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銀行「爆雷」促大量海外華人資金流入香港?香港銀行業人士稱「沒有感覺到」

2023年03月23日15:42:09 財經 9679

歐美銀行「爆雷」促大量海外華人資金流入香港?香港銀行業人士稱「沒有感覺到」 - 天天要聞

經濟觀察網記者老盈盈近期,隨着美國硅谷銀行破產和瑞士信貸被瑞銀集團折價收購事件的爆發,市場上不斷有「海外華人資金大量轉入香港或者新加坡」的消息傳出。比如,有網絡信息稱,「一月內,僅華人資產已從美國和瑞士分別轉出760億美元和1650億美元,世界富豪紛紛拋棄瑞士銀行,尤其是中國客戶,已有幾百萬中國富豪拋棄了瑞士某銀行賬戶,香港、新加坡成為最理想的存款地,連帶着加拿大和澳洲也分到了一杯羹。一場超過2400億美元規模的華人資產大搬遷。」

3月22日傍晚,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回應媒體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常處理不同商業活動所引申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金管局會與金融業界及其他相關方保持緊密聯繫,推動香港金融市場持續發展。

「沒有感覺到有大量資金流入香港」

歐美銀行出現危機後,中國富豪是不是會更傾向於穩健運營的亞洲銀行?

對此,經濟觀察網記者向多位香港及新加坡銀行金融業人士了解情況。一位駐香港的國有控股銀行的管理層人士向記者表示,「客戶部門沒有感覺到有大量資金流入香港」。另一位在香港已工作多年的資深金融人士亦向記者表示,其個人沒有發現太多蛛絲馬跡。另有一些總部位於新加坡和香港的銀行人士則向記者回應稱,「涉及客戶隱私,不方便透露客戶情況」。

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網公布的存款數據目前只顯示1月份的統計數據。統計數字顯示,2023年1月份,香港認可機構的存款總額上升1.3%,其中港元存款上升2.4%,外幣存款上升0.2%,人民幣存款上升0.2%。因為硅谷銀行和瑞信事件發生在3月,考慮到銀行的存款數據存在時滯,可能還需要等待兩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從官方數據驗證是否有大量存款流入香港的說法。

上述資深金融人士認為,接下來可能會有小部分資金迴流香港,但相比起香港,新加坡更有機會,因為這些中國富豪考慮更多的是安全性,他們還是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財富有多少。但也會有小部分人不是很注重資產配置多元化和隱秘性,至少在短期內可能會為了避開歐美銀行風險,選擇迴流香港,但這些佔比不會很高。

該人士同時表示,相比起亞洲其它地區,從文化、語言、便利性、整體金融服務生態等方面考慮,新加坡和香港還是亞洲首選。

另有市場消息稱,香港的銀行員工因為近期業務太繁忙,存款的人太多,他們已經停止了休假。但據經濟觀察網記者了解,此說法目前看來與「大量資金流入香港」沒有太多相關性,主要還是因為香港自2月初全面撤銷新冠疫情相關入境防控措施後,訪港旅客人數持續上升,為了配合全面通關後服務需求的上升,有香港銀行試行一星期 7天營業。

例如香港滙豐銀行近期即表示,旗下三家分行將率先試行一星期7天營業,會由2023年3月25日開始,在周末的額外營業時段為預約客戶提供服務。該三家分行將於星期六延長服務時間至下午5時,並於星期日下午2時至5時營業。此外,該行除加強員工培訓外,亦會通過適時調配人手和招聘,將服務內地客戶的國際銀行業務及保險相關團隊的規模擴大四成。

滙豐香港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分銷主管彭淑貞表示,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因為看到使用滙豐分行服務的海外港人或非本地居民都顯著增加,2月份滙豐香港錄得的新增非本地居民客戶人數,已恢復至2019年上半年的每月平均數。自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後,2月份到訪分行的非本地居民日均數量較1月的平均數上升逾1倍,主要為內地客戶帶動;客戶服務中心接獲查詢開戶的個案為1月的兩倍,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對銀行服務需求殷切。

歐美銀行風險事件擾動市場情緒

據記者了解,瑞士信貸在香港也有部分業務。3月20日,香港金管局發佈公告稱,瑞士信貸在香港的業務包括一家受金管局監管的瑞士信貸香港分行,以及兩家受證監會監管的持牌法團,所有公司當天都將照常營業。客戶可以繼續通過該分行存取款及使用瑞士信貸提供的交易服務買賣香港股票和衍生產品。

根據香港金管局數據,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總資產約為1000億港元,佔香港銀行業總資產少於0.5%。香港金管局表示,本地銀行業對瑞士信貸的風險承擔不大。香港銀行體系保持穩健,資本及流動性狀況充裕。2022年底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總資本比率為20.1%,遠高於8%的國際最低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歐美金融體系承壓背景下,香港流動性一度收緊。3月21日,港元隔夜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飆升253個基點至4.14%,1個月hibor上漲51個基點,為2008年以來的最大上漲。

上述金融人士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利率上升是資金緊張的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市場恐慌情緒的變化,與美聯儲後續貨幣政策考慮也有關係,但很難從利率上升判斷海外資金的流入流出。

面值約160億瑞郎(約合172億美元)瑞信at1債券(銀行補充一級資本金債券)被「強制清零」,引起市場極大不滿,中金公司在研報中表示,根據巴塞爾協議iii對銀行資本清償順序的相關規定,最先被清償的資本為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其次為at1債券。但在此次瑞銀收購瑞信過程中,清償順序靠前的普通股東權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但相對更加安全的at1債券卻反而被全額減記,與巴塞爾協議iii的清償順序相悖,這引發了債券持有人的恐慌情緒。

3月2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進一步就債權人順序回應稱,《金融機構(處置機制)條例》為香港的處置機制建立法律依據,條例下股東和債權人在處置程序中承擔損失有明確順序。

在處置程序中,金融機構所發行的資本票據(包括核心股權資本、額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票據)持有人,應預期按照清盤情景所享有的優先次序處理。因此,股東會首先承擔損失,其後是額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票據的持有人。

美東時間22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4.75%至5%之間。3月23日,香港金管局跟隨美國加息步伐,將基本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5.25%。

中信證券表示,當前美歐銀行風險事件仍對市場情緒產生擾動,資產價格仍在「風險+降息」與「通脹+加息」預期搖擺下大幅波動,預計當風險情緒逐步釋放後,未來全球資產定價邏輯仍會重新回歸基本面。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發佈場景創新清單、簽約16家企業 成都市新津區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發佈場景創新清單、簽約16家企業 成都市新津區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每經編輯:趙博淵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成都市新津區提供5月14日,成都市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天府農博園舉行,全球川商總會會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學教授金征宇,著名經濟學家、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以及來自高校院所、金融機構、商(協)會等近500位嘉賓和行...
資金輪動明顯,黃金與比特幣呈現 「零和博弈」 - 天天要聞

資金輪動明顯,黃金與比特幣呈現 「零和博弈」

摩根大通指出,隨着「去美元化交易」陷入停滯,黃金與比特幣之間呈現「零和博弈」的局面。4月22日以來,金價在達到3500美元的峰值後已下跌近8%,而比特幣價格同期上漲18%。這種反差也反映在資金流動上。據追風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最新報告指出,過去三周,黃金ETF出現資金流出,而比特幣和加密貨幣ETF則吸引資金流入。摩根...
部分工廠停產員工投訴,娃哈哈回應來了:調整優化產銷布局,是向內改革的短期陣痛 - 天天要聞

部分工廠停產員工投訴,娃哈哈回應來了:調整優化產銷布局,是向內改革的短期陣痛

紅星資本局5月15日消息,今日,陝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西娃哈哈」)兩位一線生產員工告訴紅星資本局,車間從2月16日開始停產,收入有所縮減,但多次與公司溝通目前仍未達成一致。5月15日,娃哈哈對紅星資本局回應稱,停工停產與調整優化產銷布局結構有關。最近出現的員工勞動合同轉簽、投訴等一系列現象,是...
鮑威爾:未來通脹波動加劇 美國或迎持久供應衝擊期 - 天天要聞

鮑威爾:未來通脹波動加劇 美國或迎持久供應衝擊期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資料圖)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15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第二屆托馬斯·勞巴赫研究會議上發表講話。鮑威爾稱,未來通脹可能更加波動,美國可能正在進入一個供應衝擊更頻繁、持續時間也更持久的時期,這對經濟和央行來說都是一個艱巨的挑戰。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將根據過去五年的經驗,重新審視戰...
今年前4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增長4.9%;香港與科威特達成多項合作協議丨大灣區財經早參 - 天天要聞

今年前4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增長4.9%;香港與科威特達成多項合作協議丨大灣區財經早參

每經記者:孔澤思 每經編輯:陳夢妤|2025年5月16日 星期五| NO.1 今年前4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增長4.9%「廣東發佈」微信公眾號5月15日消息,今年前4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2.9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9%,增速快於全國2.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86萬億元,增長2.1%;進口1.1萬億元,增長10.1%。點評:作為外貿大省,廣東外...
關心:娃哈哈正變得面目全非,令人唏噓 - 天天要聞

關心:娃哈哈正變得面目全非,令人唏噓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關心】 娃哈哈最近輿情不斷,此時距離宗慶後去世僅一年多時間。這一年多來,娃哈哈接連陷入產品質量爭議、員工維權風波、內部管理動蕩以及品牌戰略失誤等危機,與我們印象中的宗慶後時代的娃哈哈相比,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令人唏噓。
《求是》雜誌評論員:穩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 天天要聞

《求是》雜誌評論員:穩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

穩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求是》雜誌評論員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複雜演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滋長,世界經貿秩序遭遇重大挑戰。面對複雜局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動搖,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
一上市公司,涉康得新證券虛假陳述! - 天天要聞

一上市公司,涉康得新證券虛假陳述!

【導讀】中國化學孫公司涉康得新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訴訟 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舟 5月15日,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化學)發佈公告稱,孫公司中國化學賽鼎寧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鼎寧波)近日收到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獲悉賽鼎寧波涉及浙江中泰創贏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