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信,王石已經72歲了,今年也是他退休的第六個年頭。
但這六年間,這個老頭似乎比在萬科時更為活躍。隔三差五就能登上熱搜,不是在玩滑雪、登山、攀岩等刺激的運動,就是出現在田朴珺的社交媒體平台上,總之就倆字——會玩。
而最近,閑不住的王石又殺進了新戰場——創投圈。
4月11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發佈公示,深石(無錫)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石私募)已備案登記,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通過股權層層穿透發現,深石私募由深石控股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石控股)100%控股,而這家公司背後的實控人正是萬科集團創始人王石。
目前,王石通過間接持有深石私募94.05%的股權比例,為深石私募的第一受益自然人。
2017年,66歲的王石宣布從萬科退休,這一年起,圍繞「深石系」的動作開始頻頻出現。
退休當年成立的深石管理諮詢(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共有8項對外投資記錄,行業分佈於環保以及體育行業。其中有一家公司是叫深潛運動,也是被王石在公開場合提及最多的公司。該公司以賽艇運動作為核心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深潛運動是王石旗下的公司里,鮮有獲得過融資的公司。2019年5月,深潛運動獲得了基石資本千萬元的投資。
2019年,王石與斯坦福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Roger Kornberg以及大健康投資機構東方高聖等發起創立中以海德,致力於打造全球首個人工智能新葯研發孵化平台;
成立2021年6月的深石控股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則開始涉獵金融業務;
其聯合發起的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深石收購」,專註於綠色技術以及環保消費品和服務兩條投資主線,去年4月已經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啟動SPAC上市之後,深石控股作為本次成立私募基金公司的全資股東,又與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發展中心簽約設立了「深石海南綠色產業升級投資基金」,該基金規模不超過50億元。
這筆基金也是海南目前預期規模最大、專門投資綠色產業的基金。
02
深石收購的投資理念相當貼合碳中和的大方向。
他們將綠色技術的概念定義為包括但不限於城市科技、智能城市、房地產科技、電動汽車、清潔能源、物聯網、自動化、智能製造等;環保消費品與服務包括但不限於數字服務、健身與娛樂、運動娛樂、服裝、食品與飲品等領域。
對於碳中和領域,王石早在萬科時就對這一塊情有獨鍾,如今更是將其視為「終身事業」。
在萬科任職期間,王石就很重視綠色低碳建築物的理念。在當時那個年代,萬科率先提出住宅產業化,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概念。
他還曾這樣形容碳中和對他個人的意義:「彷彿我之前20年的許多工作,創業、環保,運動都在為碳中和事業做準備,也就是說,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70歲我才找到了一輩子值得的事業。」
2020年,中國向全世界承諾了「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大目標。王石坦言,這個目標對他個人而言就像「老馬聽到衝鋒號」,讓他有足夠的理由去攀登「碳中和」這座珠峰。
「這麼多年的鋪墊,這麼多次留學儲備,對國際趨勢的了解,內外資源關係和信譽,讓我在退休之後有機會、有理由參與,否則別人會說,雙碳跟你有什麼關係?你不就是個地產商嘛,不知道自己老幾了?」王石說。
在王石看來,低碳創業不是彎道超車,而是換賽道,可謂機遇巨大,他認為低碳技術孕育着數百萬億元的國內市場,估計是在400萬億元以上。
對於碳中和相關的布局,王石表示已經開始「接單」,具體包括居民樓、寫字樓的減排改造和產業園的綠色低碳升級項目。像居民樓的減排,通過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改造,可以實現減排50%以上。
未來十年,王石想要打造一個成熟的碳中和社區平台,並在國內打造五個碳中和社區的示範區,並將業務拓展到歐盟等地區。
03
如今的王石,身上散發的「地產屬性」氣質彷彿逐漸淡化。
登山愛好者成了他的標籤之一。第一次登上珠峰時,王石坦言那時的自己個人主義極端膨脹到達極點;第二次登珠峰跟第一次足足隔了七年,他覺得自己有所變化,是帶着「環保登山之旅」的心氣出發。
圖:王石在攀岩,來源於王石微博
兩次的登頂珠峰之後,王石不自覺地走上了環保之路。
他感慨:「自己登頂乞力馬扎羅峰的時候,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海明威說那座山四季都覆蓋著雪,但是我登頂的時候沒有發現一片雪,我才意識到氣候變化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而今,王石七旬已過,但他從未服過老,他依然保持着遠超同齡人的精力和學習能力。
正如經濟學家張維迎評價的那樣:
王石是天生的領袖人物。他個性張揚,以自我為中心,我行我素,追求與眾不同,不循規蹈矩。
他有強烈的征服欲和表現欲,喜歡冒險和挑戰,甚至願意冒着死亡的危險證明「我能,你不能」。
像王石這樣的人,如果生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大概會拉起一桿大旗,招兵買馬,殺人越貨,即便不能打得一片天下,也能佔山為王。
但,他沒有生活在那樣的年代。而做創投,也許能讓王石找到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