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很帥的投資客 shuai_investor
作者:很帥的狐狸

大家好,我是很帥的狐狸
今天我準備來聊聊
新股破發
上個月(26日)上市的4隻新股裡頭,有3隻都破發(跌破發行價)了。
而且這還不是特例——
根據Choice的數據,A股上半年上市的新股,上市當天就破發的接近1/4。
這個比例是去年的兩倍有餘(詢價新規發佈後)。

這個現象背後,除了新規的影響,更多的,是因為近幾年的一級市場太卷了。
所謂「一級市場」,其實就是公司上市前的股權交易(上市後的叫二級市場)。
它除了對新股發行有影響,甚至會大幅衝擊其他上市公司的業績和股價。

今天我會嘗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公司上市前到底要經歷什麼?
新股破發跟一級市場卷有啥關係?
一級市場的苦水是如何流進二級市場的?

先簡單科普下公司成長到上市的過程。
舉個栗子科普下——
當「很帥的投資客」這個項目創立的時候,有個錢多到沒地兒花的金主找到我。
雖然這時候公司一窮二白,不過金主覺得我很靠譜,於是決定掏錢投資我。
然後我拿到了一筆錢,同時把公司的一部分股權轉讓給這個投資人。

這些早期投資人採用的是大數法則:投資10個項目,通常只有我這種靠譜的項目會成功,其他9個要麼老闆跑路了,要麼燒完錢撐不下去了。
風險特別大!
所以這些投資人在業內被叫做「風險投資基金」,Venture Capital,簡稱VC。
而平時我們會聽到的天使輪A輪BCDEFG輪呢,說的就是VC們的股權投資。

最早期,當你產品還沒成型的時候就肯投資你的人,那是你的再生父母啊!
他們閃現着耀眼的光芒!他們是神!是天使!
沒錯,這時候的投資人呢,就是「天使投資人」。
隨着公司慢慢增長,越來越多投資人對我們項目感興趣,也投資了進來。
接下來的投資呢,就是A輪B輪這樣。

在這個過程中,公司的估值也在慢慢增長。
等到萬事俱備的時候,我們可以申請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了!
上市呢,也叫做「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指的是你首次向整個社會公開地募集資金、出讓股票。
這時候去認購股票呢,是在「一級市場」認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打新股」。
在打完新股後,股票上市了,公司的股票這個時候變得可以在「二級市場」直接交易了。
VC們也可以按市場價把股票給賣出去,往往是他們當年投資的數十倍數百倍。
不過……

一級市場裡頭,VC們完整的股權投資大概包括下面幾個環節——

一級市場中基金公司的股權投資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募、投、管、退。
現在募、投、退都遇到了很大困難——
1. 基金募集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股權投資基金(VC和偏後期的PE)一共只募集了7,725億,比去年少了10%。
畢竟咱的親央媽還一直在放水,所以人民幣基金規模沒怎麼跌。
跌得比較多的是美元為主的外幣基金,比去年少了65%。

一方面是一連串黑天鵝事件讓外資有點方——
去年7月份教育「雙減」政策出台,疊加滴滴事件對平台經濟的衝擊,中概股跌得有點慘淡。
另外就是去年年底美國那頭《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落地,大家也有點擔心後續中概股得在美國退市。
另一方面,屋漏偏逢連夜雨,去年上半年還在開閘放水的美聯儲,今年開始大幅加息抽水。

2. 基金投融
如果募資是滑滑梯,投資就是撲街。
上半年股權投資金額只有3,149.29億,同比腰斬;投資數量為4,167起,同比減少30%。
結構上看,不同行業分化嚴重,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受疫情影響,需求端沒啥起色,K12教育沒了,新消費今年也差不多熄火了。
尤其是互聯網、連鎖&零售、食品&飲料領域不受投資待見。
而硬科技賽道(包括生物技術、光電芯片、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八大產業)又過熱了:投資機構為了搶項目拚命卷,結果這些賽道頻繁出現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

3. 資本退出
退出方面,退出案例總量只有1,295筆,跟去年同期相比也是腰斬。
美股上市監管變嚴格了,所以企業IPO的數量同比跌了38.8%。

籠統概括一下,一級市場的難可以理解為錢少+優質項目少。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對二級市場上市公司們的衝擊——

一級市場撲街,對股價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1. 錢少:To-B上市公司收入受影響
投資金額減少,意味着VC給到創業公司的子彈少了。
創業公司就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廣告投放、企業服務這些的預算都得往後挪。
就拿最典型的廣告投放來說,我們盤了盤歷史數據後發現——
從2016年到2021年,一級市場投資和上市公司廣告收入趨勢還挺一致的。

註:國內頭部廣告公司選取了百度、微博、嗶哩嗶哩、快手、騰訊、愛奇藝、分眾傳媒7家公司作為代表。
還有一個更直觀的例子,中國的醫療健康投融資跟國內CXO企業的業績也有很大關聯——

註:本土CXO龍頭企業選取了凱萊英、博騰股份、康龍化成、昭衍新葯、泰格醫藥、美迪西、葯明康德、葯明生物、藥石科技9家上市公司作為代表。
上半年,咱的醫療健康投融資增速進一步撲街,直接跌成了負數。
所以本土CXO龍頭企業的國內收入增長也掉了不少。
這個結論讓我們後續分析起來會更方便——
畢竟投融資數據比較方便高頻跟蹤,所以我們以後也可以把中國的醫療健康投融資同比增速,當做本土CXO國內收入的景氣度前瞻指標。

另外,上半年的VC們不光投得少了,募的錢也少了,這意味着以後能用來投資的錢可能會更緊張。
2. 優質項目少:破發越來越頻繁
如果上半年你問VC們有啥深刻感受,一個統一的回答可能是:


其實市場上也不缺項目,只是VC們都看得上的「優質項目」不夠大家分。
從上半年的投資情況來看,排名前三的賽道擠佔了60%的投資金額,確實非常擁擠。
一個非常樸素的邏輯是——
大家都想投的行業裡頭,好項目又不多。
為了搶項目,VC們就得拚命卷,比別人家給到更高的估值。
結果項目是搶到手了,但是估值價格也被頂上天了。
等到要上市退出時,市場也沒那麼多錢接盤,新股自然是要破發的。

像是今年上半年,排名前三的賽道中,半導體、醫療都破發得挺厲害的——



上半年VC募集和投融活動的減少,也跟上海等地的疫情有關。

下半年疫情好轉之後,這些限制會解除,所以投資數量有可能會增加。
不過經濟不大給力的時候,VC們對政策風向會更敏感。
所以大概率還是會在硬科技賽道一直卷,畢竟國家一直在大力支持。

總的來說,即便是專註於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多了解一下一級市場的情況也有好處。
像我自己平時也會一直刷Techcrunch、36kr、鈦媒體、極客公園等科技博客的創投板塊。
如果想看一級市場的數據的話,也可以挖挖清科研究和IT桔子的報告。
照例一張圖總結一下——



🤑
「Greed is good.」
「很帥的投資客」的所有內容皆僅以傳遞知識與金融教育為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一切請以最新文章為準。
《》
本文分析師/ 波洛
圖片與編輯/狐狸,波洛,小居,亞亞夫
Icon/freepik from flaticon
主創/ 肖璟,@狐狸君raphael,曾供職於麥肯錫金融機構組,也在 Google 和 VC 打過雜。華爾街見聞、36氪、新浪財經、南方周末、Linkedin等媒體專欄作者,著有暢銷書《風口上的豬》《無現金時代》。
📚 參考資料/
《財聯社時評:低價股破發毋須詫異 市場會發揮更大作用》《2022年H1全球醫療領域早期投融資報告:全球資本對初創企業包容性提升,國內早期融資總額逼近9億美元》 《2022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項目退出收益研究報告》《2022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研究報告》《清科季報:2022年上半年投資節奏減緩,IT、半導體、醫療健康仍是熱門領域》《LP江湖20年:氪金者、撒幣者、轉身者》《醫藥生物行業:CXO:高頻投融資數據背後密碼!》《芯片投資太內卷,我今年沒出一次手》《硬科技VC:學會吃苦,才配投資》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