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2022年12月04日23:32:04 財經 1348

摘要

投資要點

本期報告作為系列之四,我們將聚焦大勢特徵。

5月28日《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們經歷的市場底》中,我們結合估值水平、宏觀環境、結構運行等維度,提出了底部的判斷框架和應對舉措。5月以來,無論是底部位置,還是結構走勢,亦或板塊推薦,報告中提出的判斷都逐步開始顯性化。

市場底領先經濟底,但指數運行無法脫離實體經濟。雖然當前市場反轉的判斷日益清晰,但展望2023年,反轉之後的大勢狀態將如何呈現,本篇報告將結合經濟對其展開分析。

1、2023年經濟走勢的推演

結合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的歷史規律,綜合2023年宏觀推演,我們認為,一方面,節奏上,經濟拐點或於2023Q1末附近出現;另一方面,彈性上,結合消費、出口和投資,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雖有修復,但改善幅度或較此有所收窄。

結合產出缺口看2023年經濟節奏。

結合歷史規律,2023年Q1附近產出缺口或見拐點。具體來看,從每輪產出缺口歷時來看,產出缺口從谷底走向峰頂,再走向下一輪周期的谷底,平均歷時38個月。站在當前,本輪產出缺口周期開始於2020年3月,借鑒歷史規律,我們初步推測,本輪下行周期的結束或於2023Q1末附近出現。

值得注意是,逆周期管理的意義在經濟運行中也不應忽視,我們也將結合宏觀研判對其佐證,並將結合經濟實際狀態對其進行動態跟蹤。

結合產出缺口看2023年經濟彈性。

結合經濟三架馬車(消費、出口以及投資),在「投資穩+消費弱復蘇+出口放緩」的大概率假設下,儘管23Q1後經濟有望開啟復蘇,但整體修復節奏相對偏弱,因此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拐點後呈緩慢爬坡概率較大。

進一步下沉至A股企業盈利,我們以工業增加值同比、GDP同比、PPI同比以及出口同比擬合A股營收增速,以PPI同比以及季節因子擬合A股凈利率,預計23年A股歸母增速恢復至近11%,與2013年(14%)接近。

2、2023年大勢特徵的推演

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的周期性運行對A股走勢有指引意義。結合產出缺口「趨勢先抑後揚」和「波動幅度收窄」的大概率假設,我們認為,上證指數為錨,2023年或呈現為窄幅震蕩格局,且運行節奏和產出缺口呈現一定同步性。與此同時,結構上,預計風格主線體現為新興產業突圍,傳統板塊以波段和局部為主。

3、如何看12月的市場走勢

展望12月,結合情緒面和政策面,我們認為Q4以來的行情仍在上漲窗口期。一方面,政策面,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一則地產政策強化,二則疫情防控優化。另一方面,情緒面,結合主動成交率和融資買入比,短期情緒修復且中期情緒平穩。

而相較於短期更關鍵的是,當前處在中期維度的蓄勢布局期,科創板引領新成長,恒生科技迎轉折底,穩增長震蕩企穩。

4、風險提示周期運行的規律有效性大幅下降;經濟上行超預期或經濟修復低預期;地緣衝突超預期繼而影響風險偏好。

正文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1、反轉之後大勢演繹特徵

《如何看2023年的行業配置?》、《關於2023年的思考之二:風格之辯》、《關於2023年的思考之三:迎接主題投資大年》中,我們分別就2023年的行業配置、風格特徵和主題投資進行了分析。本期報告作為系列之四,我們將聚焦大勢特徵。

5月28日《分化和新生:那些年我們經歷的市場底》中,我們結合估值水平、宏觀環境、結構運行等維度,提出了底部的判斷框架和應對舉措。5月以來,無論是底部位置,還是結構走勢,亦或板塊推薦,報告中提出的判斷都逐步開始顯性化。

市場底領先經濟底,但指數運行無法脫離實體經濟。雖然當前市場反轉的判斷日益清晰,但展望2023年,反轉之後的大勢狀態將如何呈現,本篇報告將結合經濟對其展開分析。

整體而言,結合產出缺口「趨勢先抑後揚」和「波動幅度收窄」的核心假設,我們認為,其一,針對大勢,以上證指數為錨,2023年或呈現為窄幅震蕩格局,預計運行節奏和產出缺口呈現一定同步性。其二,針對結構,中期而言,產業周期是主導風格的核心變量,隨着新興產業崛起周期的開啟,中小成長風格迎來趨勢性切換;短期而言,展望2023年,經濟以溫和修復為主,這意味着,傳統行業的景氣度改善幅度有限,景氣亮點集中在新興產業突圍帶來的機會。

此外,針對短期市場,展望12月,結合情緒面和政策面,Q4以來的行情仍在上漲窗口期。一方面,政策面,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一則地產政策強化,二則疫情防控優化。另一方面,情緒面,短期情緒修復且中期情緒平穩,一則結合主動成交率,截至12月2日,主動成交率在-1.2%,高於-3%的中樞,5日均線也上穿20日均線上方,顯示短期市場情緒開始轉暖;二則結合融資買入比,近期融資買入比持續在7%的中樞附近震蕩,顯示中期情緒平穩。

但相較於短期波動更關鍵的是,我們認為當前處在中期維度的蓄勢布局期,板塊上,科創板引領新成長,恒生科技迎轉折底,穩增長震蕩企穩。

2、2023年經濟走勢的推演

結合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的歷史規律,綜合2023年的宏觀推演,我們認為,一方面,從節奏上,經濟拐點或於2023Q1末附近出現;另一方面,從彈性上,結合消費、出口和投資,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雖有修復,但改善幅度或較此有所收窄。

2.1、結合產出缺口看2023年經濟節奏

什麼是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工業增加值產業缺口衡量了實際產出超過潛在產出的部分。因此,若產出缺口為正,則代表實際需求超越了總供給,往往對應經濟景氣度較高的階段;反之,若產出缺口為負,則代表實際需求小於供給,資源利用率較低,往往對應經濟低迷的階段。

產出缺口可以有效劃分經濟周期。根據熊彼特經濟周期理論,經濟運行中存在着「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四個階段。而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從「0」走向峰頂、從峰頂下滑至「0」、從「0」降至谷底、從谷底提升至「0」則分別對應了「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四個階段。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回溯歷史,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在1990年以來共經歷九輪完整周期。其中,典型周期為1993年10月至1996年3月、1999年5月至2001年12月、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等。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結合歷史運行規律,2023年Q1附近產出缺口或見拐點。具體來看,從每輪產出缺口歷時來看,歷史上每輪產出缺口從谷底走向峰頂,再走向下一輪周期的谷底,平均歷時38個月。站在當前,本輪產出缺口周期開始於2020年3月,借鑒歷史運行規律,我們可以初步推測,本輪下行周期的結束或於2023年Q1末附近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逆周期管理的意義在經濟運行中也不應忽視,我們也將結合宏觀研判對其佐證,並將結合經濟實際狀態對其進行動態跟蹤。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2.2、結合產出缺口看2023年經濟彈性

結合經濟三架馬車(消費、出口以及投資)來看,預計23年經濟恢復節奏偏弱。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來看,根據Wind一致預期,23年Q1-4社零同比預計分別為4%、11%、4.5%、4.5%,有望恢復至21年末水平,但較19年仍有較大差距;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來看,根據Wind一致預期,23年Q1-4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分別為4.45%、6.25%、5.95%、5.84%,延續下半年投資增長水平;

從出口同比來看,在海外衰退的背景下,根據Wind一致預期,23年出口增速或延續放緩。

總的來看,在「投資穩+消費弱復蘇+出口放緩」的背景下,儘管23Q1後經濟有望開啟復蘇,但整體修復節奏將相對偏弱,我們認為,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拐點後呈緩慢爬坡概率較大。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進一步下沉至A股企業盈利預測,我們預計23年A股歸母增速恢復至11%,與2013年水平接近,這意味着經濟整體是弱修復趨勢。1)基於2010年Q1至2022Q3歷史數據,我們以工業增加值同比、GDP同比、PPI同比以及出口同比擬合A股營收增速,以PPI同比以及季節因子擬合A股凈利率;2)結合上述因子和23年Wind一致盈利預期值,對23年全A營收增速以及凈利率進行預測,並換算至全A歸母凈利潤同比口徑;3)就統計結果來看,23年全A歸母增速或為11%,與2013年(14%)接近。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3、2023年大勢特徵的推演

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的周期性運行對A股走勢有指引意義。結合產出缺口「趨勢先抑後揚」和「波動幅度收窄」的大概率假設,我們認為,以上證指數為錨,2023年或呈現為窄幅震蕩格局,且運行節奏和產出缺口呈現一定同步性。與此同時,結構上,預計風格主線體現為新興產業突圍,傳統板塊以波段和局部為主。

3.1、產出缺口周期對大勢演繹的指引性

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指引A股走勢。定性上,我們認為,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衡量了經濟供需格局的變化,是經濟周期刻畫的有效指標,因而對A股指引性較強;定量上,通過回溯1990年12月以來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和上證指數走勢,我們發現:

一則,產出缺口和上證指數走勢具有高度相關性,在1991年底至1998年中、1999年初至2002年初、2002年底至2005年中、2006年中至2012年底、2016年初至今期間內,兩者走勢接近一致;

二則,在產出缺口持續上行期間,也即經濟從復蘇走向繁榮階段,上證指數多走出上漲行情,但從2010年起,上證指數上漲行情的結束多提前於產出缺口見頂時刻;

三則,產出缺口的改善程度越高,上證指數點位往往提升幅度越多。在2008年後,產業缺口變動幅度較此前明顯收窄,而同期上證指數點位波動亦有收窄。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3.2、大勢層面預計上證呈窄幅震蕩狀態

展望2023年,前述我們提及產出缺口的兩個變化:一則,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拐點或於23Q1末出現,也即經濟復蘇周期的開啟有望在23年Q2附近開啟;二則,儘管復蘇周期有望在23年內開啟,但結合消費、出口、投資以及全A盈利預測來看,工業增加值產出缺口雖有修復,但改善幅度或較此有所收窄。

在此背景下,結合產出缺口「趨勢先抑後揚」和「波動幅度收窄」的大概率假設,我們預計,以上證指數為錨,2023年或呈現為窄幅震蕩格局,且運行節奏和產出缺口呈現一定同步性。

3.3、結構層面亮點集中在新興產業突圍

就結構而言,我們可以從中期和短期來進行討論。中期而言,產業周期是主導風格的核心變量,隨着新一輪新興產業崛起周期的開啟,中小成長風格迎來趨勢性切換。短期而言,展望2023年,經濟以溫和修復為主,這意味着,傳統行業的景氣度改善幅度有限,景氣亮點集中在新興產業突圍帶來的機會。

關於2023年行業的具體配置策略分析見《如何看2023年的行業配置?》。

從中期視角,主流預期在分析風格時往往將落腳點放在貨幣政策、估值對比、經濟數據等因素,但我們認為這些並未觸及本質,事實上產業周期才是主導風格的核心變量。產業周期主導下,風格切換所呈現的特徵是「不切則已,一切數年」,所呈現的結果是2000年以來大級別的切換僅有三輪。

進一步思考產業和風格之間的規律,可以發現:每一輪大盤股風格背後,對應的宏觀背景是經濟趨勢性向好,這意味着具備顯著順周期屬性的傳統產業盈利向上,如2002年到2007年、2016年到2020年;每一輪小盤股風格背後,對應的宏觀背景是經濟增速換擋和結構轉換,這意味着新興產業突圍,如2008年到2015年的TMT產業崛起。換言之,大小盤風格僅是表象,本質在於傳統產業復蘇周期和新興產業崛起周期的更迭。

站在當前,能源革命、強鏈補鏈、智能經濟主導的新興產業崛起周期正在展開,在此背景下,A股迎來2000年以來的第四輪切換,也即新興成長趨勢性佔優。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短期而言,展望2023年,經濟溫和復蘇背景下,新興成長佔優。

就經濟和風格的關係,我們認為往往體現為,經濟下行階段,防禦為主,如2012年、2018年;強復蘇階段,價值股佔優,如2016年至2017年;弱復蘇階段,新興成長佔優,如2013年、2019年。前文分析,2023年的經濟環境大概率處在溫和修復狀態,在此背景下,風格主線體現在中小成長佔優。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除新興成長外,針對周期、消費和金融板塊,結合估值水平和2023年經濟展望,我們認為整體處在底部區域,並且隨着穩增長政策發力呈現出波段性機會,但短期缺乏趨勢向上的動能,長期還待消費者信心、中長期貸款恢復。

具體來看,其一,周期風格與PPI同比走勢高度相關,金融風格與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走勢高度一致,消費風格走勢則受消費者信心影響。其二,PPI同比、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以及消費者信心指數處在下行或築底階段,從基本面角度來看,周期、消費、金融的趨勢性上漲需進一步等待。

浙商策略:反轉後的大勢演繹 - 天天要聞

4、風險提示

1、周期運行的規律有效性大幅下降;

2、經濟上行超預期或經濟修復低預期;

3、地緣衝突超預期繼而影響風險偏好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 天天要聞

僅1699史低的驍龍8 Gen3直屏旗艦機,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說了,本月會有一大波的新機發佈,均搭載高通和聯發科的新處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驍龍8s Gen4機型眾多。不過對於驍龍8s Gen4新機的定價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認為這批新機會比較尷尬,因為驍龍8s Gen4的性能處於不上不下的水平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 天天要聞

強悍性能和智慧體驗並駕齊驅 OPPO Pad 4 Pro評測

縱觀近兩年手機市場,在性能上格外內卷,就連3000元左右的中端機型也會配上當年最新的旗艦處理器。反觀平板電腦市場,基本上都是選擇的當年中端處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艦處理器。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和它的產品定位有關係,不少廠商認為平板電腦還是以輕辦公和娛樂為主,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 天天要聞

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如果這也能審核過,那我也可以發!

扭歸扭,打歸打,打完我們還是一對兒看着不太像是P的賣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覺實在太慘了一點如今有些網絡審核也太離譜了請不要灌酒,否則後果堪憂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覷白子取得了碾壓優勢小孩哥:別鬧了我都尷尬死了不要在馬路上放飛氣球場面似乎有點羞恥?衝著這髮型也得加點工資當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 天天要聞

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正式投產

近日,上美科技園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標誌着美妝行業在智能製造領域邁出重要一步。該智慧工廠總投資3億元,佔地面積達20000平方米,作為中國首個AI智能化妝品無人車間,每日產能高達200萬瓶,其全流程AI智能化生產體系備受矚目。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 天天要聞

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如何監控與調整,以確保目標達成?

在當今複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戰略實施是關乎企業興衰成敗的關鍵環節。它如同一場精心策劃的長途旅行,企業設定的戰略目標是目的地,而戰略實施則是通往目的地的具體行程。然而,這並非是一條坦途,途中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和挑戰。市場環境風雲變幻,競爭對手虎視眈眈,技術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