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小學教師,這一報告出爐!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數字教育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大會發佈了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指導的,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戰略研究基地(華中)編製的《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報告》
該報告基於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區域和性別比例,採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參與2024年教師數字素養測評的61萬餘名中小學教師中抽取樣本數據,開展數字素養現狀分析。
報告顯示,2024年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發展指數為50.93,相較於2023年整體提升5.53%。可見,教師數字素養發展呈持續提升態勢,尤其在數字化應用、數字社會責任方面有較大提升。
報告指出,教師能夠積極利用數字技術開展教學活動。超70%的教師能多渠道獲取數字教育資源,約70%的教師能夠合理解釋學業數據圖表,超50%的教師能利用數字技術開展個別化指導。教師數字化研修方面,約90%的教師運用研修平台開展自主學習,超75%的教師基於研修平台開展問題研討,將近50%的教師運用研修平台進行經驗分享。
同時也要看到,中小學教師數字素養還存在短板。報告認為,不同區域教師數字素養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呈現出「東部領先、中西部相對持平」「城市教師綜合表現更優,鄉鎮教師不乏發展亮點」的特點。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教師指數差異在5%以內的指標有6個指標(佔比18.18%);城鄉教師的指數差異在5%以內的指標有11個指標(佔比33.33%)。
此外,教師對數字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有待加強。教師數字技術知識與技能方面,超80%的教師能夠熟練使用數字化設備、軟件和平台,三分之二的教師已掌握合理選用數字技術資源的基本原則,不足20%的教師對數字技術的前沿進展比較了解。
報告建議,構建數字素養科學測評體系,聚焦個體特徵的差異化培養,系統性改善數字化育人環境,深化融合智能技術的教學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