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
山東文化和旅遊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
發生歷史性變革
整體走在全國前列
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貢獻度不斷提升
旅遊總收入破「萬億」
「十三五」期間,全省年人均出遊超過8次
山東年接待遊客從2012年的4.9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9.4億人次、旅遊總收入從2012年的4519.7億元增長到1.1萬億元,年均分別增長9.7%和13.7%,實現「萬億產業」的歷史性突破。
培植「雁陣形」產業集群23個、領軍企業17個,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基地)17個、省級149個,尼山聖境、融創文旅城、青島東方影都等地標性項目相繼建成。全省5A級景區達到14個,現有國家級旅遊度假區4家、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8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44個,旅遊民宿集聚區16個。
全省國家級和省級「文旅+」示範基地已達412家,居全國前列。連續三年高標準舉辦山東省旅遊發展大會、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創新開展「山東人游山東」「好客山東遊品薈」等活動,有效釋放文旅消費新動能。
青島市嶗山區等8家單位被評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濟南長清區等32家單位被評為山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台兒庄古城、沂蒙山、青州古城、華夏城、黃河口、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微山湖等成功創建5A級旅遊景區;青島鳳凰島、煙台蓬萊、海陽、日照山海天等成功獲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數量位居全國第三,全省星級飯店482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三。
「全國第一」拿到手軟
44個村鎮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鎮,180個村莊創建為山東省鄉村旅遊重點村,860個村莊創建為山東省景區化村莊。61個村被命名為「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數量全國第一。
國家一級文化館、一級圖書館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第三位
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達到12家,7個市入圍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示範、試點城市,數量居全國第一。
全省博物館發展到647家,博物館總量、一二三級博物館數量、革命紀念類博物館數量、非國有博物館數量等6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山東省93個縣(市、區)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數量居全國第一。
在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上,我省取得2金、1銀、2銅的歷史最好成績,金獎數全國第一。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民族歌劇《沂蒙山》獲「文華大獎」,成為新時代山東舞台藝術最新標誌性成果。
山東在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中斬獲全國群眾文藝領域政府最高獎群星獎3個,獲獎率佔到全國的10%,位居全國第一名。十年來,山東獲得國家群眾文藝領域政府最高獎——「群星獎」38個,居全國第一。
疫情以來,入境旅遊全面受阻,但國內旅遊取得良好恢復,2021年,全省接待國內遊客7.3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8278.6億元,分別恢復到2019年的78.3%和75.8%,恢復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實現規模效益雙提升,在助推穩健復蘇和促進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
作者: 任靜
編輯: 齊魯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