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盛偉
正月初三下午3點40分,衢州機場,從哈爾濱飛往衢州的航班穩穩落地。
小張抱着孩子走出站口,妻子已經等候多時,一家三口在機場緊緊相擁。
小張是黑龍江農村人,在衢州城區一個快遞驛站工作,愛人是江西人。
衢州機場的春運場景 盛偉攝
兩年前,兒子在衢州出生,小張很是喜歡,按照東北的取名特點,小張給兒子取了個小名叫「旺仔」。
小張的媽媽從黑龍江來到衢州照顧孩子,但出租屋太小,江南的天氣過於炎熱,張媽媽嚷着要回東北。
小張想留旺仔在衢州,但小夫妻因為工作關係無暇顧及。
奶奶想帶孫子去東北農村過夏天,小張權衡再三後,送兒子和母親去了東北。
小張在家鄉的房子前後院都安放了監控。「想娃了,就打開監控看看,看着孩子在菜地里嬉戲,學着牛叫,我心裏開心中帶着酸楚,開心是孩子已經開蒙了,難過的是,沒有見證孩子開蒙,孩子缺少陪伴。」
東北入冬得早,監控的場景被冰雪覆蓋時,小張更加難過了。「孩子會不會冷?吃不吃得好,老躲在家裡不曬太陽會不會缺鈣?」成串的擔心不斷從腦海里跳出來。
衢州機場的春運場景 盛偉攝
小張給母親買了個智能手機,花兩天時間教會了母親使用微信視頻。只要得空,小張就和兒子聊天。「聽得到,看得到就是抱不到。感覺渾身刺撓。」
夫妻倆商量,決定將孩子帶到衢州來撫養。「孩子他媽打點零工,以看護孩子為主,我吃點苦,多干點活。多賺錢點陪孩子長大。」
臘月二十六,小張坐火車回家。臘月二十八,小張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兒子。「孩子認不出我了,但很快就粘了上來,這個血緣是割不斷的。」
因為要上班掙錢,小張決定坐飛機回衢州。「機票將近3000元,小半個月工資了,肉疼。但管不了那麼多了,孩子的成長要緊。」
「我們普通勞動者,賺錢不多,儘可能陪孩子長大,讓他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好的心理狀態就是我的心愿。」小張說。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