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鬍子是每個男人的必修課,自打青春期發育開始,身體上的毛髮就變得格外旺盛。比如腋毛、胸毛、腿毛,特別是鬍鬚,如果不精心打理,甚至會影響到整體形象。
然而在刮鬍子這件事上,每個男人的體驗卻不一樣。有些人鬍子長得快,基本每天都得刮才能保持面部的乾淨整潔,而有些人一星期也刮不了兩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刮鬍子頻率高又說明什麼?
一、刮鬍子的頻繁,主要與激素有關!
人的毛髮需要依靠體內激素分泌進行調節,多種性激素分泌增加,鬍子長得快,自然需要經常清理,刮鬍子的頻率也就上去了。對於男性而言,雄性激素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促毛髮生長素。
受男性生理特徵影響,雄性激素的分泌往往具有傾向性,女性身體雖然也會產生這種物質,但數量有限。這也是為什麼男性的毛髮普遍比女性要濃密,一些不容易長毛的區域也會長毛。
除了激素分泌外,部分人也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家族中父母輩的毛髮相對濃密,那麼他們的後代毛髮質量也會比普通人更好一些,如頭髮更黑亮、更堅韌,長鬍子的速度更快等。
日常的營養補充,也有可能讓鬍子長得更快。比如一名男性,在某一時間段內攝入了較多蛋白質,機體的整體運行條件發生改變,蛋白質就會作用於毛髮,最終體現在鬍鬚變長、變濃密上。
綜合來看,男性刮鬍子的習慣,受多方因素影響,包括遺傳、營養攝入等。然而歸根結底,讓男性保持長鬍須這一特徵的決定性因素,還是激素。
二、刮鬍子頻繁的人更長壽?
有說法認為,男性刮鬍子的習慣與壽命長短有着一定的聯繫,鬍子刮的越勤快,壽命就越長。其實對於這種說法,長期以來是沒有科學研究明確給出答案的,更多的是民間傳言。
解釋起來其實很簡單,刮鬍子頻繁本質上是因為鬍子長得快,而鬍子長得快,則是因為機體當中的激素水平較高。如果所謂的「激素水平」在正常區間,則說明機體運行正常。
反之如果激素分泌超標,鬍子長得過快,清理頻率提升,則意味着男性身體機能異常運行,某種程度上會引髮油脂旺盛加重脫髮。這對於壽命,往往不會造成直接影響。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刮鬍子頻繁的人更長壽呢?如果從健康習慣角度來看,經常整理自己面容的人,大概率是個愛乾淨的人。他的生活環境,一般不會是「髒亂差」的,這就為健康生活提供了基礎。
若拋開鬍鬚生長快慢,那些一周刮不了一次鬍子的人,密集的鬍鬚長期得不到清理,不僅容易附着細菌,還會促使其皮膚環境變差。簡而言之,這類人群更容易接觸病菌,身體健康的基本保障較低。
兩相對比,人們便認為不經常刮鬍子的人,從長期上看健康程度往往不高,未來長壽的可能性更低。雖說科學研究並沒有向人們解釋刮鬍子頻率與壽命的直接關係,但人們思考的方向確有可取之處。
壽命長短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生活狀態、習慣、環境等,其中清潔習慣,就涉及到生活範疇。前面我們提到,鬍子生長主要與激素分泌有關,如果男性體內激素紊亂,也有可能促使鬍鬚瘋長。
當代男性壓力普遍較大,熬夜成為常態,再加上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會逐步導致激素紊亂,繼而增加鬍子瘋長的概率。也因此,男性面部的整體狀態,某種程度上可以作為男性生活狀態的一種潛在表現。
總結
鬍子長得快,說明男性體內激素水平良好,只要分泌量一直保持在合理區間範圍內,一般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對於刮鬍子頻率越高越長壽這種說法,尚未得到科學支持,還需繼續探究其關聯性。
不過,通過鬍子生長的情況以及刮鬍子的頻率,是可以從側面輔助判斷一個男性的生活狀態的。若確實存在健康風險,從長期上就會對其壽命造成影響。
最後希望大家可以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變化,不要盲目聽信傳言。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重日常保養,才更有利於自身健康。各位朋友,你或者你的家人一般多久刮一次鬍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