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環保、雙碳、政策
1、國家發改委:推進種業振興行動 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據央視新聞,國家發展改革委主要負責同志近日表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根據市場發展科學轉型,全面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系統升級,紮實推進智能製造行動,有序實施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
2、澳大利亞研究人員警告 氣候變化或使古老病原體復蘇
7月31日,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科學公共圖書館·計算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用計算機模擬了古老病原體進入現代生態環境的情況,結果顯示,許多古老病原體能夠繼續生存和進化,其中3%會在相關的生態系統中成為主導。研究還顯示,可能有1%的古老病原體會導致不可預測的結果,其中有些病原體可能會導致多達三分之一的宿主物種滅絕。研究人員警示,考慮到因全球變暖導致冰層融化而釋放的古代微生物的絕對數量不可小覷,就算其中只有少部分是會造成較大影響的病原體,它們可能帶給現代生態系統的風險仍然需要重視。
3、報告:部分城市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開始呈現脫鉤趨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和公眾環境研究中心27日在北京發佈的《中國城市雙碳指數2021-2022研究報告》顯示,部分城市的碳排放與經濟增長開始呈現脫鉤趨勢。
報告稱,110個參評城市的脫鉤指數顯示,43%的城市碳排放與經濟增長呈現強脫鉤,31%的城市呈現弱脫鉤,顯示一批城市的經濟增長模式和碳排放之間的關係正在發生轉變,發展質量逐步得到提升。這其中既包括包括一、二線經濟發達城市如上海、深圳、武漢、鄭州等,也包括一批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如淄博、三門峽、盤錦、榆林、延安等。
02
ESG金融
1、中財大綠金院支持中財綠指發佈企業綠棕收入數據庫 賦能資本市場ESG發展
7月27日,南方周末第二屆ESG發展論壇上,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支持中財綠指發佈創新數據庫成果——上市公司綠色棕色收入數據庫。
據悉,綠色棕色收入數據庫基於完善「傳統行業整體劃分綠色或棕色」的分類方式,通過細分主營收入標籤,使數據庫支持分析行業及公司各項經營性活動的綠棕收入分佈,幫助投資者探查「漂綠」風險,同時追蹤企業綠色轉型力度,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判斷依據。
03
社會實踐、企業動向
1、能源領域首部碳達峰碳中和系統解決方案專著出版發行
近日,能源領域首部從關鍵技術措施、典型實施案例及市場運行機制等方面提出系統解決方案的專著《碳達峰碳中和能源系統解決方案》,由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有限公司編撰完成,由中國電力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碳達峰碳中和能源系統解決方案》一書,以能源為主線,與各重點行業深入融合,依據現行政策要求和相關規範、標準等規定,系統論述了支撐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技術措施、綜合技術方案、典型實施案例及市場運行機制,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出了科學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