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國英
世界仍不太平。
儘管,前天俄羅斯表態「完全遵守擁核五國領導人關於不可發生核戰爭的聲明」,令全球股市瞬間爆發。
但是,種種跡象表明,在核戰恐慌暫緩的同時,又有多重危機正在滋長。
1,韓美與朝鮮「互射」導彈。
昨天,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表示,韓美兩軍當天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實施地對地導彈聯合射擊,以反制朝鮮前一天的中遠程彈道導彈(IRBM)。
反制隨即遭到再反制,今天,朝鮮又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彈道導彈。
2,油霸開始「挑釁」美國。
昨天,據中東媒體報道,由沙特、俄羅斯等23個國家組成的OPEC聯盟同意,將未來14個月的石油產量配額消減200萬桶/日,以支撐油市。
這兩件事,均或明或暗地指向,有一股力量在挑釁美國。
挑釁美國的原因在於,現在的俄羅斯太被動了,實在太被動了。
儘管俄羅斯已促使原烏四地入俄公投,但是,無論是在現實的戰場上,還是在俄羅斯國內,現在的俄羅斯都是被動的。並且,即便主動向烏方拋出和談信號,得到的也是烏方拒絕(不與普京談判)。
同時,更重要的是,現實證明核恐嚇沒有任何作用,這逼使俄羅斯陷入到終極的被動。
其實,基於現代文明認知,核武器的最大作用是獲得談判優先權、而不是去贏得戰爭——因為,在非入侵的背景下,一方如果發動核戰爭,那麼,不僅會被視為全球公敵,事實也會被本國視為全民公敵。
現在的俄羅斯,之所以前天表態「擁核聲明」,本質就是之前的核恐嚇,事實上並沒有獲得任何談判優先權(烏方、以及歐美不接受核恐嚇),這對於當下的俄羅斯,是很糟糕的。
這同時意味着,俄烏戰爭只能進入漫無止境的持久戰,俄羅斯「誓守」四地、烏克蘭「誓攻」四地。
漫無止境的持久戰,之於當下的俄烏,比拼的其實就是俄羅斯國力、以及美歐對烏克蘭的支援意志力。
油價就是俄羅斯國力的核心標誌,油價上漲,俄羅斯就能維持俄烏戰爭。
油價同時也是美歐(重點是歐洲)對烏克蘭支援意志力的最大變量,油價上漲,歐洲對烏克蘭的支援意志力大概率下降,因為,實力不允許支援,持續的高油價還將繼續削弱歐洲的經濟實力。
這就回到本文的原點,在俄羅斯超級被動的當下,有一股力量在挑釁美國(間接支持俄羅斯)。
朝鮮攪動半島風雲,這個就不點評了。
沙特等中東國家,在這個節點上,協同俄羅斯進行原油減產、力挺油價,這是很有意味的。
由沙特等中東國家重點組成的OPEC聯盟,其實是全球能源的油霸。
在今年7月初,為了平抑高油價對歐洲盟友的衝擊,拜登親自去沙特等中東國家斡旋了一番。
拜登的親自上門,效果還是有的,沙特等中東OPEC成員很快增產,全球油價很快從100美元/桶上方漸進回到90美元/桶、乃至80美元/桶下方。
但是,現在,沙特等中東OPEC成員,不僅不再增產了,而且還夥同俄羅斯啟動強大的減產計劃,這一減產計劃,表面上是為了自身利益,實際上是不願意坐看俄羅斯徹底被動——徹底被動的俄羅斯,對沙特等中東國家,至少對於統治階層是無益的,注意拜登過去對沙特的點評(賤民國家)。
所以,現在全球油霸(OPEC聯盟)決定啟動為期14個月的減產計劃,這其實是對美國的挑釁。
所以,在全球油霸(OPEC聯盟)的減產計劃發佈後,拜登第一時間表態「對這一短視決定感到失望」。
這就是當下的全球,整體上極不太平,一絲短暫的向好,很快就會被更多的不向好所沖淡。
最後,針對全球油霸對美國的挑釁,做些點評:
• 還是要佩服巴菲特的老道和遠見。
今年以來,巴菲特不間斷對西方石油的加倉,一路跌一路加,全球金融市場一度超不看好,國內任某甚至還發言嘲諷。
• 全球金融市場尚未真正探底。
無世之下妖事太多,不要輕言底部。雖然前天全球股市大幅反彈,但是,在針對俄烏戰爭的間接變量出現之下,短期內,全球股市再向上反彈的空間相對有限,整體可能會處於一個低位震蕩徘徊的區間。
• 美聯儲的加息聲量下周可能會發出。
全球油霸的減產計劃,對美聯儲繼續瘋狂加息,將會起到道義合理的支撐作用。現在距離下一次美聯儲議息會議(11月1日-2日)還有一段時間,但是,在全球油霸減產計劃推出後,鷹派很可能下周或下下周就會釋放相關加息言論。
而這勢必再次壓制全球股市短暫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