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人在群裏面說:老師在講解戰一的時候,沒有提到前腳腳後跟對準後腳足弓。於是在戰一中雙腳到底應該如何擺放,引起了大家的討論,今天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先來認識一下戰士一式:下圖
基礎站姿體式之一,練習中經常遇到,雖然屬於基礎體式,但是是一個非常考驗腿部力量的體式。
看一下練習方法:
- 站在墊子的中間,雙腳向兩側大大分開,左腳掌微內扣,右腳掌外旋90度,轉髖轉體,面向墊子短邊的方向。
- 吸氣,雙手向上舉過頭頂,呼氣屈右膝,右大腿平行地面,眼睛向上看大拇指。
- 保持5~8組呼吸,回正反側練習。
我們來看一下雙腳分開的距離。
1、經典的戰士一式就是:前腳腳後跟對準後腳足弓,相當于山式中的雙腳併攏。這也是戰一中雙腳左右分開最小的距離,因為雙腳已經併攏了,再縮小雙腿就變成內收啦。有人會問雙腳併攏為什麼不是前腳腳後跟對後腳腳後跟呢?
前腳的膝蓋腳趾一個方向,是山式的樣子,而後腳掌外旋45度。如果前腳腳後跟對後腳掌就變成內收了,前腳腳後跟對後腳足弓剛好是併攏,前腳腳後跟對後腳腳後跟就是雙腳分開一點點了。看下圖
2、初學者或髖比較緊又或者力量較弱的人:從前腳腳後跟對準後腳足弓,到雙腳分開與髖同寬,或比髖略寬中間的任意一個距離都是可以的。對標山式中的:雙腳分開與寬同寬或略寬。
那為什麼初學者、髖緊的人、或者力量弱的人建議雙腳分開的距離大一點呢?
因為這幾類人群在戰一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站不穩或者髖擺不正。首先雙腳分開的距離大一點,可以讓根基更穩、下盤更穩,幫助你穩定身體,穩定體式;其次雙腳分開的大一點,可以緩解髖關節的壓力,幫助骨盆端正。
其實和山式是一模一樣的。如果是雙腳併攏的山式,你感覺站得不是太穩或者臀部容易夾緊,髖關節有壓力,選擇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的山式,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3、特殊情況下可以選擇雙腳分開更大一點,比如與墊子同寬,對標雙角式的站姿。
比如在腰部理療的課程中,就可以選擇讓雙腳左右分開與墊子同寬去練習戰一。會給腰椎以及腰骶創造更多的空間,緩解腰部區域的壓力。
在站立前屈中分享過,雙腳分開的距離越大,下背部會更容易放鬆和延展。相比較而言,雙腳大大分開的雙角式就比雙腳併攏或者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的站立前屈,下背部更容易得到延展和放鬆。
總結一下:經典的戰士一式是前腳腳後跟對準後腳足弓。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雙腳分開的距離大一點與肩同寬或者比肩更寬,特殊情況下,雙腳分開與墊子同寬都是可以的。
我們在以前的分享中多次說過,有的點很重要,而有的點則不必過分糾結。比如戰一中雙腳左右分開的距離,就不必過分糾結。在戰一中你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讓骨盆擺正,後腳外側有沒有踩下去,後腳內側有沒有提上來,前腳膝蓋和腳趾是不是在一個方向,腰椎是否有壓力。
關注凡一,共享健康和美麗!#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