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馬超
香港疫情大鬆綁,大家激動非凡!
從上周的入港免隔離,「0+3」新政,到10月中旬即將公布的「0+0」,即海外歸來不需要隔離,接下來更是不需要居家監測;再從10月6號,基本放開的餐飲娛樂游輪的上限,到據報道10月中即將公布的全部放開限制。
自由的氣息,撲面而來呀。
這些大踏步鬆綁政策,不僅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輸給新加坡的痛定思痛,更是考慮到當地民生經濟一派蕭條,按下重啟鍵。
11月份,香港將迎來國際金融投資峰會,又有國際7人橄欖球賽,這兩項國際大活動,要求香港必須在可以接受的疫情影響下,重塑國際形象。國際友人到港,你有諸多和其他國家相比較蹩手蹩腳的管制政策,以後誰還敢來?國際友人對香港的印象,經過往幾年的動蕩疫情的洗禮,亟待重塑!香港要拼盡全力,利用好11月份的國際大活動機會。
重塑形象,更要重歸民生,恢復經濟。
港府在疫情中為每個市民派發政府消費券,大家基本上都花在了超市買菜做飯上,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內循環。但是,這只是短期為經濟輸血的救急行動。當下最緊迫的是,要從輸血到造血,讓經濟重新恢復活力,通過貿易金融旅遊民生科創等方面的政策鼓勵扶持,真正地讓經濟實現內外循環並舉、供給需求共通的內生動力。
希望香港一掃霾氣,經濟活力快快恢復如前,國際名片亮晃晃響噹噹。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