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2022年07月01日09:11:08 財經 1077

(報告出品方/作者:招商證券,於佳琦、田地)

一、長期視角:衝擊不改龍頭優勢,逆勢擴張市場份額

2020 年以來,調味品行業受到疫情反覆、消費疲軟、成本上漲、社區團購等多重衝擊,外部壓力下龍頭的競爭優勢 更加凸顯,海天充分調動經營上的主動性,收入、利潤表現好於行業,份額逆勢擴張。通過復盤海天在幾次危機中的 表現,我們發現份額逆勢提升的背後是品牌優勢、管理團隊以及企業文化,這也是調味品行業增長放緩、競爭加劇背 景下,我們長期依然看好海天份額提升以及平台化價值的原因。

20 年疫情突如其來,海天依然完成了全年目標,恢復領先行業。20Q1 疫情下,餐飲渠道場景生產復工難、物流配送 受阻,供給、需求兩端同時面臨壓力,調味品企業基本都損失 1-2 個月的量(2/3 月份)。Q2 開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各企業開始追趕全年目標。海天雖然餐飲渠道佔比高(約 60%),受直接衝擊更大,但截至 20 年三季度末,公司就 已經追趕上全年進度,到年底順利實現 15%的收入增長目標。對比其他競品,美味鮮、千禾未完成全年目標,李錦記 上半年放棄目標,欣和、味事達、東古等品牌全年微增長,海天的恢復速度明顯更快。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衝擊下海天份額和優勢在持續強化。根據歐睿零售端市佔率數據,2020/2021 年頭部品牌中僅有海天的市佔率延續提 升的趨勢,即使面對社區團購平台等新渠道的衝擊,海天經過短期調整後,依然能在新渠道中佔據領先的份額。近兩 年為了彌補餐飲端損失,海天在零售端投入加大,小包裝產品實現快速增長,市場份額進一步突破。

1、疫情衝擊:疫情後海天為何恢復更快?

(1)公司響應速度快,率先復工復產保供應

疫情後,海天復工復產速度領先行業。疫情發生後各部門圍繞復工復產做好充分準備,調研反饋,海天 2 月 10 日開 始陸續復工,2 月份大部分員工已經到崗,並帶動上下游一起複工,到 2 月下旬工廠實際生產發貨量已經恢復到節前 水平。疫情期間物流配送也是影響供應的關鍵問題,海天用一周時間辦下來 24 個省份的物流通行證,保證產品可以 順利配送。公司應對突發疫情的速度快於行業其他品牌,如中炬復工復產的進度比往年晚一個月左右,物流恢復時間 更晚,其他更多中小企業直到 2 月底復工復產進度還不到 30%。復工復產期間公司團隊上下一心,高效執行,克服 重重困難,甚至很多銷售人員住在經銷商倉庫,公司也表彰激勵了一大批表現突出的員工。

海天銷售人員動作最快,搶佔市場先機。渠道調研反饋,2 月 3 日開始海天就有銷售人員對接客戶,溝通制定應對政 策,幫助經銷商配貨、調貨。疫情爆發後渠道結構變化,各地餐飲場景受限、批發農貿市場關門,家庭端消費者存在 囤貨需求,海天銷售團隊及時調整,人員向 KA 商超傾斜,搶先做堆頭、陳列、促銷等活動,在家辦公的人員也發動 電商平台、社區銷售,市場動作領先競品。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2)堅持目標,先壓貨後消化,搶佔經銷商資源

完成任務是第一位,不輕易降低目標。疫情後海天沒有調整增長目標,從上到下一直圍繞全年目標採取多種應對措施, 高目標高激勵下維持高士氣,公司對目標的堅定也給了經銷商信心和壓力。渠道調研反饋,部分企業如李錦記在 3 月 份就因為疫情下調了全年目標,降低上半年任務進度。 率先向渠道壓貨,加大貨折刺激進貨,搶佔經銷商資金、庫房。調研反饋,海天 3 月份加大激勵政策,針對 KA/BC 和餐飲終端分別給經銷商不同力度的貨折激勵,經銷商補貨積極性大幅提升。擠壓式競爭下海天通過壓貨率先搶佔經 銷商的現金和庫存,其他品牌後來才陸續跟進。對於經銷商來說,海天的要求最嚴格、話語權也最強,在有限的出貨 能力下也會優先選擇配合海天,完成海天的銷售目標。 根據渠道調研反饋,2020 年春節備貨完成後,海天經銷商的庫存普遍在 2.5 個月,春節後因為疫情爆發,餐飲端庫 存基本沒有消化。3 月份海天進一步壓貨,同時加大促銷政策的刺激,經銷商打款積極性提高,20Q1 末預收賬款大 幅增加,比去年同期增加 13 個億,渠道反饋經銷商庫存也進一步增加到 3-4 個月。

壓貨後配合費用投入,將庫存向二批、終端轉移。經銷商庫存增加後,海天加大終端費用投入,針對零售、餐飲終端都推出了組合裝產品,將庫存進一步向二批、終端轉移。疫情後針對渠道變化,海天先加大零售端 KA/BC 的渠道費 用,主要用於堆頭陳列、買贈促銷等。後續餐飲端的費用投入也加大,促銷費用率從之前的 2.5%-3%提升至 5%-6%, 且部分地區要求餐飲經銷商將其全年費用在上半年全部釋放。二季度通過費用投入,庫存繼續向下轉移,渠道調研反 饋,海天二批商庫存一度增加到 40 天左右。二批、餐飲終端資金、庫存更是有限,海天先將庫存壓下後,終端不會 再進貨,搶佔的是競品的份額。到三季度後,海天經銷商的庫存已經從高位回落到 2.5 個月左右的水平,促銷費用的 力度也開始逐漸收縮。 疫情期間,除了進貨折扣、終端費用外,海天也給經銷商提供一系列其他支持幫助經銷商度過難關,包括增加人員支 持、降低貸款門檻、提高貸款額度,延長提貨周期等等。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3)加大 C 端投入,彌補 B 端缺口

疫情期間 B 端銷售受損,C 端受益居家囤貨,海天通過加大 C 端投入,部分彌補 B 端損失。疫情以來,公司小包裝 產品需求旺盛、快速增長,部分產線甚至需要加班加點生產供應,公司 C 端銷量佔比也由疫情前的 25%-30%提升到 30%-40%,C 端市場份額這兩年持續提升。除了疫情後海天生產物流跟得上、產品可以保證供應外,公司銷售人員 針對 C 端動作也較快,隨着批發市場關門,業務員集中到商超系統,增加費用投入,協助經銷商在 B 端、C 端之間 調貨。同時海天多數經銷商直接對接 KA 商超,不經過二批,廠家的指令執行更快,疫情後海天第一時間在商超搶佔 了很多堆頭、陳列,而競品只能花更高的成本搶奪下個時間段的陳列、活動資源。

2、社區團購衝擊:海天如何應對渠道變革?

初期團購平台利好尾部品牌,同時衝擊線下價格體系。社區團購平台沒有進場費,不存在進入門檻,天然適合區域小 品牌進攻。除了對傳統渠道分流外,社區團購更嚴重的影響體現在對線下價盤的衝擊,大力度的促銷折扣使渠道利潤 受損,加劇經銷商之間的惡性競爭、甩貨行為,經銷商、二批商進貨意願降低,以線下渠道為主的龍頭品牌海天、中 炬等 21 年均受到較大影響,二三季度被迫調整渠道庫存,業績受損。 海天及時調整戰略,從不合作到積極擁抱。社區團購平台興起初期,竄貨、亂價現象較為嚴重,海天為了維護線下渠 道利潤,嚴格控制向社區團購平台供貨。隨着團購平台快速放量,管理逐步改進後,公司及時調整應對戰略,21Q2 開始積極擁抱平台,6 月組建社區團購部門對接合作,提供 1.25L、1.28L 等規格的產品,後續也逐漸放開 500ml、 750ml 等小規格的產品。渠道調研反饋,21Q3 開始海天加大與美團優選等頭部平台的合作力度,加大費用投入,憑 借品牌力和高性價比產品在平台上站穩腳跟,2021 年公司線上銷售額超過 7 億元,增速超過 85%。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後續如何展望社區團購渠道的影響?

1)行業受社區團購影響整體減弱,渠道銷售佔比實際並不高。社區團購平台在 20 年疫情催化下快速發展,但最熱階段已經過去,21 年 3 月後行業總 MAU 開始環比下滑,市場監管總局出台多項政策以及行政處罰。隨着行業降溫, 平台開始走向集中,度過早期粗放式燒錢搶份額的階段,龍頭着力點轉向降本提效,促銷、折扣力度下降。從銷售占 比來看,社區團購渠道在大眾品細分板塊佔比都較低。

(2)管控越來越完善,對線下價格體系衝擊在減弱。正如前文所述,我們認為社區團購平台的衝擊更多體現在擾亂 了線下價格體系。隨着頭部品牌與平台合作更緊密後,對竄貨以及價格管理越來越嚴格,同時平台自身也開始有降低 折扣力度的動力和需求。調研反饋,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等頭部平台現在貨源和價格已經正規很多,貨源中竄貨佔比 不超過 5%,對進貨價以及零售價也都有嚴格的指導紅線。

(3)海天已經在社區團購平台實現份額領先。以美團優選為例,海天合作戰略改變後,份額提升很快,2021 年平台 上醬油品類 GMV 中海天佔比已經達到 26%,與線下渠道一樣龍頭地位確立。一方面,海天 21Q3 在平台加大費用投 入力度後,區域小品牌沒能力跟進;另一方面,海天作為全國龍頭品牌與平台合作後,平台方也願意把流量、廣告資 源向海天傾斜,背後體現的還是海天的品牌力和規模優勢。(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3、成本衝擊:成本壓力下海天盈利為何更穩定?

外部成本壓力下,海天盈利表現更穩定。作為調味品行業龍頭,海天不僅份額領先,規模優勢以及高效作業下,海天 利潤率也一直領先行業。2021 年以來,大豆、白糖、玻璃、PET 等原材料及包材成本持續上漲,調味品板塊盈利受 損,海天對外提價、對內增效,雙管齊下對沖成本上漲壓力,從 21 年及 22Q1 表現看,不管是毛利率還是凈利率下 降幅度均明顯小於行業其他公司(除千禾大幅收縮費用),體現出更強的平滑能力。

龍頭率先提價,同時挖潛增效內部消化。原材料成本普漲情況下,海天通常扮演帶動板塊提價的角色,21 年 10 月公 司率先發出提價通知,開啟調味品行業提價潮。強品牌力下,海天提價傳導也是最順暢的,價格貢獻最先反應到報表 業績。此外,公司會通過囤貨、鎖價等採購策略平滑原材料成本的直接漲幅,同時內部改進生產流程,加快智能化, 緩解原材料上漲壓力,2021 年海天醬油單噸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僅上漲 0.3%和 4.3%,調研反饋,全年採購成本上 漲超過 10%,但公司通過降本增效內部消化將近 30%。 眼光朝內,刀刃向己,嚴控費用對沖成本上漲。為應對外部衝擊,公司發起逆境搏殺的號召,要求全體員工眼睛向內, 嚴控各項費用率。以運費為例,21 年運費價格上漲背景下,海天運費成本反而下降 2.6%,單噸運費成本下降 9.3%, 主要得益於公司優化物流網絡結構、提升產銷聯動效率。2021 年及 22 年 Q1 海天期間費用率分別下降 1.2%、0.2%,在 2022 年全年的財務預算中,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也計劃穩中有降,以應對成本上漲的壓力。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長周期看,均價和效率提升,費用率穩定,人均產出行業領先。時間維度拉長,過去五年、十年海天保持凈利率持續 提升,以 2015-2020 年為例,海天凈利率從 22.2%提升至 28.1%,提升由毛利率貢獻為主。進一步拆分看,以醬油 為例,海天平均 2-3 年提一次價,產品均價保持上行趨勢,噸均材料成本隨原材料價格波動,但規模效應和效率提升 作用下,噸均製造費用和噸均人工成本持續下降,綜合帶動毛利率的提升。橫向對比其他企業,海天生產人員人均產 量明顯領先。費用方面,16-18 年間銷售費用率隨着廣告、促銷投入的變化先升後降,整體穩定。

4、追根溯源:逆勢擴張的背後是品牌和團隊

(1)品牌:行業絕對龍頭,具備強議價權

一超多強格局下,海天品牌深入人心。醬油行業一超多強,海天市佔率領先,尤其是餐飲渠道份額優勢更明顯。早期 海天通過與廚師學校合作,培養廚師使用海天醬油的習慣,以此突破餐飲渠道,公司的草菇老抽、金標生抽等產品技 術穩定、性價比高,在餐飲終端廣受好評。品牌營銷上,早在 1999 年海天就開始投放央視準點廣告,03-04 年投放 大量地面廣告。2016 年以來,為了進一步突破零售渠道,海天加大線上線下費用投放,廣告費用從原來的每年 2 億 左右提高到 4-5 億,冠名了《青春環遊記》、《中國詩詞大會》、《誰是寶藏歌手》、《吐槽大會》等熱門綜藝節目。 隨着公司蚝油、調味醬規模的擴大,以及向醋、料酒、復調等新品類發力,海天的品牌優勢也從醬油向更多品類延伸。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經典單品已經成為經銷商流量型產品。海天旗下的金標生抽、草菇老抽、味極鮮、上等蚝油、調味醬等多年前就已突 破 10 億,甚至 20 億規模,憑藉著大眾化定價和優質的產品力深度綁定餐飲客戶。這些核心單品給到經銷商的毛利率 雖不是行業最高,但作為流量型產品是經銷商必備,也是經銷商向下游拓展客戶的敲門磚。 調味品行業經銷商通常代理多種品類、多個品牌,海天整體盤子最大,從單個經銷商視角來看,海天系列的產品是其 所有代理中貢獻收入、利潤佔比最高的品牌。因此,每年海天任務的完成、考核情況對其收益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比如能否拿到海天的綜合返利。流量型產品疊加規模優勢,海天可以說是經銷商獨一無二的選擇,因此廠家對經銷商 甚至平台方的資源搶佔、任務考核以及管理也更強勢。

(2)管理層:務實的企業家團隊,與公司深度綁定

管理層專註務實,敏銳洞察行業變化。公司高管團隊秉持長期主義,將海天向著百年企業目標去做,定位也比較清晰, 業務聚焦在調味品板塊。公司高管都比較務實,專註實業,深入一線。調研反饋,董事長龐總生活簡單,每天專註工 作,早上七點就會來到公司辦公,每周都要走訪工廠,副總裁程總也經常深入市場一線,了解最新動銷情況。因此海 天管理層對行業動態更敏銳,面對外部衝擊或變化時,可以更快更精準地自上而下部署應對戰略。 管理團隊穩定,陪公司共同成長,歷史上高管離職、減持很少發生。公司管理層龐康程雪、陳軍陽、吳振興和黃文彪直接及間接持有海天 58.38%的股權,管理層實際控制公司,並簽署《一致行動協議》。高管團隊基本都在海天工 作 20 年以上,陪伴公司一起長大,並朝着百年企業目標共同奮鬥,上市以來僅有 2 名高管離職,減持也很少發生。

高管薪酬高,且有股權激勵,與公司深度綁定。2021 年海天高管平均薪酬超過 300 萬,在調味品行業位於前列。公 司也曾推出股權激勵計劃,目前在職高管均有持股,通過股權深度綁定。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3)企業文化:高目標高激勵,高效率強執行

狼性文化,杜絕懈怠心理,員工激勵行業領先。海天一直是高目標高激勵的考核機制,風格強勢,較為狼性。銷售團 隊不會輕易調整任務目標,杜絕懈怠心理,比如 20 年以及 22 年疫情後,團隊上下都向著追平目標努力,鬥志昂揚。 公司會給予中層和基層員工業內較高的薪酬水平,激勵團隊去做更多的市場動作、活動推廣,以達成銷售目標。調研 反饋,海天一線業務員月薪基本可以達到 8000-10000 元,中層省區經理年收入可達到 50 多萬,均是行業中較高水 平。海天偏日式企業風格,追求公平公正,追求極致管理和效率,對內對外(經銷商)考核都非常嚴格。為避免市場 固化,海天採用基層本地化、中層異地化的策略,定期對省區負責人輪崗,任期最長不會超過五年,如果業績表現不 及預期也會及時更換。 公司看重員工的長期回報,自己校招培養,打造一支戰鬥力強的中層團隊。海天團隊以校招為主,社招為輔,校招進 入海天后有清晰的培養路徑,公司也比較看重員工對企業的長期貢獻。目前很多省區負責人都是校招培養出來的,解 決問題的能力強、態度積極,忠誠度高,即使在海天最困難的時候員工離職率也很低。

二、短期跟蹤:行業逐漸走出寒冬,質優龍頭開啟修復

今年疫情涉及範圍更廣,傳播地區更多,在更嚴格的管控下,餐飲大面積關店情況更嚴重,同時疫情持續兩年,經營 長期蕭條也導致渠道備貨意願較差,本輪疫情對調味品行業的影響更甚於 2020 年疫情。另外,今年成本進一步上漲, 調味品企業也面臨了更大的利潤壓力。但隨着 5/6 月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餐飲場景逐步恢復,調味品動銷進一步好 轉,成本壓制也是在 Q1-Q2 最為明顯,行業逐漸度過最艱難時期。今年外部壓力雖大,海天依然在費用、渠道、新 品方面做了諸多動作,在多個品類上進一步搶佔份額,若後續疫情進一步緩解,餐飲產業鏈進入復蘇階段,我們認為 這兩年搶到了份額的龍頭更能享受行業反彈的紅利。

1、費用:靈活調整費用,加快新品類擴張

加大市場費用,拉動終端動銷。疫情反覆拖累 3-4 月份進度,銷售團隊依然保持全年增長目標未調整,杜絕疫情下的 懈怠心理。為了追趕目標,海天加大終端費用投入,渠道調研反饋,市場建設費用由過去的 3 個點左右提升到 6-7 個 點。而且今年與 2020 年疫情後費用投放加大有所不同,經過兩年疫情反覆,經銷商及終端一直面臨比較大的經營壓 力,而且渠道庫存相比 20 年初也更高,因此今年費用投入的形式更多是終端陳列、堆頭以及新品類曝光,通過拉動 終端動銷來提高進貨積極性,而不是通過加大核心單品的搭贈促銷、進貨獎勵向下壓貨。渠道結構上也有所傾斜,在 餐飲渠道受損較嚴重的情況下,今年資源的投入方向以零售端為主,同時也加大了對一些機關單位、學校工廠等封閉 渠道和工業渠道的投入。二季度以來公司在核心客戶上的費用政策有效落實,拉動效果較為明顯,預計上半年將追平 去年進度。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新品類高目標高費用,加快搶佔份額。除了醬油、蚝油、調味醬三大核心品類,海天今年加快了在新品類上的擴張, 既能彌補年度目標缺口,也可以進一步打開長期空間。渠道調研反饋,公司今年針對醋、料酒、零添加系列均定了較 高目標,費用投放上也有所加大,重心是增加現有經銷商的終端市佔率,以零添加系列為例,過去基本沒有額外的費 用投入,今年零添加系列費用上限可以達到 15 個點,醋的費用投放綜合來看也提高了 5 個點左右。費用有效落地後, 公司推動核心經銷商將規模較小的競品替換成海天對應的品類,經銷代理品牌更集中的情況下,物流、倉儲、人員效 率提升,再加上費用支持和綜合返利,以及醋和料酒本身渠道毛利率較高,經銷商意願也較強,上半年醋、料酒、零 添加系列任務完成進度良好,快於公司整體進度。(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庫存:渠道庫存偏高,但不存在經營風險

去年以來渠道高庫存運營,我們認為經營風險不大,隨着復蘇有望緩解。渠道調研反饋,由於 21 年底提價刺激以及 春節旺季來臨,經銷商備貨意願較高,庫存增加,一度達到 2.5-3 個月的偏高水平。經過春節旺季以及一季度消化後, 4 月底渠道反饋多個地區庫存有所降低,比如中部、西部消化至正常水平。但是 5/6 月份以來隨着費用加大、追趕目 標,經銷商庫存又階段性增加。市場一直對海天的高庫存有所擔憂,甚至擔心是否會出現類似 16 年的調整,我們認 為兩者有諸多差異,當前看高庫存不會引發經營風險:

庫存水平:渠道反饋當前經銷商庫存 2.5-3 個月,雖然處於偏高位置,但仍低於 16 年庫存水平,當時部分區域 甚至達到 4 個月庫存。

經銷商盈利:16 年經銷商價格越賣越低,利潤嚴重受損,今年提價後海天傳導較為順暢,海天經銷商利潤率比 較穩定。

費用策略:今年重點是提高終端市場份額,費用投入更傾向於陳列、堆頭、新品,而不是刺激經銷商進貨、壓貨。

經銷商結構:經過 17 年以來經銷商的數量的擴張,海天當前經銷商(7000+)相比 15/16 年(2600+)更細分、 下沉,大經銷商佔比下降,全國竄貨、亂價的壓力更小。

品類結構:相比 16 年,海天當前 SKU 更多,蚝油、調味醬以及醋、料酒都貢獻增長,降低了單品價盤不穩定的 風險。今年 5/6 月以來雖然庫存階段性增加,但結構上有所差別,醋、料酒等新品類佔比提高,經銷商壓力相對 更小,而且後續行業進入復蘇階段時,當前的渠道庫存將轉化成市場份額。

從經銷商變動來看,近兩年雖然有疫情、社區團購等反覆衝擊,但海天經銷商隊伍還比較穩定,尤其是合作時間較長 的核心經銷商,退出的經銷商也多是經營較差的小經銷商,系主動優化的結果。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海天率先完成提價,經銷商利潤率較為穩定。本輪調味品行業提價潮中,龍頭海天傳導最為順暢,渠道反饋終端實際 提價幅度與出廠價漲幅基本一致,提價前後渠道利潤率變化不大。目前海天經銷商毛利率約 10%,扣除各項費用後凈 利率估計 5%左右,雖然這兩年經營壓力較大,但利潤率仍然相對穩定,隨着醋、料酒等新品類佔比增加,預計對經 銷商利潤率也有正向貢獻。

3、渠道:聚焦核心經銷商,發揮優勢搶市場

聚焦核心經銷商,充分發揮核心客戶優勢。海天前兩年一直在擴充經銷商數量,縱向下沉渠道,增加縣城、鄉鎮經銷 商數量;橫向按照渠道、規格拆分經銷商,即使在 20 年 Q1 疫情爆發時經銷商數量也在逆勢擴張,目前西部、北部 等弱勢區域也已經下沉到鎮村級別。但是現階段行業經營壓力較大,部分小經銷商難以達成海天的考核,因此公司開 始整合實力較差的經銷商轉為二批,減少內耗,22Q1 全國經銷商凈減少 291 家,同時將人力、費用資源向核心經銷 商傾斜。在行業承壓的階段,聚焦核心經銷商,實現經銷商內部的品牌替換,藉助他們的力量進一步搶佔終端市場份 額。

4、成本:Q1-Q2 壓制最明顯,後續季度有望改善

Q1-Q2 成本壓制最明顯,中期成本向下改善。今年年初受極端天氣以及俄烏衝突影響,大豆、白砂糖等原材料以及 PET 等包材成本進一步走高,對上半年利潤壓制較為明顯。展望後續季度,農產品在國儲調控下,預計價格將維持穩 定,基數效應下漲幅逐步收窄,玻璃瓶、紙箱等包材價格二季度也出現回落趨勢,成本端有望逐步改善。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三、未來空間:份額繼續提升,平台化價值顯現

調味品行業總體規模約 4500 億,子品類較多,次第綻放。醬油是其中最大的品類,出廠端約 620 億,預計 2026 年 市場規模可達到 877 億,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 6%,行業增速放緩。醋、料酒、蚝油、復調等品類依然處於成長的中 早期階段以及品牌化階段,年增長率較高。

1、醬油:增速放緩,競爭加劇,龍頭擠壓式增長

醬油行業出廠端約 620 億,行業增速放緩。根據歐睿數據,2021 年醬油行業總銷量 1164 萬噸,以海天醬油均價 5333 元/噸作為行業均價,測算行業出廠端約 620 億。從銷量來看,2018 年以來行業總銷量複合增速 3.5%,增速有所放 緩,短期因為疫情承壓,預計中期有恢復性反彈。與日本對比,我國當前醬油人均消費量 8.3 升,二戰前日本醬油人 均消費量達到頂峰約 16 升/人,隨後開始下滑,但考慮到飲食習慣的差異,中國人均消費量天花板應該低於日本。從 價格來看,成本上漲時龍頭具備價格轉移能力,過去十年海天醬油均價複合增速約 1.9%。結構上醬油也在持續升級, 海天高檔(噸價 7000 元以上)、中檔(4000-7000 元)、低檔(4000 元以下)醬油剛上市時佔比約 1:6:3,目前佔比 為 4:5:1。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行業整體分散,呈現一超多強格局。醬油行業 CR3 不到 30%,海天率先成長為全國性品牌,市佔率約 22.7%,規模 份額明顯領先,根據測算,餐飲渠道相對優勢更明顯,市佔率約 25%。第二梯隊的中炬、李錦記、東古市佔率均在 10%以下,大多數品牌都還在全國化的進程中。此外,行業內還存在大量的區域性小品牌。

競爭加劇,龍頭擠壓式增長。從醬油行業產量來看,銷售增速慢於產能擴張,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2021 年規 模以上醬油企業產量複合增速 9.4%,高於行業銷量複合增速 3.5%,也高於百強醬油銷量複合增速 7.5%。同時,近 兩年魯花金龍魚等糧油龍頭也跨界進入調味品板塊,行業競爭加劇,但海天優勢不減,我們依然看好龍頭通過擠壓 競品份額持續增長。 糧油龍頭跨界對海天影響不大。魯花、金龍魚等糧油龍頭推出的醬油產品定位偏高端,主要影響高端零售市場。以魯 花為例,調研反饋魯花當前醬油規模約 10 億+,渠道目前以 KA 商超為主,價格帶和定位對標六月鮮、千禾。糧油與 調味品經營思路存在差異,魯花、金龍魚在餐飲端通過搭贈的方式銷售調味品,無法深度綁定廚師,復購率較低。而 且糧油經銷商利潤率通常較薄,不支持做鄉鎮村市場,渠道下沉方面不如海天,因此新進入者對海天威脅不大。

2、蚝油:品類處於成長期,海天後來者居上

蚝油品類還處於成長階段,目前以餐飲端為主。蚝油過去是粵菜經典菜品中的調味料,海天將其推廣成一種味型,應 用場景擴大,不再僅局限於粵菜。目前品類還處於成長階段,以餐飲端銷售為主,家庭端還需要持續的消費者教育。 預計行業保持雙位數增長,海天三五規劃中蚝油複合增速 10%-15%。 蚝油市場競爭格局簡單,海天後來者居上。李錦記最初是蚝油市場老大,經典產品財神蚝油、舊庄蚝油定位高端,海 天後來推出中低端的上等蚝油(C 端零售價比李錦記低 20%),迅速搶佔市場,目前份額行業第一。除海天和李錦記 外,其餘玩家份額均較小,產品在餐飲端認可度低,沒有強勁的競爭對手。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3、其他品類:高性價比策略切入,有望成為全國龍頭

醋和料酒行業分散,品牌化早期階段。醋和料酒行業發展階段類似,品類都還處於成長期,品牌化也在早期階段,尤 其是餐飲端還以中低端產品為主。格局上區域分散,目前還沒有全國性龍頭出現。其中,醋方面,測算出廠端規模約 240 億,預計複合增速高個位數,醋有很強的區域特點,全國有四大名醋,香醋代表恆順市佔率不到 10%。料酒方面, 測算出廠規模約 200 億,預計複合增速雙位數以上,過去老恆和、王致和等以區域市場為主,沒有成功全國化。近幾 年海天、恆順均發力料酒市場,2021 年海天憑藉高性價比的已經成為料酒品類第一。

海天採用高性價比策略,中長期看好成為全國性龍頭。海天醋和料酒目前以零售端為主,佔比約 70%,公司也有惠 系子品牌推出大包裝的醋和料酒針對餐飲渠道,但考慮到疫情影響目前還未重點發力。醋方面,以桶裝陳醋和瓶裝白 醋為例,對比海天和恆順、紫林的價格,海天零售價要比競品低 30%甚至更高。海天醋系列 SKU 也在不斷擴充,早 期以瓶裝的白醋、陳醋為主,現在桶裝醋、香醋等產品都有,由於醋具有較強的區域特點,海天將費用下沉到各省級 機構,針對不同區域推適銷的產品,更靈活地搶佔市場份額。料酒方面,以玻璃瓶為例,海天推出料酒產品價格遠低 於競品,2021 年已經成為料酒行業第一。中長期看好海天高性價比策略的貫徹,以及強品牌力和渠道導入能力,有 能力在這兩個分散的賽道成長為全國性龍頭。

4、海天中長期空間分品類測算

分品類測算,根據前文對調味品各細分行業規模的測算,假設未來醬油、蚝油、調味醬、醋、料酒行業複合增速分別 為 6%、12%、6%、8%、12%。預計到 2025 年海天各品類:1)醬油、蚝油繼續鞏固行業龍頭地位,預計每年市佔 率提升 1%、0.5%;2)醋和料酒市佔率分別達到 8%、5%,成為全國性行業龍頭;3)調味醬市佔率 5.5%,略有提 升;4)復調及其他產品貢獻約 12 億收入。到 2025 年海天調味品收入約 381 億,複合增速 12.7%。

四、盈利預測

收入端,短期受疫情影響,中期行業隨着餐飲恢復逐步改善,在各品類上搶佔到份額的龍頭更有希望享受反彈的紅利。 我們預計 2022-2024 年海天醬油、蚝油、調味醬及其他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分別為 9%/12%/10%、10%/16%/13%、 6%/12%/9%、39%/28%/20%。預計 22 年公司在醋、料酒等新品類上的投入效果顯著,短期彌補疫情帶來的進度損 失,長期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

海天味業研究報告:危機凸顯實力,布局復蘇機會 - 天天要聞


利潤端,2022 年受大宗商品繼續上漲影響,預計提價幅度難以對沖原材料及運費成本漲幅,公司毛利率繼續承壓。 中期維度,大宗原材料成本將向下改善,報表端有望體現成本下降紅利帶來的彈性。費用端,公司繼續嚴控費用,預 計各項費用率穩中有降。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龍江證監局對黑龍江珍寶島葯業及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等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黑龍江證監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寶島控股股東黑龍江創達集團有限公司因未按時償還向哈爾濱湖時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雙笙商貿有限公司、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