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灶神誕,老人說「東廚貴人助,南廚財不入」:是啥意思?

陰曆的八月初三,也就是公曆的8月29日是灶神生辰,灶神又被稱為「灶王爺」「東廚司命」。老人說「東廚貴人助,南廚財不入」啥叫東廚?這句話是啥意思?

1·古代住房講究多

現在年輕人多住城裡,房子基本上都是買的,在買房子的時候,除了面積之外考慮最多的可能就是採光問題。

但是在古代,房子都是自己建的,需要考慮的東西也很多。

老人們常說,以前建房子講究「宅左有流水,右邊有長道是貴宅」「前有明堂水流曲,後有靠山為筆架」,或者說「前有空後有山,左青龍右白虎,屋前有河上上屋」。

有人說這種房子符合「朱雀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的原則,肯定是好房子。

朱雀玄武,青龍白虎是古代天文學中的「四象」,也是民間最喜歡的「四靈獸」。

這種房子四面都有靈獸坐鎮,南有明堂是朱雀,北邊玄武是靠山,左右青龍白虎環抱擋風又化煞,整座房子的環境就像個「太師椅」,人住中間自然又舒服又穩妥。

而房子的大門、主卧和廚房,被認為是房子的三個重點。大門是家人出入必經之地,也是福氣和財氣的進入通道;主人的卧室不只是睡覺的地方,還要符合主人的氣場和五行。

廚房更是重要,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物都從廚里來,廚房也是家主的「食祿」之所,更是一家人的「財源」所在。

1·東廚貴人助

所謂東廚,指的是廚房在正房的東邊。

東廚的叫法在古代相當普及,不但灶神被稱為「東廚司命」,就連古代文學作品裏也有不少提到東廚的,比如三國大才子曹植也寫過「日苦短,樂有餘,乃置玉樽辦東廚」的句子;唐代顧況詩里也寫「蕭寺百餘僧,東廚正揚煙」。

南宋大詩人陸遊《送張叔潛編修造朝》一詩中,也有「東廚羊美聊堪飽,北面鈴稀莫強愁」的句子。

這些都說明古代人對「東廚」推崇。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是因為,以前人們無論做什麼都要先考慮「五行生剋」。在五行中,東邊是屬木的,而木生火,而廚房屬火也離不開火,設在東邊自然是火有木助,越燒越旺。這自然也代表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旺,像是得了貴人的幫助一樣。

如果把廚房放在南面呢?

五行中南邊屬火,廚房也屬火。雖然火和火不相剋卻也不相生,但是火克金,金就是財富。火太旺金氣自然進不來,就算進來也都被火烤化了,所以才說「東廚貴人助,南廚財不入」。

事實上,把廚房安置在南邊也確實不適合。南邊朝陽,食物容易被陽光曬到,生的會曬蔫,熟的容易變質。特別是夏天,南邊溫度還會更高一些,食物更容易變壞、變質。

咱們生活在北半球,春夏多東南風,颳風時候很容易把煙塵,甚至是火星吹進主屋裡,不衛生也不安全。

3·西廚子孫愁,北廚寡婦哭

除了「東廚貴人助,南廚財不入」之外,古人還講究廚房不能放在西邊和北邊。

原因和上面說得差不多:西邊屬金,廚房屬火,而火克金,也就是說金子遇到火就化了。

咱們世代重視為「子孫後代」造福積財,家裡的金氣都被火給燒化了、燒沒了,那還怎麼傳家呢?這不是比「家有賭父子孫窮」更嚴重嗎?

所以「西廚子孫愁」的意思就是,如果把廚房設置在西邊,家中的財產就會被慢慢消耗光,到了子孫那一輩就得發愁日子怎麼過。

「北廚寡婦哭」,嚴格來說北廚指的是「西北廚」,因為古代房子多為坐北朝南,正北面是主廳,沒有人在正堂屋砌灶台。

在古代人眼裡,西北為乾,乾的意思就是「天」,也指家中的男主人、當家人,也就是家中老父親或者丈夫。

古代女人們要「三從四德」,三從指的就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故從子」,那時候女人地位低,也不能隨意拋頭露面去賺錢養家,所以只能以父或夫為「天」。

在五行中乾也屬火,西北位置設置廚房灶台,就是以火克金,同樣是斷了家中的財路。

這也相當於把家中的當家人置於「烈火炙烤」之中,家中財路燒斷事小,害了當家人的話,這一家人就沒人養活,那可不就剩下哭了嘛!

所以古人才說「西廚子孫愁,北廚寡婦哭」。

不過現在的房子多是商品房,廚房也都是人家提前設置好的,自己也很難改動,所以這些講究自然也就沒人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