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父子倆人,建都洛汭,或建陵洛汭,似乎不是洛陽,當然不是陪都!
洛陽是夏朝的都城,西周本身奉兩京制,豐地和鎬京!
豐地在何方?鎬京在何方?
豐地和鎬京,誰是陪都?
洛陽不是洛汭!請看:
《尚書》載:太保攻位洛汭,周公親自祭奠後,下令庶殷丕作!
《尚書》載驚天動地的工程,選中的風水寶地,是洛汭!不是洛陽!
探討歷史真相,以史書為鑒,史書即姜太公在此,民科退位!
本文引經據典,探討歷史真相,噴者請吃煤塊,領諾獎去!
何謂洛陽?何謂洛汭?本文引經據典,供網民欣賞。
何尊岀土以來,人們津津樂道,似乎銘文之武王宅玆中國……成王宅玆成周,皆相中了洛陽這方風水寶地。
其實,《尚書:召告》,記載得清清楚楚!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洛汭!
周公朝至於洛,則達觀於新邑營……!
《尚書》記載,清清楚楚,周公駕到洛邑,視察新洛邑選址!
《尚書》記載,周公駕到,是駐畢夏商的老城洛邑,來監工修建新都城……達觀於新邑營!
成王在豐,欲宅洛邑……證明洛邑早已存在!
周公奉成王之命,督建新洛邑,召公先相宅,選中的是何方風水寶地?
《尚書》: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洛汭!
洛汭位居何方?
《資治通鑒》解水經……洛水東北過鞏縣東,又北入黃河。夏五子徯太康於洛汭,即此地!
《資治通鑒》載:洛汭,指河南省鞏義市,原縣城位置,現河洛鎮一帶。
洛河流入鞏義,呈南北走向,於康百萬莊園處,掉頭向東,到鞏縣老城西面的龍尾山,闖入納洛門,遂一招神龍擺尾,轉向正北,直撲黃河懷抱!
古書典籍,多定位洛汭,實乃河洛匯一帶!
定位歷史,先定位地望!
前文引經據典,先定位……洛邑,新洛邑,洛汭,可以判斷……!
成王欲宅洛邑,是夏商的洛邑。
召公攻位的新洛邑,定位於洛汭!
周公親自下令,修建的新洛邑,距離現在的洛陽城,遠達八十公里!
設若考古當年周公所建的洛邑,在現在的洛陽一帶挖掘,恐怕……相差近百萬米!
定位歷史,先定位地望!本文定位洛汭之後,再來探討
欲宅洛邑,宅茲中國
何謂:宅!
宅:甲骨文從宀,乇聲。
《說文。宀部》宅,所託也,寄託身軀的地方。
作為名詞使用時,指陰宅,墓穴。
戴聖《禮記。雜記上》:大夫卜宅與葬日……。
《正義》:(上)大夫卜宅與葬日者,宅謂葬地!!!
召公身居太保,負責卜宅……應該是選擇成王墓址!
《尚書》載:太保朝至於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
越三曰庚戍,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洛汭!
根據上述引經據點,可以得岀推斷……成王欲宅洛邑,就是選址陰宅,即帝陵!
召公先周公到洛,卜宅選址洛汭,即鞏縣老城一帶!
鞏義市有宋祖趙匡胤等,七帝八陵!
北宋陵墓群,選址既不依山,亦不傍水,陵冢位處低處,非常奇特!
本文妄自猜測而已……宋王朝知道,武王父子,曾選址洛汭,早已佔據絕代風水寶地!
趙宋王朝,欲傍周天子陵旁,只好退而求其次,拜倒在周王帝陵之側!
前文引經據典,認為洛陽先有夏商洛邑,周公選址洛訥,在洛陽東80公里處。選址是成王陵墓!
本文依據《尚書》,堅持認定,召公卜宅,周公建新邑,絕非王城!
《尚書。詔告》:(召公)越三日戌申,太保乃以庶殷攻位於洛汭,越五曰甲寅位成。
請參考明朝建設北京城,選址,設計多少時日?
召公卜宅,僅僅五天,拍板定案,位成!
成王欲宅洛邑,建設大都市,城市布局,僅僅水源,排雨水一項,五天也折騰不了!這個應有許多歷史前例,可供參考。
《逸周書》載: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無固,其有夏之居。
這段話意思,自鞏義河洛匯流處,往西到偃師二里頭伊汭處,民無固定居所,這裡是夏朝人的遺址。
請問,召公和周公,怎麼會選民無居所之地建都?
洛汭……風水寶地,南面洛河,北靠黃河,陵墓建在中間地帶,正是百米丘陵,排水毫無問題!
綜上所述,成王欲宅洛邑,召公卜宅洛汭,周公督建洛汭,如此驚天動地的工程,就是將成王百年之後,陵墓建在洛汭!
成王建陵洛汭,實際是代武王完成心願……天子守國門!
天子守國門……明朝帝王就是明證!
武王的心願,就是天子守國門,親自鎮守國門,震懾商朝遺民!
何尊銘文:唯王初雍,宅於成周……。
這個銘文,就是指成王,完成武王遺願,將陵墓建在洛汭,以鎮商民!
《何尊》銘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玆中國,自玆x民……。
周武王廷告天下,把我埋在中國,我要親自震懾!
周武王所稱中國,是按照尊王攘夷的體制,四面八方拱衛王國!
武王世襲西伯侯,自稱西土小子。那麼,南方稱南土,北方稱北土,東方稱東土。
如此推論,王國在中,理所當然地被稱為中國。
武王征商之時,戰爭慘烈如何?《史記》記載武王親手殺死紂王,可想而知也。
武王為什麼如此殘暴?
原因是:戰場上,武王被箭射傷,而且傷勢嚴重,折磨他失去理智了!
箭傷折磨武王大報復,親手殺死紂王,親射三箭(報一箭之仇?還三箭是受三箭)?
武王難解心頭之恨,割下紂王腦袋,將屍身裝入青銅食器之中!
武王余恨未消,迂怒兩個女人,如法砲制!
武王為什麼會受箭傷,而且是亂箭之傷?
古代冷兵器,近身肉博,弓箭可謂殺人利器!
武王身受箭傷,周公說得明白:遘厲虐疾!
古代人將征伐,稱為狩獵,武王在征伐中,受到對方反撲,因此受了箭傷(此節本人主頁已講,略!
武王凱旋之際,乘船從洛河入黃河之處,進入洛汭之時,箭傷折磨他病危,開始下遺詔了!
周武王的遺詔余其宅玆中國,自玆Ⅹ民!
武王遺詔本義,就是,我要天子守國門,親自把守洛河口,不讓商朝人,從洛河口,沿河而上,侵犯大周!
將我埋在這裡,我生之時,平定大邑商,我死之後,仍然要震懾商人!
《何尊》和《尚書》相輔相成,互為認證,證明周成王欲宅洛邑,本義為代父完成遺願!
武王帶着箭傷,於四月初三,返回鎬京。年底駕崩!
古代帝王建陵,自登基之曰開始。
武王二月初四牧野大戰,登天子位,凱旋途中立遺詔,根本來不及建陵。
成王代父守國門,建陵完成武王遺願,殊料周召分陝,周公和召公,搞起一國兩治,一國分治,成王坐在分陝碑上了!
周成王驚天動地的工程,是建都洛汭?是建陵洛汭?
看來建都或建陵,反正和洛陽沒有一毛錢關係!
因為《尚書》記載的風水寶地,是洛汭!
洛汭……五子之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