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3年即將到來。新的一年我們的養老保險會有哪些好消息呢?2023年養老保險待遇的好消息至少有四個,主要是每年一度的養老金調整、退休養老金計發基數的提高和喪葬撫恤待遇等等。具體是怎樣的變化呢?
退休人員養老金增加。
從2005年以來,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每年調整一次,2022年實現了18連漲。養老金上調的依據,實際上主要是《社會保險法》明確規定要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2022年,1~3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資性收入達到了15678元,同比增長5.1%。如果考慮到勞動力和就業人口的減少,工資的增長率還會更高一些。相對而言,1~3季度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增長只有2.0%,還是相對穩健的。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還有較為充分的負擔能力,除了50,000億元的累計結餘以外,當期收依然大於支,全國社保基金權益積累超過2.5萬億元,還擁有10%的國有企業股權,因此2023年養老金肯定還會增長的,預計增長率會在3%~4%左右吧。
養老金計發基數增加。
每一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增長,都是根據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和物價增長速度確定的。
其實每一年的養老金調整,實施的範圍是上年度12月31日前已經退休並領取養老金的老人。每一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增加,都會提升當年1月1日以後辦理退休並領取養老金待遇的老人。這樣就實現了所有退休老人待遇的全覆蓋。
不過,每年養老金計發基數的公布不要急,一般都得養老金調整完以後的下半年。今年是從9月份開始陸續公布的,目前已經有28個省份公布了養老金計發基數,普遍增長率在4%到6%以上,也有上海市、西藏自治區和黑龍江省等個別地區,目前增長幅度在10%以上。
喪葬補助費標準提升。
依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暫行辦法》,喪葬補助金的標準是按照參保人死亡時本省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倍計算的。
2021年,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128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47412元(約等於平均每月4000元)。各個省市自治區的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6萬元到8.2萬元不等,相差還是比較大的。
2022年1~3季度,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維持穩定增長的速度,增長速度同比為5.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37482元,同比增長了4.3%。
所以,有關喪葬補助金的標準大概率是上漲的。
遺屬撫恤金標準提升。
遺屬撫恤金標準同樣是跟喪葬補助金一樣,依據《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遺屬待遇暫行辦法》確定的,與參保人死亡時本省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掛鈎。不過,撫恤金的標準是根據繳費年限和領取養老金時間綜合確定。
在職職工,繳費年限不足5年、滿5年不足10年、滿10年不足15年,分別可以領取3個月、6個月、9個月。由於時間考得非常嚴格,4年11個月和5年整待遇可就相差三個月。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每繳費滿一年發放月數增加一個月。繳費年限30年以上的按30年計算。
退休職工,首先是根據在職時可以領取的最高計發月數,每領取養老金一年減發一個月。
像上海市的職工,2022年的撫恤金最高待遇標準是164858元。同樣的,有關待遇明年還會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