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陷輿論旋渦的當下,各大衛生巾品牌有必要自我革新,用優質產品踐行對女性的關愛。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丁鐵
近日,有網友發佈自己實際測量衛生巾長度的帖子,發現包裝上寫的長度與實際長度、實際使用長度有一定差值。隨後,引發不少網友跟隨,找來各種衛生巾品牌進行實測。不測不知道,一測結果心裏拔涼拔涼的:衛生巾行業幾乎是集體塌房。隨後,衛生巾衛生標準低問題也陸續爆出,導致「醫用級衛生巾」搜索量激增,反映出消費者對於衛生巾質量安全的深切憂慮。
「活出健康美」「女人越當越快樂」「大動作也不怕」……這些廣告語多麼讓女性倍感溫馨、安心,但現實卻讓眾多女性消費者心寒。衛生巾作為女性生活必需品,其質量關係到女性的使用體驗與生理健康。然而,在國家標準允許的誤差範圍內「取低值」已成衛生巾生產潛規則。更有甚者,其產品長度縮水嚴重,遠超合理誤差範疇,某知名品牌內吸收層短缺竟達66毫米之多。普遍性「短斤少兩」是對消費者權益的公然侵害,豈能用「誤差」來搪塞。
據統計,女性一生中有2535天是經期,粗略計算,如果女性經期的衛生巾用量按一天5片算,一生中需要12675片衛生巾,衛生巾的消耗量巨大,是名副其實的「常消品」。若長期使用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如有效棉芯長度不足,不僅影響使用體驗,更可能因吸收不佳而導致健康隱患。而近年來,多起大牌衛生巾被曝出質量問題,包括含量超標、材料粗製濫造、監管漏洞等,這些問題比單純的長度縮水更為嚴重,直接威脅到女性的生理健康。無怪乎消費者對衛生巾質量的關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衛生巾市場的規模龐大,競爭激烈。據中國造紙協會生活用紙專業委員會統計,2023年,中國女性衛生用品市場規模達到了703.4億元。但競爭應建立在質量與服務的基礎之上。任何試圖在質量上偷工減料的行為,都將面臨市場的嚴厲拷問。部分品牌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忽視產品質量,甚至不惜犧牲消費者的健康權益,這種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而一眾衛生巾品牌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事實上也反映出有效監管的缺失缺位。
問題要解決,但僅靠企業自律顯然不夠。衛生巾(護墊)新國標的起草與徵求意見是一個積極信號,但更重要的是在執行見真章,確保每一項指標都能切實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主動監管,不能總是等到問題曝光才行動,應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對衛生巾等女性衛生用品進行定期抽檢,及時處罰並曝光違規行為。同時,也應針對監管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不能任由監管「走過場」或「干與不幹一個樣,干好乾壞一個樣」。
關愛女性不能只是嘴上說說,必須把生產、監管的各環節都嚴起來,真正做到寸「巾」不讓。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