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股民都知道三季度行情不好,但是沒有多少人確切知道這是過去幾年最差的一個季度,上證指數三季度跌幅11%,是2019年以來跌幅最大的季度,不過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數的跌幅比一季度稍微小一點,具體來說,創業板三季度的跌幅是2016年以來第二大的。
在這樣的行情中,下跌的股票不勝枚舉,跌幅最大的是集泰股份,三季度下跌53%,股價直接腰斬,其次是興民智通,三季度下跌52%,排名第十的是晶豐明源,跌幅45%。這些股票下跌的原因是什麼?本文就來分析一下。
1、集泰股份跌幅53%
集泰股份的股價在6月份大漲了一波,連續14個漲停板,股價從6元/股漲到最高20.7元/股,漲幅高達245%,但是股價在6月29日見頂,之後連續下跌,至今已經跌至8.46元/股,從最高點下跌了近60%,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三季度跌去的。當時股價大漲是因為光伏膠的概念,可以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組件領域,而這兩個領域是當時最熱門的兩個領域,所以光伏膠也跟着火了起來。並且定增2.8億元用於新能源密封膠項目的建設。
最後股價為什麼又跌下去呢?主要還是相關概念產品對營收的貢獻並沒有那麼大,在交易所的追問下終於在七月份公布了相關產品的數據,2021年在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組件領域的營收不過2300萬左右,占電子膠銷售比例為17%。而2022年前五個月在這兩個領域的在手訂單銷售額合計為930萬。更搞笑的是,公司第二季度的營收同比下滑22%,凈利潤同比下滑94%。所以說當時還是炒作概念居多,沒有業績的支撐,現在不過是價值回歸而已。
2、興民智通三季度跌幅52%
興民智通的走勢和集泰股份也非常相似,首先是股價漲了一波,從4月底的3.4元/股漲到6月30日的9.4元,漲幅將近2倍。但是股價在7月1日跌停,而且是連續3個跌停,現在股價已經跌至4.49元,股價直接從最高處腰斬。這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產品是鋼製車輪。當時的國常會宣布增加汽車消費政策的支持,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整個汽車板塊和汽車零部件都在漲。但是具體到業績非常差 ,二季度營收下滑51%,凈利潤虧損1億,同比下滑500%,這樣的業績,股價不崩才怪,現在的股價基本是奔着原處去跌的。
3、蘇州龍傑三季度下跌51%
這隻股票當時印象還比較深,股價在春節後到7月中旬漲了一倍多,7月18日股價突然就崩了, 連續4個跌停板,當時的股價崩了看起來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公布的半年度業績由盈轉虧,虧損近2400萬。第二是在股價上漲的中後期,公司股東和高管密集減持。第三是有傳聞存在「殺豬盤」現象。不過蘇州龍傑是有股價閃崩的「基因」,這樣的閃崩幅度在2020年12月份就發生過一次,股價從26元跌至10元,當時股價也是從高處突然閃崩,並且連續5個跌停板,比這次閃崩的幅度還大。
4、東方雨虹三季度跌幅49%
東方雨虹的股價下跌可能還是和業績下滑有關,在這次下跌之前股價是處於高位的,一季度凈利潤還增長了7%,二季度凈利潤直接下滑48%,這可能是導致這波股價下跌的深層次原因。一個高位股價橫盤頗久,又碰上了業績大幅下滑的利空,「順勢」就跌了。
5、雙環科技三季度跌幅48%
雙環科技的這波下跌着實是沒有搞明白,其他的股票是因為業績下滑,但是雙環科技卻是業績大幅增長,產銷兩旺,上半年業績同比增110%,凈利潤更是扭虧為盈,從虧損2500多萬到盈利5.15億,同時公司還收購了控股股東手裡的採礦權。雖然這波跌了很多,但是也僅僅是將春節後的漲幅抹去。要知道去年5月份的股價還不到3元。現在股價是8.9元,換言之,現在的股價還是去年5月份的三倍多。
6、億田智能三季度下跌47%
這家公司是做集成灶的,三季度股價跌去了47%,應該也是和業績放緩有關,二季度營收增幅僅有4%,而一季度是63%,去年是72%,由於營收和凈利潤均大幅放緩, 股價可能也就撐不住了。
7、松芝股份三季度下跌46%
松芝股份的股價在6月份下半旬的半個月時間大漲了一波,從6元漲到14元,收穫了9個漲停板,股價漲了一倍多,6月30日跌停,並且連續3個跌停,股價漲這麼狠是因為什麼?松芝股份是汽車零部件企業,主要是為汽車生產熱管理產品,那段時間整個汽車板塊都在漲,松芝股份是漲得比較多的。後面股價下跌其實不過是估值回歸,因為沒有匹配的業績,二季度業績是下滑的,營收下滑19%,凈利潤下滑80%。
8、科沃斯三季度下跌45%
科沃斯這隻股票也是挺有意思的,整個2020年到2021年7月份,股價從16元漲到252元,股價漲幅近15倍,公司是做掃地機械人的,那兩年的業績確實好,2020年到2021年營收分別增長36%和81%,凈利潤分別增長431%和213%。但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營收和凈利潤增幅均大幅放緩,今年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僅16%,凈利潤更是同比下滑12%。這樣的情況下,股價下跌也是能夠理解的,現在股價已經跌至67元,從最高點下跌了73%。
9、浙江世寶三季度下跌45%
浙江世寶是6月份的妖股之一,也是汽車零部件企業,6月13日開始連續10個漲停板,股價從5元漲到15元,股價漲了2倍,這隻股票我還是比較熟悉的,當時還寫了文章,當時我就提醒這隻股票的上漲是遊資炒作,藉助比亞迪和新能源汽車概念炒作,7月份開始股價下跌,交易所下發關注函,公司自己也多次停牌核查,最後股價終於扛不住了,現在股價已經跌到8.6元,股價基本腰斬。當時還有另外一隻妖股,那就是中通客車,中通客車更強勢,但是跌得也更慘,從28元跌到如今的13元,跌幅超過50%。
10、晶豐明源三季度跌幅45%
晶豐明源的走勢和科沃斯非常相似,從2020年4月份的60元/股漲到去年7月份的576元/股,15個月時間,漲幅近10倍,然後股價見頂回落,如今股價已經跌破89元,跌幅達到驚人的85%!這個跌幅馬見了都得腿抖。
看看業績就知道為什麼會大漲大跌了,去年營收增長109%,凈利潤增長884%,從去年四季度開始業績增長放緩,到了 今年更是直接下滑,上半年營收下滑44%,凈利潤盈利3.36億到虧損6188萬元。
三季度下跌最多的十隻股票有幾個共同點,第一是基本屬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第二是業績基本都有問題,第三是之前都漲了一波。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那就是為什麼三季度會出現大幅下跌的情況,這是因為7月份是半年報開始披露的時間,所以很多炒作概念的股票這個時候就得現身了,到了業績不得不公布的時候就露出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