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不了》|把人生的小泥濘都畫成了滿天繁星

歡迎在每周一與我相遇,2022年的26周,為你推薦漫畫——《回答不了》。

這是一本讓人咀嚼文字、不想看圖的漫畫書

隨着年齡增長,周遭的一切都在變得越來越複雜,生活中回答不了、沒有答案的事情可太多了。

當然,更大可能的是:環境的複雜度沒有發生變化,而是我自身變得複雜了。

或者換一個好聽點的說法,我理解複雜事物與關係的能力更強了。

書如其名,關於應對複雜的社會關係,完全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

但還是能夠給我們在「情緒疏導」和「人性理解」方面有所收穫。

看完這本書,你會變得不那麼焦慮了。

因為你發現,你所痛苦的很多問題,書里的普通人也同樣要面對和糾結。

我們和我們的問題沒什麼特別的,我們只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

但是問題不特別不嚴重,都不意味着可以輕視我們的問題,忽視我們的感受。

一個人可以做到情緒穩定,那一定是他非常關注自己的情緒。

像對待情人、朋友那樣對待自己,不要對自己說刻薄的話,帶着體諒理解與自己相處。

看完這本書,你會感受到人性另一面。

作者隱匿了所有人物的真實姓名,甚至還給一些人掛上了豬頭表情,連漫畫形象都沒有。

所以這份肆意就可以流露在字裡行間。

沒有冠冕堂皇的說辭,沒有矯揉造作的偽裝。

都是直擊靈魂的大實話。

你看,有匿名人士說

「人不會因為自己長得一般,就也喜歡長的一般的,還是會喜歡長得好看的。」

你可能會想——原來長得好看還是很重要呀。

畢竟是很簡單的道理,我們自古就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其實「喜歡」是一個很簡單的情緒,我們的一生也會喜歡很多人,它代表的含義非常有限。

  • 比如我也喜歡小狗,但未來3年一定不會養,因為沒有精力和環境照顧。
  • 比如我也喜歡瑜伽,但我退休之前都不會想要成為瑜伽教練,因為作為一名愛好者就能帶給我足夠的成就感、最大的幸福感。
  • 比如我也喜歡過一些人,但其中大部分沒有在一起甚至不再聯繫,因為短暫相交,相互支撐着走過一段路,就很美好,也很足夠。

你看,有匿名人說

「現在好看的蠢女人太多了,你很難發現有完全值得把自己的生活所得與之平等分享的魅力女性。」

坦誠無恥地說,這句話可以擊中我,大概是因為我在某一段關係里,也曾經想過與對方平分分享生活所得。

這種想法有錯么?我認為答案取決於這個想法萌生的時間。

  • 如果是親密關係的初期,那就是目的過強。真摯而純粹的感情可遇而不可求,但完全出於某種目的的感情不該有,也不能長久。
  • 如果是親密關係的中後期,那就是理所當然。婚姻也是一種合作,隊友之間無法平分所得,彼此都很難認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對等的回報,關係天平就會失衡。

all models are wrong,but some are useful。

目的-行動模型有用,但一定不會在所有場景都對。

另外,我還想提點自己,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錯和對或許邊界模糊,但不會因為你承認了,錯誤就會減少,後果就會減輕。

深入思考那些難聽的話,你會獲益良多。

捕捉有意義的啟發洞見。即刻優化才能快速進化。

你看,有匿名人說

有些女的吧,自視甚高,你對她好。她還總覺得應該能找到比你好的,她要計算和你在一起的機會成本,這麼一想,就覺得和你在一起犧牲巨大,所以特別驕縱,根本沒辦法相處。

捫心自問,我不太在意機會成本。

因為我總是很快速且自信地判斷出最優選擇,然後快速試錯。

典型的現代快餐式感情模式,是主動選擇也是被動選擇。

  • 越來越缺少耐心去深入地了解一個人,與其變得親近和信任。
  • 越來越難以放下戒備,因為比與人變得親近更難的是——與一個親近的人分開。

捫心自問,我並不嬌縱,卻難以相處。

嬌縱其實代表着安全感和不在意。

而我非常沒有安全感,又非常在意感受和結果。

所以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封閉且拘束。

要知道,從科學角度,閑聊八卦——也是人類進化、情感建設必不可少的元素。

「三思而行、說話做事要達到目的」是我一直奉行的原則。

而這份原則卻不能讓人在親密關係中如魚得水。

在和別人的關係中成長,以上。

謝謝你的閱讀,願你在2022年的27周,溫暖陽光,充滿希望,我們下周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