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4個一線城市和15個新一線城市,這19個城市構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紐帶,為中國經濟發展貢獻的巨大的力量。由於15個新一線城市的名單每年都會發生改變,這裡我們僅以2022年由新一線城市政策研究院發佈的名單為準。
目前各地也已經陸續公布了2023的經濟發展目標,大部分地方的目標為5%,少部分為7%,但離2023年的經濟發展指標公布還有一段時間。
所以結合多種因素推斷,2022年15個新一線城市的GDP分別是:成都20767億,重慶29094億,杭州18839億,西安11588億,武漢19002億,蘇州24000億,鄭州13391億,南京16940億,天津16365億,長沙14120億,東莞11365億,寧波15775億,佛山12756億,合肥,12303億,青島15186億。
從GDP增量的預測來看,最高的為武漢,寧波,青島,蘇州四個城市,增量都在800億以上,其中武漢增量約為1285億。從預測的增速來看,最高的為西安,寧波,青島,武漢,其中西安的增速為8.42%,超過全國絕大多數城市。
成都突破2萬億,成為全國第7個邁入2萬移的城市,用時8年(自2014-2022)超過蘇州9年(自2011-2020年),成為我國除四大一線城市突破2萬億最快的城市。作為西部的核心城市,成都在人口,城市發展,城市經濟活力上非常厲害,除了整體單號不均衡外,其他的還是不錯的。
武漢增量最高,自2020年來武漢的經濟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今年又完全恢復了。GDP增量預計也是全國前三的,依靠今年的整體增量,今年的武漢也有望反超杭州,成為前八的經濟強市,而湖北也有望超過福建,緊追四川。作為全國教育,醫療,科技創新等重要節點城市,武漢的發展實力還是非常強的。
西安增速最高,作為15個新一線城市中經濟總量較低的幾個城市,西安也有望揚眉吐氣一把,GDP增量預計實現8.42%,居於第一,並預計超過南京5個百分點。
最近西安又獲批全國首批雙重科技中心,在科技創新,科研開發實力方面,西安的整體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同時作為西北地區的核心城市,也希望西安能夠帶動其他城市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