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正式啟動!
3月21日,「三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基層實踐者相聚華南農業大學,積極響應國家「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號召,結合我省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共同啟動廣東省「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強化鄉村振興科技人才支撐,為廣東鄉村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導入磅礴力量。
「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決策部署的重要任務,是省委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內在要求,是補齊鄉村建設人才短板的現實需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決策部署,今年2月,廣東省印發了《「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試點方案》,將「百校聯百縣興千村」作為推進鄉村建設行動的重點工作,充分利用駐鎮幫鎮扶村、全域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等成果,在協商自願基礎上確定了首批7對校地合作試點單位,同時支持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髮起省鄉村建設高校聯盟。
「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啟動後,將聚焦關鍵環節,紮實做好四項重點工作:一是加快形成校地合作工作思路,抓緊建立工作機制,7對簽約校縣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優先選擇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強、常住人口多、產業基礎好和群眾積極性高的村莊開展共建服務。二是加快推動校地合作基地建設,依託基地開展社會實踐、培養鄉村人才、開展駐村服務。三是加快推動解決鄉村建設難點堵點問題,推動高校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科學技術的傳播者、科技創新的「領頭羊」、鄉村致富的「帶頭人」,加強村莊規劃建設諮詢、鄉村產業規劃發展指導、鄉村治理改革研究。四是加快打造校地合作樣板,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經驗模式。
啟動儀式上要求,省鄉村振興局、教育廳要密切配合、加強組織協調,省鄉村建設高校聯盟、簽約高校與簽約縣(區、市)要各司其職、形成合力,積極探索校地共建、科技下鄉的廣東經驗,以實際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廣東鄉村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國家鄉村建設高校聯盟特聘專家出席啟動儀式,省教育廳、鄉村振興局及4位校地代表發言,啟動儀式還為7所高校「百校聯百縣興千村」行動工作隊授旗,廣州市從化區、河源市東源縣、揭陽市惠來縣、梅州興寧市、清遠連州市、佛岡縣、韶關市乳源縣負責同志分別與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財經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7所高校簽約。
來源:廣東農業農村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