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白波
9月30日,由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三周年:回顧與展望」專家研討會在廣州國際港航中心召開。政、企、學及媒體界代表共享灣區發展洞見,共促灣區轉型升級。
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傑出席並致辭。陳傑總結黃埔區過去三年在打造重大平台、對接規則機制、營造良好環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寄望黃埔未來在優化服務和助力企業上取得更大成就。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理事長鄭永年提出,以相互開放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進程,用政治優勢打造企業創新、教育人才、金融三大開放系統,推動大灣區成為亞太經濟中心甚至是世界經濟中心。
在「開放融合的大灣區:過去、現在、未來」議題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教授肖耿、華南理工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聯合創辦人莫道明、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符正平分別就大灣區金融創新、經濟功能建設、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等內容分享精彩觀點。
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區域一體化大市場:展望與行動」議題中,招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廣州市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院長高民、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副院長任頲、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先後就全球供應鏈調整下的大灣區發展、科技創新合作、產業協同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進行探討。
在交流環節,與會代表與發言嘉賓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規則對接的路徑選擇、各級政府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角色、灣區發展進程中面臨的行政阻礙、地方政府如何主動作為、民辦科研機構運營模式、粵港澳信息數據對接等問題進行探討。
本次研討會是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舉辦的「新灣區 新思想 新未來」系列研討的首場活動。2022年是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之年。受疫情影響,大灣區發展面臨諸多新的挑戰,但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困難同在。在研討會上,專家學者為粵港澳大灣區下一階段的發展繁榮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