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他放棄事業編的穩定工作選擇下海經商,如今,他創辦的天香坊在寶雞地區有口皆碑,他就是李繼民—陝西天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天香坊商標榮獲陝西省著名商標,榮獲陝西十大名牌月餅,天香坊水晶餅榮獲中華國餅稱號。天香坊麵包、放心早餐以及月餅、天香坊水晶餅、天香坊綠豆糕三大季節產品以質量好、創新強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產品。李繼民的創業都經歷哪些階段?今天就來聽聽他的創業故事。
相關視頻:創業100|放棄穩定的工作,他如何從擺地攤到創立寶雞龍頭食品企業?

放棄穩定工作「總想着再折騰一下,再挑戰一下自我」
李繼民的第一個工作是在十里鋪中學教書,之後在寶雞電台工作了10年。
「那時候太窮,工資也比較低,本身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一家三口住的是職工宿舍,隨着女兒慢慢長大,經濟壓力也越來越大,我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李繼民說,除過提高經濟水平,從自己本身因素來說的話,他覺得在一個按部就班的工作環境中感覺不到進步,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甚至能夠看到自己到退休的工作狀態。「當時也年輕,心有不甘,總想着再折騰一下,再挑戰一下自我,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但是發揮不出來,就想着闖一闖試一試!」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沒有什麼想法,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掙錢,那時候擺過地攤,但沒有固定的地方,於是就想着在工商局申請個攤位開始做零售,做了一年後就開始開店,更加確定了自己要去『下海』創業的想法。」1995年李繼民便和朋友在人民街附近創辦了第一個公司——北海糧貿有限公司,當時公司售賣的桂花球紫龍香米是非常受寶雞民眾喜歡的一款產品。

領舞天香坊:做饅頭起家
李繼民說,做天香坊也算是一個偶然的機遇,當時做北海糧貿時他和創業夥伴發現寶雞市面上流通的饅頭質量一般,隨後問過許多消費者後發現大家都覺得小作坊做出的饅頭口感不是特別好,他們就想着是否能做出一種大家都愛吃的好饅頭,剛好一個提供麵粉的合作夥伴比較精通饅頭工藝,在請教後,1997年他們創立了天香坊。「天香坊剛成立的時候只做饅頭,我們隨即在寶雞市首創了規模化、工廠化、機械化、包裝化的放心饅頭,當時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可以說天香坊就是做饅頭起家的。」
天香坊轉身:不間斷推出新品
做食品的不能一直墨守成規,要調整,要變化,要適應市場發展。這是李繼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這句話是從他多年商海實戰得出的經驗。

「饅頭買的好了後沒多久,我們又開始賣速凍產品,速凍湯圓、水餃,但隨着大品牌進入寶雞市場,把我們擠壓的沒有生存空間,於是我們開始調整,着眼於烘培。」李繼民說,他們開始做麵包、鍋巴、麻花、月餅,之後還做粽子。考慮到寶雞當地人的飲食習慣,2013年他們推出了放心早餐,之後還推出學生營養餐。2015年推出扣碗也就是蒸碗。期間,他們還推出七彩凈菜、滷肉等。「每次調整以及新品推出都是迎合市場,只有適應市場需求,才能存活和發展。」
據介紹,目前天香坊緊跟時代,產品共有四大類,分別為一烘焙類的麵包、糕點、月餅;二是主食早餐類,放心早餐——饅頭、包子、豆漿......;三是滷肉類,如牛肉、滷肉、雞爪、豬蹄......;四是休閑類鍋巴、麻花,已經有400多家經銷商,全國隨處可見。
天香坊走向:打造自己的食品帝國
二十多年時間,企業飛速發展,這讓李繼民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前景更加信念篤定:不管做什麼,人人要吃飯、永遠要吃東西。「我們這樣的企業,既不屬高污染也不是高能耗,大量轉化農民的餘糧,它所創造的社會效益是其他產業所無法比擬的。我要打造自己的食品帝國。」這是李繼民有成就感的地方。

如今,李繼民對企業又有新規劃,「網絡銷售是現在的一個趨勢,我們的經營重點也朝着網銷邁進,要多元化營銷發展。」
作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李繼民分享了一些成功經驗,他表示,創業要慎重,首先要有堅定的信念,同時還要能吃苦、勇於嘗試。「我作為創業者,從來不想着輕易『換賽道』,做一件事情就想着往前做,往好的做,期間可以調整方向,一切以適應市場為方向;其次不管做什麼都要以誠待人,不搞坑蒙拐騙,把控產品質量,不斷改進,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對於現在年輕人創業來說,李繼民認為首先應該選擇在新興行業中去「折騰」,盡量不要在傳統行業中去「淘金」,寶雞不能和上海、北京那樣的大城市相比,如今在寶雞成功的、做大的、做強的企業已經將市場份額和機會瓜分的所剩無幾,不論是創業或是工作開闢新領域會更加有成就感;其次不管做什麼都要認真去做,想辦法去做好,不要投機取巧。
華商報記者 李琳 編輯 楊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