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相聲小劇場撂地演出視頻曝光,德雲社口碑被粉絲拖累

對於很多明星來說,粉絲有時候真是一把雙刃劍,他們能把你捧上去,有時候也能把你「踩」下去,即使他們並不是真心想踩,但客觀上卻經常起到這種作用。

如果你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不妨來看看德雲社「撂地當年」相聲專場背後的粉絲亂象,估計連郭德綱都沒想到,本來在綱絲節搞撂地專場是一件好事,沒想到最後卻被粉絲的盲目吹捧拖累了口碑。

一、形式大於內容的演出

有一位專業相聲博主看了德雲社撂地專場視頻後給了評價,形式大於內容,更像是一次德雲社粉絲見面會。

此話確實不假,德雲社這次搞撂地專場從一開始的節目安排就顯得不太專業,數量太多不說使用演員也太多,再加上過於強調互動,這就導致演出時間嚴重不夠。

於是德雲社的演出現場一方面壓縮了部分相聲段子的內容,另一方面還直接砍掉了一些節目單原定的節目,表演縮水。

此外,由於德雲社沒有組織這種撂地演出的經驗,不論是互動還是表演都是一片亂鬨哄的氛圍,如果想聽相聲的話,基本上內容乏善可陳,所以被相聲博主評價為粉絲見面會倒也算比較客觀。

如果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在網絡上搜索一下「2011年天津謙祥益原生態相聲演出」,對比之下的話,德雲社這場撂地演出確實太過於玩兒鬧,形式遠遠大於內容。

二、粉絲們的鼓噪

德雲社每次有什麼活動,德雲社粉絲和綱絲自媒體總是會掀起一陣火熱的宣傳高潮,這一次綱絲節撂地專場也不例外,只不過這次也像往常一樣存在過火的宣傳。

首先出幺蛾子的是綱絲自媒體,隨便刷到幾個綱絲自媒體就能發現他們在宣傳德雲社撂地專場上存在的嚴重問題。

「哪個人哪個社團想過這麼演,敢這麼演,德雲社始終走在相聲創新最前沿」

「相信很快就有人模仿(德雲社撂地專場)」

「總歸又讓德雲社拔了頭籌」

「(撂地專場)目前在相聲界的業內是絕無僅有的第一次」

而在德雲社粉絲那裡更是各種花樣吹捧和盲目拉踩不一而足。

「這創意絕了,這讓同行怎麼辦?」

老郭你這樣整,讓整個相聲界咋辦?」

「也只有德雲社敢這麼玩」

「沒有德雲社,誰知道有這種說相聲的方式?」

綱絲自媒體和德雲社粉絲普遍將這次撂地專場當成了德雲社首創,認為德雲社又一次引領了相聲界,把同行都扔在後面。

可是,事實確實如此嗎?

三、各地小劇場撂地演出

面對綱絲自媒體和德雲社粉絲的盲目吹捧和過分拉踩,有些相聲愛好者看不下去了,有人專門整理了近幾年全國各地相聲小劇場撂地演出的視頻集錦發到網上,隨着這些視頻的曝光,德雲社粉絲們的盲目吹捧也破產了。

這些撂地演出視頻包括西安相聲新勢力、成都哈哈曲藝社、杭州凱樂匯、貴陽春黔社以及青島曲藝社等相聲團體。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天津謙祥益舉辦的原生態相聲演出,那次演出是各種撂地表演中真正的天花板,因為出場表演的各位演員全是相聲老前輩。

張永熙於佑福田立禾劉文步黃鐵良張文霞魏文華尹笑聲李伯祥、王文、魏文亮這些相聲前輩基本上都實打實參加過真正的撂地賣藝,他們的表演原汁原味,基本上還原了當年相聲撂地表演的狀態,因此被稱為相聲原生態演出。

單看這個演出陣容,別說綱絲自媒體和德雲社粉絲了,就是郭德綱本人,他也不敢說半個不字。

隨着各地相聲小劇場撂地表演視頻的曝光,證實了德雲社的撂地專場也是在模仿同行,並不是同行模仿德雲社,直接打臉了部分綱絲自媒體和德雲社粉絲的盲目吹捧。

四、德雲社被害慘了

從目前曝光的各種撂地演出視頻看,絕大多數相聲團體包括德雲社推出的撂地表演都是簡單的形式還原,並沒有在還原的基礎上進行深入創新,可以說除了謙祥益那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相聲原生態演出之外,其他撂地演出基本上還是屬於營銷噱頭。

既然是營銷,德雲社搞一搞宣傳總是沒有錯的,但部分綱絲自媒體和德雲社粉絲的盲目吹捧卻拖累了德雲社的口碑,給這次營銷起到了反面作用。

1、德雲社並沒有宣揚撂地專場是自己首創,說明他們是清醒理智的。但部分綱絲自媒體和德雲社粉絲的盲目吹捧卻讓德雲社的清醒理智打了折扣。

2、部分德雲社粉絲和綱絲自媒體的過分拉踩會讓德雲社得罪同行,畢竟事實上是德雲社模仿了同行,卻被德雲社粉絲和綱絲自媒體宣傳成了引領同行,他們甚至還各種嘲諷相聲同行,而德雲社也不做任何說明和澄清,導致這種完全背離事實的拉踩客觀上會影響德雲社在行業內的口碑。

3、畢竟是互聯網時代,網友們只需要動動手指搜索一下就能知道德雲社撂地專場也是在模仿同行,部分綱絲自媒體和德雲社粉絲的無知言論還會影響到德雲社和其粉絲群體的形象,讓網友們認為德雲社欺世盜名,認為德雲社粉絲不學無術。

面對部分無知又不理智的綱絲自媒體和粉絲,德雲社和郭德綱估計也很頭疼,雖然他們在客觀上確實幫德雲社做了宣傳,但現實中多少又給德雲社招黑影響口碑,而且長此以往的話造成的負面影響只會越來越大。

這還真應了那句話,水(粉絲)能載舟(德雲社),亦能覆舟。