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屏 通訊員 鄭玲
做酸奶
4月2日,武漢市光谷第二高級中學舉辦「菌的奇妙物語:發酵食品誕生記」展,近百位高二學生用系列照片展示了他們最近「玩」菌的過程。
做腐乳
做饅頭
在此之前,他們主要在吃「作品」。「之前我們上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3中的『發酵工程』,講解了泡菜、果酒等傳統發酵食品的歷史文化,發酵原理和製作工藝,學生們都很感興趣。於是我們布置了『做一做』作業。」該校生物教師範碧波笑着說,沒想到同學們都是高手,最近,他們帶到學校來的好吃的特別多!
做泡菜的最多
高二(1)班學生溫承諭選擇做泡菜,為此他專門買了玻璃泡菜壇並嚴格按生物書中所講步驟操作,最後他帶來的成品色澤鮮艷,香味四溢。「其實我最想做的是果酒果醋,但老師說這些適合暑期高溫時做,我到時再大幹一場。」他說。
做米酒
高二(15)班學生肖欣妍做了米酒。「做的時候我很怕會失敗,但我媽一直指導、鼓勵我,我也跟她講發酵原理,現在她也知道了從糯米變米酒的過程中有哪些真菌在起作用。」肖欣妍笑着說道,她覺得這件事特別溫馨。後來,她把米酒帶到學校,收穫了好朋友們的點贊,這讓她成就感十足 。
「我還沒吃上自己做的米酒,現在更饞了!」高二(13)班的住讀學生潘昱彤說道。上周末她回家時動手做了米酒,可離家時米酒還沒釀製好,她現在滿心期待,迫不及待地盼着放假回家品嘗。高二(2)班學生胡譯在一旁驕傲地說:「我上周做了一盆,發酵了兩天,相當成功!我爸最得意,拿去送了好多親朋好友 。」
學生們說,自己最大的收穫是「學以致用」「感覺課本上的知識活了」。老師們則說,沒想到這樣的「學中做、做中學」活動如此受歡迎。分管高二年級的光谷二高副校長鬍學進說,這樣的活動讓學生體驗了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真正做到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培養了學生勇於實踐、善於創新的探究精神,也涵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積極上進的美好情操,今後,學校將繼續探索更多學科特色育人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與發展平台,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