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程飛虎

9月27日,河南省委宣傳部召開「河南這十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許昌專場。大河報·豫視頻記者獲悉,近年來,許昌市立足製造業和民營經濟優勢,搶抓國家推進「一帶一路」重大機遇,大力實施開放帶動戰略,以德國國防部前部長魯道夫沙爾平先生組建的戰略諮詢公司為紐帶,創造性建立對德合作機制,實現了「許昌速度」與「德國質量」的有效對接,許昌成為中德工業城市聯盟成員城市,獲批全省唯一的中德(許昌)中小企業合作區。
中共許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劉濤介紹,2016年以來,德國80多家知名企業和機構先後來許昌考察;許昌經貿代表團10多次大規模赴德交流,15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合作交流覆蓋直接投資、技術研發、設備引進、職業教育、健康養老、共建園區等多個領域,累計簽訂對德合作項目協議139個,其中落地項目70個,簽約項目和落地項目數量均居全省首位,中德合作已成為許昌對外開放的一張亮麗名片。
目前,許昌已初步構建了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獲評全省對外開放先進省轄市。在擴大對外開放上,重點抓了3項工作。
一是主動走出去,開拓市場。着眼「打開世界地圖找市場」,設立總額10億元的企業「走出去」專項資金,從境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境外考察等方面,鼓勵支持企業走出國門、開放共贏。十年間,累計進出口1389.1億元,年均增長11%,其中出口1209.8億元、進口179.3億元,實現貿易順差1030.5億元,進出口總量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出口總量常年保持全省第2;外貿企業達到600家,年均增長4.6%,產品出口到130個國家和地區。比如,許昌市瑞貝卡集團、萬里集團等20餘家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設立境外企業(代表處)40家,對外投資中方協議額累計達3億美元。
二是精準引進來,加強合作。在連續多年舉辦三國文化周、鈞瓷文化節、葯交會、花博會、健康峰會等大型節會活動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創新開放招商方式,圍繞許繼等龍頭企業、電力裝備等優勢產業、循環經濟產業園等特色園區,動態完善重點產業鏈圖譜和招商路線圖,推行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等新模式,吸引了瑞士迅達、德國歐綠保、法國聖戈班、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浙江振德醫療集團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在我市投資興業。比如,位於我市的全省首個德國獨資項目、總投資5000萬美元的百菲薩電爐除塵灰項目,從參觀考察,到正式簽約,再到開工建設,用時僅220天,該項目現已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值可達8億元。今年1至8月,全市共組織招商小分隊119批次,洽談項目229個,引進省外資金343.1億元。
三是建好大平台,暢通服務。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大力推進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跨境電商等開放平台建設,積極服務外貿企業,全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目前,綜合保稅區正在申建中;我市成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去年4月正式運行,當年實現出口20億元,今年1-8月份出口21.6億元;保稅物流中心去年10月封關運營,入駐企業166家,累計實現進出口超10億元,業務規模居全省第2位、全國第23位;跨境電商經營企業突破2000家,今年1-8月份交易額16.8億美元,總量穩居全省第2。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丁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