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兩融業務開閘在即!
北交所2月10日晚發佈消息稱,經證監會批准,北交所融資融券(以下簡稱「兩融」)交易業務將於2月13日正式啟動,屆時已取得北交所兩融交易權限的證券公司可以接受投資者委託,向北交所進行兩融交易申報。
來源:北交所官網截圖
「從業務本身來看,兩融業務的開展,肯定會帶來增量資金。」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滬深市場的兩融業務主要以融資為主(佔比超過九成),通過觀察融資餘額變化,可以反映市場心態。
推進兩融制度快速落地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兩融交易的啟動是持續推進北交所市場制度建設、完善交易機制、提升二級市場定價功能的重要舉措。
事實上,為儘快滿足市場需求,北交所快速推進兩融制度落地,從徵求意見稿到正式啟動,合計用時164天。
2022年9月2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細則》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
2022年11月11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細則》正式發佈,並配套發佈《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業務指南》;
2022年12月3日,北交所開展兩融業務第一次全網測試;
2022年12月10日,北交所開展兩融業務第二次全網測試;
2022年12月17日,北交所開展兩融業務通關測試;
2023年2月11日,北交所將開展兩融業務驗證測試;
2023年2月13日,北交所將正式啟動兩融業務。
上述負責人表示,兩融制度有利於豐富投資者交易策略,滿足投資者多元交易需求,促進市場價格發現,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下一步,北交所將在證監會的領導下,持續做好兩融業務各項保障工作,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豐富交易制度工具,完善相關配套機制,着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一流交易所。
首批兩融標的名單揭曉
同日,北交所發佈《關於融資融券標的股票範圍有關事項的公告》,明確了北交所兩融業務標的股票名單的調入標準及初始標的股票名單。一是北證50指數成份股;二是滿足一定流動性基礎的股票,如上市滿3個月,流通股本不低於5000萬股或流通市值不低於10億元,且最近3個月日均成交金額達300萬元的股票;三是不存在《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細則》規定的負面情形。
北交所同時公布了首批兩融標的股票名單,共有56隻北交所股票入圍,佔比33%。其中,49隻以北證50成份股條件納入,7隻以符合流動性篩選標準納入。
進一步看,貝特瑞、吉林碳谷、連城數控三家北交所百億級市值公司,以及穎泰生物和硅烷科技兩家市值超過50億元的公司赫然在列。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10日收盤,上述56隻股票總市值合計1527.05億元,佔北交所市場的63%。當日,昆工科技、硅烷科技、貝特瑞、雲創數據、諾思蘭德、德源葯業、連城數控這7隻北交所兩融標的股票的成交額超過1000萬元。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上述56隻股票中,德源葯業、利通科技、貝特瑞、連城數控、雲創數據5隻股票今年以來的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硅烷科技、長虹能源等13隻股票同期股價累計漲幅介於10%-20%。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細則》,北交所選取和確定標的股票,不表明北交所對標的股票的投資價值或投資者的收益作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
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交所將持續做好兩融標的股票管理,對上市公司資金占用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堅持「零容忍」,確保納入兩融標的股票公司的合規性,有效防範市場風險,保障兩融業務的平穩運行,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編輯: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