的上的問題了,光是中國這個刀槍不入的硬茬,就夠美國頭疼的了。
有朋友也許就會說了,既然割不動中國,那麼美國可不可以通過收割其他國家來還債呢?
答案同樣是不可以。
比方說這兩年吧,美聯儲不就已經啟動了加息周期了嗎?
可我們竟然奇蹟般地發現,除了一個斯里蘭卡倒下之外,並沒有發展中國家傳出破產的消息。
就連一度搖搖欲墜的巴基斯坦跟阿根廷,到中國來了一趟之後,就解除病危狀態了。
這就是美元霸權目前的一個尷尬處境,只要你不把這個世界生產中心幹掉,那他雄厚的外匯儲備,就可以通過援助其他發展中國家,給你的吸星大法造成很大的麻煩。
事實上不僅中國在這麼干,世界第三大美債持有國沙特阿拉伯,這兩年也在用類似的辦法,挖美國人的牆角。
美股拖累美債
美國如果想要抵消東方大國的影響力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提升利率加大吸星大法的力度。
可這樣一來,就很難保證到底是發展中國家先崩掉,還是美國股市先完蛋了。
因為相比於美債,股市是美元霸權的命根子。
事實上那裡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債市場,美股要是崩了,那就可以直接宣布結束了。
說到這裡,筆者要給大家解除一個困惑。
其實世界上的債務,並不只有債券這一種形式,貨幣才是世上最大的債務。
國家每多發行100塊錢的貨幣,如果不能刺激社會上,相應的增加100塊錢的生產力來支撐,那麼這100塊貨幣的發行,就會稀釋現有的貨幣價值,俗稱通貨膨脹。
以現在世界各國的貨幣發行量來看,每個國家都存在惡性通貨膨脹的潛力。
尤其是中美兩國,過去幾十年發行貨幣最多。
而他們的生產力增速,卻遠遠落後於貨幣增速,這樣一來豈能不膨脹。
之所以沒出現物價暴漲,主要是美股和房地產把多餘的貨幣,吸納進金融系統了。
只要那些錢永遠在金融系統裡頭打轉轉,永遠不進入實物生產領域,理論上就永遠不會發生惡性通脹。
而要那些錢永遠在金融系統裡頭打轉,那你就得保證它一直賺錢,至少總體上是這樣的。
一旦出現大跌,那些錢跑到實體領域要求兌現,那就全完了。
而美國的股市市值高達59萬億,自2008年以後就不停地靠着印錢續命。
據相關機構檢測,這裡頭有六成以上都是水分,是沒有實物資產支撐的。
這個數字算下來35.4萬億左右,比美債這個明面上的債務還要大上三分。
而美股的泡沫越大,就意味着他能經受的波動越少,但凡加點利息市場都得喊救命。
這就嚴重限制了美元的加息空間。
沃爾克時期可以一次性加息到20%以上,可現在加到5%手就已經在抖了。
這樣一來,就讓世界各國對他的信心大打折扣了。
前面說過,美元潮汐的套路世界各國都是清楚的。
雖然這種玩法很不道德,但他是不是也說明美國這個強盜,是有能力搶到足夠的錢還債的?
既然他有還債的能力,那麼即使他是個強盜,我也可以放心把錢借給他呀!
現在大家發現,美國的吸星大法已經大不如前了,動不動就要遭到反噬,我要是把錢借給他,萬一他日後還不起怎麼辦?
當世界各國都有這種想法的時候,美國的舉債成本就會進一步升高。
現在的美國已經跌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停不了了。
美債隕落後的世界
說完美國巨額債務所蘊藏的風險,接下來我們有必要說一下,他對這個世界的積極意義。
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美國的債務對這個世界而言,也全然不是負面的。
如果美債崩盤,對世界而言也並不一定就是幸事。
想必大多數朋友都知道,資本主義世界一直都有生產過剩這一說法。
由於生產力太過發達以及分配不均勻,每隔一段時間資本主義體系都會爆發生產過剩危機。
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幾十年來,個體行業的生產過剩也許會有,但是像大蕭條那種體系性的生產過剩,卻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這主要還是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美國的債務體系在消化。
美國通過借債消費,消耗了遠超他們可以承受的商品,這才讓世界各國的生產體系,得以運轉至今。
過去所謂的「中美國」就是這種模式的典範。中國生產產品賣給美國,美國拿美元支付,然後中國又拿這些美元去美國換成美債,而美國又拿美債換來的美元繼續消費。
如果沒有這些美元債務的存在,美國有那麼強的消費能力嗎?
沒有!
如美國不消費 ,那中國生產出來的產品能自己消化嗎?
不能!
這個道理用到世界各國,都是合適的。
試想一下如果哪一天,美債這個生產過剩對沖器崩潰了,人類距離產能過剩的大蕭條還遠嗎?
有朋友也許會說 ,那把債借給本國老百姓不行嗎,這樣一來不是照樣可以消費過剩產能嗎?
這裡頭牽涉到一個信用問題,任何人借錢的時候都是要考慮對方信用的,你何以見得自家的國民的信用保證,就能高過擁有霸權兜底的美國人呢?
這也註定了,美國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潛力的舉債人。
其他國家學不來,敢亂學就是希臘那個下場。
只是,美債的魔術終究不可能長久,一場久違的經濟危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本文由「文史風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