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貌不輸董卿,實力不輸倪萍,被譽為「央視最美國臉」的她有多牛

文 | 八瓜魚

編輯 | 八瓜魚

高考三年連續落榜,卻成為各大電視台爭奪的對象。

上海衛視為了她「三顧茅廬」。

央視為了她不惜動用「官權」。

然而卻觀眾嘲笑她的成功只是「表面風光」。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生經歷會讓一個如此成功的女人遭受嘲笑呢?


01

李修平出生在一戶書香門第。

受母親的影響,她一度想成為和母親一樣的大學老師。

然而在她讀高中期間。

學校的廣播站需要一名女生擔任廣播員。

品學兼優又富有氣質的她成了老師的首選。

也正是這次廣播經歷改變了李修平的夢想。

但此刻的她還沒意識到自己即將面臨著什麼。


一向成績不錯的她卻在第一次高考中發揮失利。

僅以幾分之差和理想中的院校失之交臂。

倍受打擊的李修平將自己關在卧室。

任憑母親怎麼敲門也無動於衷。

直到門外的父親「警告」她:

「如果你今天不能像個正常人一樣走出房門吃飯,你以後就都不要出來了。」

李修平才強撐起精神走出房間。


一頓飯的功夫,李修平已經整理好思緒。

她決定為了理想院校再努力一次。

而令她沒想到的是第二年高考僅以2分之差再次落榜。

並且第三年依舊是名落孫山的結果。

換做其他人,連續三年的失敗也許早就崩潰。

但李修平卻越來越平靜。


李修平的平靜並不是一種麻木的表現。

而是一種對夢想堅定不移的淡然。

在抵達成功之前,李修平知道自己不會放棄。

終於在第四次高考,她成功了。

夢寐以求的「北京廣播學院」終於向她敞開了大門。

去報道的路上,李修平拿出了父親臨行前塞給自己的紙條。


小小的字條上寫了三句話。

「生活要樸素,學習要努力,做人要坦誠。」

這十五個字也成了李修平今後的人生信條。

整個大學期間,李修平都嚴以律己。

不僅拒絕了所有異性的示好。

就連正常的娛樂社交也不參與。

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把自己沉浸在知識的海洋。

四年的沉澱終於為她帶來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生轉機。

02

央視每年都會在畢業季到學校招收實習生。

在層層角逐下,李修平和另外32名學生進到了最終選拔。

然而最終只能有4個人獲得實習名額。

於是所有的學生都虎視眈眈的盯着桌子上散落的稿子。

等到考官示意學生們可以自行選擇演講稿後。

所有人一擁而上爭搶着容易表現功底的新聞稿。

而不爭不搶的李修平只撿到了一張沒人要的廣告詞。


對於播音生而言,廣告詞很難展示實力。

李修平也很清楚這一點。

已經不抱希望的她還是從容的念完了那些廣告詞。

殊不知,她的這份冷靜和淡然反而吸引了央視。

最後竟然成功的拿到了實習生名額。

而在央視實習期間,她也以極其出色的表現完成了實習。

但當央視對她發出正式邀請時,她卻拒絕了。


李修平在央視實習期間的表現不單單得到了央視的青睞。

各大電視台都對這個極具潛力的種子選手虎視眈眈。

於是在實習期結束後紛紛遞上了自家的橄欖枝。

上海衛視三次親自派人上門邀請。

央視更是點名要李修平留下。

而李修平的選擇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她選擇回歸家鄉。

成了甘肅電視台旗下的正式員工。

因為出色的外型和過硬的專業實力。

李修平僅用了兩年時間就成了台里的台柱子。

她身上的光茫始終讓央視垂涎欲滴。

一封又一封的邀請函從央視寄往李修平的住處。

但央視的領導卻遲遲等不到迴音。

眼見軟的不行,央視只好用硬的。


甘肅電視台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央視的借調公函。

但同樣惜才的甘肅電視台也不願意就此放人。

於是領導們心照不宣的選擇了無視。

直到央視人事處處長親自拿着公函來到甘肅

甘肅電視台的領導們才只好依依不捨的送上人才。

而李修平的人生也從此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進入央視後的李修平連過渡期都沒有。

直接就被調入了《新聞聯播》頻道。

這就是為什麼央視這麼多年都不肯放棄的原因。

果不其然,李修平沒有辜負央視領導的期望。

在最短的時間內就熟悉了《新聞聯播》的工作強度。

並創下了連續26年無失誤記錄。

而事業如此成功的她卻在感情上備受挫折。

03

其實從小打到,李修平都對愛情不抱期待。

也沒有任何談戀愛的想法冒出。

如果不是父母催的着急。

她也不會倉促的和工程師範宇訂下終身。

而這份倉促也為這段婚姻埋了下隱患。


隨着李修平來到央視,她和丈夫就開啟了異地戀。

雖然聚少離多,但兩人感情還算得上穩定。

直到丈夫為了家庭從甘肅搬來北京

李修平才發現兩人竟是如此的不合拍。

不僅生活習慣不一致。

就連李修平回到家中講些工作上的事情。

都會遭到丈夫不耐煩的阻止。


最終這段倉促的婚姻在互相的不理解中走向失敗。

李修平本想就此和婚姻划下分割線。

卻沒料到父親突然病故離世。

李修平看着終日鬱鬱寡歡的母親也不忍心再傷她的心。

只好表示自己會再留意合適的結婚對象。

畢竟擁有一個圓滿的家庭是父母對子女最大的期望。

終於在李修平42歲那年,愛情再次出現。


對方是大她10歲,據悉還是個領導。

彼時的李修平因為名氣已經有一大批的追求者。

但讓她感到合拍的只有這一個人。

兩人在一起時總有着說不完的話。

在日積月累的了解之中。

李修平終於有勇氣再一次的走入婚姻殿堂。

儘管已經42歲。

可她仍想為心愛的人生一個孩子。

沒想到兩人因此出現了第一次分歧。


原來丈夫不捨得妻子冒着大齡孕婦的風險為自己生兒育女。

而李修平也在兩人第一次的分歧中確定自己沒有嫁錯人。

果不其然,在婚後的日子裏她更加驗證了這一點。

無論下班多晚,丈夫都會留着一口熱飯等待自己。

只要在家裡看到自己拿起稿子,丈夫就保持安靜。

等到自己背完,還會分享作為聆聽者的感覺。

這些感受都是李修平在第一段婚姻中不曾感受過的。


雖然無兒無女對於李修平而言始終是一個遺憾。

但和丈夫平靜又溫暖的日子也讓她感到滿足。

退休後,除了和丈夫逛公園。

她還將自己投身進了公益事業。

正如父親當年告訴她的那樣。

「生活要樸素,學習要努力,做人要坦誠。」


結語:

李修平的一生擁有過無數榮譽和成就。

卻從未見過她的任何負面新聞。

唯一遭人奚落的也不過是個「無兒無女」。

但幸福的人生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對於李修平而言,臉上燦爛的笑容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