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物價的上漲乃是常態,只不過促使物價不斷上漲的因素,除了經濟因素之外,與各種各樣的社會環境也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說近兩年來受到疫情等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社會物價的上漲幅度遠遠超過了人們的工資水平,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說是面臨諸多困境,甚至一部分人失去了工作,沒有了收入來源。
不可否認的是,近兩年來,人們所受到的挑戰是非常多的,對於那部分沒有收入來源的群體來說,如何維持基本的物質生活,甚至成為了他們的苦惱。當然,現實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即使失去了工作,但有一定的存款,基本的生活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由此可見,存款是應對突發事件最重要的保障之一。
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不管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還是出於應對未來風險的考慮,幾乎都有着存錢的習慣,而伴隨着居民儲蓄意願的不斷增加,我國也是知名的儲蓄大國。
雖然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所湧現出來的理財方式多種多樣,但是相比於其他的理財方式及金融機構來說,銀行存款的更具有可靠性。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才會把存錢的對象放在銀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儘管銀行卡比較安全可靠,但也是有一定風險的。
據了解,在2016年~2020年,我國六大銀行的線下營業網點的數量減少了2600多個,從最開始的10.93萬個減少至10.66萬個。並且在2021年的時候,我國也有431家銀行的網點關門,不僅如此,銀行倒閉的案例其實也有跡可循。據統計,我國目前一共有四家銀行倒閉了,那麼具體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第一家倒閉的銀行就是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對於廣大的農村地區來說,農村信用社是十分重要的,並且各個地區的農村信用社的儲蓄規模也是比較樂觀的。而尚村農信社之所以會倒閉,主要是因為銀行業務存在違規行為,也存在諸多的壞賬,從而為自身的經營埋下了隱患,走到倒閉的境地。
第二家破產的銀行就是汕頭市商業銀行。由於汕頭市商業銀行自身存在諸多的壞賬,而且內部的經營也顯示出混亂的局面,最終在金融市場秩序的整頓政策下,汕頭市商業銀行被宣告破產。
第三家倒閉的銀行就是海南發展銀行。成立於1995年的海南發展銀行的起步時間還是比較早的,但是在海南發展銀行的經營過程中,內部秩序混亂,經營出現問題。更重要的是,海南發展銀行為了獲得更多的收益,在炒房的背景下,不斷地向顧客放貸,只不過隨着海南房地產行業的泡沫破滅,海南發展銀行對外的放貸資金也無法及時回收,最終導致自身的經營問題,從而破產。
第四家倒閉的銀行就是包商銀行。包商銀行的發展的發展歷程還是比較引人注意的,歷經23年,可以擁有460多萬的儲戶。只不過由於自身的信貸問題導致資金鏈斷裂,再加上投資的失敗以及理財的違規操作,最終促使這家銀行倒閉。
看到這裡一些人可能會有所擔心,如果自己存款所在的銀行倒閉了,那麼自己的錢應該怎麼辦呢?其實根據相關的規定可以看出,儲戶在銀行的存款是有所保證的。就目前來說,銀行《存款保險條例》最高的理賠標準是50萬元,也就是說儲戶在銀行的本金加利息小於等於50萬時,是可以獲得全額理賠的,但是如果超出了50萬,可能就會受到一定的損失。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儲戶都能夠獲得銀行的理賠,如果存在以下的兩種情況,儲戶便得不到相應的賠償。
第一種情況就是儲戶在銀行購買的是理財產品,並非辦理的是存款業務。眾所周知,理財都是有風險性的,而不同的理財產品所對應的風險性也是有非常大的差異的。正是因為這種不可控風險性的存在,所以當儲戶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事先簽署相關的協議,也就是自負盈虧。
這樣一來,即使銀行破產了,但是儲戶所受到的損失,銀行是不會給予賠償的,而且就算銀行沒有破產,當儲戶的理財產品出現風險的時候,銀行也是沒有責任理賠的。
第二種情況就是儲戶所在的銀行沒有給儲戶購買存款保險。普遍來說,當儲戶在相應的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的時候,只要是正規的銀行,都會自動為客戶購買存款保險,但是如果沒有這一保證,那麼在銀行倒閉或者資金鏈斷裂的情況下,儲戶在銀行的存款是無法得到正常理賠的。
結語:
從總體上來說,金錢是維繫日常生活的基礎,而存款總是應對未來突髮狀況的重要保證,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養成正確的消費觀念,為自己存上一筆錢。當然,人們在存錢的時候也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銀行進行儲蓄,不要因為一時貪圖高利息,就為自己帶來更多的風險。
今日話題:國內已有4家銀行倒閉,儲戶最高獲賠50萬,有兩種情況分文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