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彈專家2》剛上映就收穫了豆瓣8.0的高分,截止發稿,票房成績相當不俗。劉德華扮演的潘乘風,成了這部電影中的大驚喜和最棒的角色。潘乘風是一個複雜卻奪目的人物。他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因為他多完美,而是因為他夠真實。在這部電影里,潘乘風不再是一個「偉光正」的片面符號角色,他展現出了真實的人性——真實的自我,與命運激烈相搏,這種真實感和極致殘酷,直擊人心,直指我們每個人的境遇蹉跎和心路難言。
在變故來臨之前,劉德華演出了拆彈專家潘乘風的硬朗和精幹。但當命運的黑色玩笑來臨,劉德華也演繹出了這個倔強不服輸的人物那複雜而真實的心理狀態:潘乘風表面的風光和驕傲,他身後那難以忍受的孤獨和崩潰、難以化解的抑鬱和脆弱。有時候,命運就是愛和人開玩笑——比如讓完美的潘乘風失去一條小腿。
百戰百勝、經驗豐富的警隊拆彈專家潘乘風,在一次執行任務時大意引爆了炸彈,把自己的一條小腿炸掉了。電影先展示了他醒過來的畫面,他躺在床上談笑風生,似乎絲毫不受影響,然後就迅速裝了義肢,進行復健訓練,他看似積極樂觀,但實際上,這次意外所帶來的打擊,已令潘乘風身心碎裂。
長期戴義肢活動,讓潘乘風的腿痛難忍;因為成了殘疾,不得不離開自己曾經熱愛的工作崗位。這對於一個從警幾十年的警隊精英來說,是最沉重最致命的打擊。也正因為如此,他變得脆弱無助,刻薄暴戾。
《拆彈專家2》對人物的心理解析和展示異常精準,劉德華對潘乘風受傷之後的轉變演繹,堪稱精湛——沒有很多誇張或者激烈的時刻,潘乘風只是在警隊受勛儀式上忽然失控,他跟女友吵架,他對待老友開始刻薄……劉德華通過這些片段和細節,把潘乘風的性格轉變過程演活了。潘乘風就像一個真實的普通人,這個普通人也有受不了,要爆發要發泄的時候。命運也會擠壓他、使勁欺負他,直至他露出疲態,全面崩潰。真實和苦澀的人生,為這個電影人物注入了血肉和魅力。
想要把一部電影拍得真實,其實並不容易。想把一個角色演到真實感人,其實非常難。真實不是成功也不是完美。只有真正經歷過人生低谷的人,才知道這些殘酷的生活片段,才懂得從高處跌落的滋味,才明白什麼叫真實。每一部電影,都是製作者們生命經驗的集結和展示。只有生活經歷豐富、用心觀察社會和人生的創作者和演員,才能準確抓得住這些東西:那些真實難言的際遇,一閃而過的真心;看不見的真相、無數年的煎熬和撐住,屬於普通人的掙扎、奮鬥和榮光。
當攜帶核彈的列車呼嘯而過,潘乘風選擇與自己的命運正面相搏,他是因也是果,他是自己心中的炸彈,現在他也要解決這個炸彈。他慨然承受自己的因果,選擇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這種慨然與磊磊落落,令人淚目。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是潘乘風,每天過着如履薄冰般的生活,為了能保持住狀態而一刻都不敢鬆懈;也曾像他那樣被命運擊潰,承受着難言的煎熬;也像他一樣不肯認命,努力着維護自己生活的體面和尊嚴。命運終究要靠自我造就。我們大約也像潘乘風那樣,要選擇面對,努力撐住走下去。不論路途有多崎嶇,硬漢永不言棄(原創影評,署名黨阿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