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銀行理財產品如何選

2022年07月05日02:10:14 財經 1808
下半年銀行理財產品如何選 - 天天要聞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從多個渠道獲悉,隨着市場行情和投資者情緒回暖,大部分產品的凈值都回來了。最近一個月,銀行理財產品破凈率大幅下降,多家機構近期不同時點發佈的最新統計結果都表明,目前「破凈」理財產品佔比已降至低於5%的相對合理水平。

「破凈」理財產品數量

已較3月份減少逾五成

北青報記者從普益標準了解到,約有3015款凈值型人民幣理財產品(剔除外資行產品、QDII產品以及統計期內未披露凈值數據的產品)在今年3月份發生過累計凈值小於1的情況,而同口徑下今年6月27日僅有約1460款,較3月份降幅超五成。

普益標準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27日,在初步統計到的20910款存續的凈值型人民幣產品中,共有704款產品正在經歷累計凈值小於1的情況,佔比約3.4%,已降至相對合理區間。

南財理財通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在全部續存的32982隻公募理財產品中,除未披露最新凈值的13104隻理財產品外,共有878隻產品凈值小於1,占產品總數量的2.66%。理財公司雖然破凈率也略高,但也已恢復到較低水平。在32982隻理財產品中,有12584隻為理財公司發行的,除未公布凈值的3043隻產品外,破凈的理財產品有722隻,佔比5.74%。理財公司發行的破凈產品數量佔全部破凈產品數量的比例為82.23%。

事實上,即使目前仍然「破凈」的產品,大部分凈值也都在0.98以上,只有少部分小於0.95。由於不少產品屬於封閉型或定開型,投資者不能隨時贖回,所以「破凈」對投資者的影響更多體現在心理層面,實質衝擊非常有限。

股市反彈債市回暖

助力「破凈」產品收復失地

據了解,今年3月下旬以來理財產品的「破凈」潮主要受當時股債雙殺拖累。業內人士指出,現在「破凈」產品收復失地也是受股市和債市影響。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認為,近期理財凈值回升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債市回暖,債券價格上漲,固收類理財產品底層資產以債券為主,收益率隨之上升;另一方面,很多理財產品配置了權益類資產,股市回升推升了理財產品凈值走高。

中泰證券發表觀點認為,本次理財產品凈值「跳升」的主要原因是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寬裕與債券市場回暖。1年期、3年期中短期票據的到期收益率,距離3月底階段性高點已經分別下行37BP和30BP,相比之下,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和3月底相比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寬鬆政策持續導致市場對債市的樂觀情緒升溫,債券前期的資本利得(浮盈)得到短時釋放。

更多分析師則認為,理財產品破凈修復的主要原因是股市反彈。目前債券市場仍在持續震蕩調整,純固收產品收益率較為疲軟,近期表現較好的主要是固收+和混合型以及權益型理財產品。

權益類產品「回血」最快

4月下旬以來強勁反彈

最近兩個月,凈值回血最快的當屬可投資股市的權益類理財產品。Wind數據顯示,理財公司發行的存續產品中,有9隻產品6月以來回報率超10%,其中,收益率前六位均為權益類理財產品。這其中光大理財陽光紅新能源主題產品、陽光紅ESG行業精選近一月回報率超20%,兩隻產品凈值均脫離「破凈」陣營。招銀理財招卓消費精選、招卓專精特新、招卓滬港深精選凈值均重新回到1以上,且近一個月收益率在12%-15%之間。

北青報記者查詢中國理財網發現,陽光紅新能源主題產品4月26日凈值只有0.7054,6月28日就達到了1.0391,兩個月漲幅高達47%。有業內人士透露,部分理財公司在4月下旬股市低點悄然加倉,小幅提升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含權益較多的混合類和權益類理財產品凈值反彈顯著。

分析

「破凈」程度較高的也是權益類產品

目前「破凈」程度較高的產品也多是權益類理財產品。以光大理財的陽光紅衛生精選產品為例,去年7月2日,該產品凈值為1.1915,今年4月25日就只有0.6313,跌幅高達47%,接近腰斬。不過此後該產品凈值就開始觸底回升,6月27日凈值已升至0.7775,最近兩個月收益率超過23%,依然沒有擺脫「破凈」的標籤。

貝萊德建信理財的「貝盈A股新機遇權益類理財產品2期(最低持有720天)」也是一款最近漲勢喜人但還沒有回到「初始線」的權益類理財產品。今年4月26日,該產品凈值為0.8177,6月30日凈值就升為0.9646,兩個月漲幅高達18%。即便如此,該產品也還沒有回到初始凈值1。

對於今年下半年的銀行理財市場,普益標準研究員張楚惠表示,預計下半年,央行將延續寬鬆經濟政策,低利率環境將持續對凈值型理財產品管理和底層資產收益形成壓力。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提醒投資者,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走勢難以預測,尤其是與股市掛鈎的理財產品。投資者如果追求資金的相對安全、收益的相對穩定,最好購買R2風險等級、未配置權益類資產的固收類理財產品,這類產品的凈值走勢相對平穩,但收益相對偏低;投資者如果追求更高的投資回報,可以考慮R3及以上風險等級、配置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但這類產品短期凈值波動相對較大,應盡量長期持有。

本組文/本報記者 程婕

統籌/余美英 供圖/視覺中國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 天天要聞

高盛談「反內卷」: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

「反內卷」正在進行時,鋼鐵、水泥業利潤有望改善。據追風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發佈的研報顯示,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釋放了重要政策信號,明確提出要發展「統一大市場」,並首次明確提及打擊企業間「過度激烈競爭」導致的價格下跌問題。據澎湃近日報道,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對推進全國統...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 天天要聞

AH股震蕩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活躍,恆科指跌1%,阿里京東美團齊跌,國債上漲,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盤低開,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創業板跌1%,穩定幣概念再度活躍,多元金融、房地產等板塊走強。港股同樣低開,恆指、恆科指也下跌,京東、美團、阿里巴巴齊跌,茶飲股反彈。債市方面,國債期貨上漲,商品方面,國內商品期貨回落。核心市場走勢:A股:截止發稿,滬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1.00%...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 天天要聞

中信證券:AI算力對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長 頭部公司業績增長具持續性和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AI算力對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長,在今年帶來AI PCB明顯供需缺口。隨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續擴張,ASIC芯片的增長有望成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該行測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於80~103%區間,供需偏緊的狀態有望持續。各家PCB廠商的增量產值釋放情況將對其AI業務的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 天天要聞

東風汽車集團,終於悟了!

外部重組擱淺,但東風自己內部加快了改革步伐。 7月1日,在宣布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5天後,東風汽車披露了新公司首張成績單:6月交付26089輛,同比增長76.3%;1-6月累計交付11.0....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 天天要聞

日產投資阿爾特,電動化轉型新思維

今年4月,日產投資了中國汽車設計龍頭企業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這一低調的動作在中國幾乎被人忽視,但被日本的權威媒體敏銳地捕捉到。7月5日,《日本經濟新聞》朝刊報道,日產汽車將於2026年開始從中國出口電動汽車,計划出口地是東南亞、中東和中南美洲地區。今年4月開始發售,且從造型、研發到零部件定點均由日產...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 天天要聞

港股就是你的ATM:A=阿里 T=騰訊 M=小米

一、港股已進入技術性牛市,now what…劃重點的重複講——今年不買港股先輸一半。做投資萬萬不能對「均值回歸」的力量一無所知,此乃投資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在我的職業生涯里,一次一次又一次,「均值回歸」宛如瓢潑而下的天幕,在風雲變色之間,降臨在你我的面前。均值回歸,讓我謙卑。許多人說:「我已經在港股炒了四年...
李嘉誠二兒子拿下第四家IPO,富衛集團登陸港交所開盤破發 - 天天要聞

李嘉誠二兒子拿下第四家IPO,富衛集團登陸港交所開盤破發

樂居財經 王敏 7月7日,富衛集團(HK:01828)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摩根士丹利和高盛擔任聯席保薦人。其開盤跌0.53%,總市值480.44億港元。上市後,富衛集團成為李澤楷旗下第四家上市公司。富衛集團之外,李澤楷旗下的上市公司包括電訊盈科、香港電訊和盈大地產。招股書顯示,富衛集團是一家泛亞洲人壽保險公司,採用以客為先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